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八)突出重围(一)
其中前者PAW-20型20毫米半自动榴弹发射器,这是一种很冷门的武器,由南非研制,造型也比较别致,采用小型弹鼓供弹,使用专用的20毫米榴弹作为弹药。
该榴弹发射器与市面上其它的榴弹发射器的最大区别就是它