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51区’下的地下通道主要用于运输绝密级别的物品时使用,比如当年的RS-71‘黑鸟’,代号‘A-12’的原型机就是通过地道运进去的,这样做最初是为了防止前苏联间谍卫星的侦查。

如果无人机能飞到其上空的话,用探地雷达还是能侦察到一些关键信息的,但是徐兄弟刚才也说了,那里的防空戒备极其森严,连小型旋翼无人机都渗透不进去,携带探地雷达的大型无人机就更不可能了,所以的确很难办。”冉业成说。

“好吧,那就把话再说回来,刚才大徐说通过排除法推演一遍后,就只剩下一种方法可以干掉马库斯了,就是‘用某种能在2公里以外精确、定点的干掉马库斯的方法完成对他的暗杀’。

那么什么是‘某种’能在2公里外达成这一目标的方法呢?”我看了徐布一眼,又看了冉业成也一眼后说。

随后我们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出了两个字:

“狙击”

说完后,小烊插嘴说:

“这种情况也确实只能是通过狙击杀他了,可3公里,还要打一个正在移动的人形目标,虽然移动速度是步行,会很慢,但即便如此子丨弹丨飞过去也需要数秒钟的时间,等到了地方那人只要不中间突然停住或者是减慢步速,就肯定已经走出去起码好几个身位了,当然,这点提前量的计算我想是难不住几位,可目前据我所知的世界最远距离狙杀记录也不过就是2475米,是一名英国狙击手在阿富汗完成的,这人当时用的是一支L115A1型狙击步枪,经过数次校射才最终命中,被击中的那人也是一直站着不动,没发现有人打自己才被打死,如果他当时发现了只要一跑,这个记录也就泡汤了。

这次可是3000米外狙击,目标又是动的,而且根本不可能给我们任何的补射机会,只要一枪没中,任务就铁定失败。

我说各位老板,你们谁有把握能一枪打中3公里外的一个正在移动的人?”

小烊这段话说的很专业,而他提到的那次超远距离狙杀记录则是发生在2009年,后来这个记录在2017年又被一个加拿大狙击手在伊拉克给刷新了,不过我们眼下讨论时这事还没发生,所以记录还是2009年的这一个。

我当过狙击手,对于小烊提出的问题也有切身体会,所以就第一个回复了他,说:

“我当狙击手的时候,实战中最远一次狙杀是用一支PGM Hecate II(FR-12.7)型大口径狙击步枪在1857米外,打死了一名使用重机枪正在扫设有压制友军的武装分子机枪手,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打中了他的左胸,击穿了他的心脏。

为了这事我还获得了一枚‘法国战功勋章’;而我那次能打中那货多少有一点运气的成分,再加上当时给我做观察手的搭档特别给力,要没有他的精确弹道数据修整,我也不可能做到这么远的距离上一枪毙命。

现在要打3000米外的人,这个难度的确是太大了。”

“这么说你离世界纪录也不远啊。”周洲说。

“那有什么用,我那会儿就是创造了世界纪录,以外籍兵团的身份,特别我又是个中国人,那些家伙也是不会承认的。”我苦笑了一声后说。

“现在又要告诉几位两个有点坏的消息。”徐布看了一眼自己与尤家通讯用的专用保密手机后突然说。

这话听得我心里一紧,立马问:

“又怎么了?”

“这两个有点坏的消息一是尤家确定马库斯当会穿高级别高防弹衣,具体有多高这个暂时还不清楚,但起码能在不让穿戴者显得太过臃肿的情况下于300米外抵御12.7毫米级别的全尺寸弹药,能达到这种性能的防弹衣,肯定是他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黑科技’,而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狙杀他的话,就只能打头,打躯干,即便打中了也很难打死他,这等于变相的大大增加了狙杀难度。

二是虽然清空区域的半径是3公里,可在3公里的边远,为了保证绝对的安全,美军在那里部署了数量相当可观的狙击小组作为防御,为的就是防止有携带大射程,高精度狙击武器的人员潜入后进行暗杀行动。

他们到时候会把3000米范围上适合狙击的点都占领。

这一点意味着我们想要在不被发现同时又能重新找到一个没有被他们占领的狙击阵地时,这个安全距离至少距目标得在3300-3500米左右。

这一条和上一条一样,也是大大增加了狙杀难度。”徐布说。

“我X.3300-3500米外打人头?还是移动的?这样的难度依我看还不如放弃这次行动,等有下一次机会再说吧,否则成功几率渺茫不说,还得承担巨大的风险,以及耗费大量精力瞎折腾一阵,实在是得不偿失。”我听完徐布的话后,“情不自禁”的爆了一句粗口,然后如此说。

徐布则是一耸肩,表示无奈,很明显他也感觉这些条件对于狙杀一个人来说,实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谁要能这样打死马库斯,那运气绝对能买多少彩票就中多少头彩。”小烊说。

正当我们的意见趋向于要放弃此次行动已规避风险的时候,冉业成说:

“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他这么说,十之八九是他现在手里什么能够完成这种难度达到“变态级”的任务的技术,我们几个被他的话吸引过去后,只见他扶了一下眼镜后接着说:

“我这里一直在攻关研制一种‘精确制导子丨弹丨’,采用光学传感器+尾翼,同时通过激光指令的制导方式,最大有效射程可以达到5000米以上,但是这种子丨弹丨目前还不完善,达不到‘发射后不管’的程度,在射击后要有射手持续进行目标修正,类似与第二代反坦克导弹,但飞行速度肯定要快的多的多,初速可以达到1200米每秒。

另外就是,它虽然能精确命中5000米外的目标,但当目标距离超过3000米时,还要有一个射击经验丰富的观察手专门提供修正指令,因为射手所使用的枪械本身安装的制导信号发射器由于体积限制,最远只能制导到2800米外,过了这个距离误差就会急剧加大,而且反应也会变慢很多,这将严重影响最终的射击精度。

所以,打3000米外的目标,就需要一台独立的指令信号发射器,这台发射器发射的信号可以支持指导子丨弹丨精确击中3000-5000米外的目标。

而射手本人肯定不可能同时完成射击与制导修整两件事,因此就需要再增加一名观察手来配合。

对了,还有一个要说明的问题是,‘精确制导子丨弹丨’虽然具备中途改变弹道的能力,可毕竟它还是子丨弹丨,不是微型导弹,没有自主动力,所以每一次对弹道的改变,都将消耗子丨弹丨本身出膛后所携带的动能,一旦改变的次数过多,效果的太大了,那子丨弹丨的有效射程就会有非常明显的降低,或者是杀伤力大幅度下降。

因此,子丨弹丨在击中目标的最后一刻之前,只要能不改变弹道就尽量不要改变,但同时又不能因为不修正而偏的太远,偏的太远积累到最后会超出子丨弹丨的修整过载最大值,导致子丨弹丨在空中失稳坠落,那样就更打不中目标了。

这就又要求观察手在提供修正指令的同时,还得具备传统‘双狙人小组’里的弹道观测技能,让子丨弹丨在前至少80%的飞行路径中都能尽可能小的偏离目标,在最后时刻再提供指令修正直至命中。

简而言之,就是这名观察手得既会我这套设备的操作,同时还得是个顶尖的传统双人制狙击小组成员,拥有最好的传统观察手技能。”

“那这难度也不低啊,上哪儿找这么两个人去?”我说。

“射手我看项兄你最合适,这里你的远距离乃至超远距离射击经验最丰富,也是唯一一个接受过正规狙击手训练的人,所以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了。”徐布说。

“这个我倒不谦让,让我来干也没问题,可是那个要求这么高的观察手实在难找,各位都是有大本事的人,但隔行如隔山,这个‘双狙人小组’里的专业观察手没专门学过、练过可是别想通过‘临阵磨枪’的方式凑合的,瞎凑合只能导致任务的失败,我之前也说了,我那次1857米的超远距离狙杀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靠那名观察手不一般,可我们现在上哪里找符合这种标准的高手去?”我说。

“我虽然没有这种本事,但我可以推荐一个人,他有绝对可以胜任这一任务。”徐布说。

“谁?”我说。

“当今的尤家‘四大金刚’之一的虎牙。”徐步说。

狂澜——探险、夺宝、激战,看一个小人物终成一代枭雄的热血传奇》小说在线阅读_第36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有骨难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狂澜——探险、夺宝、激战,看一个小人物终成一代枭雄的热血传奇第36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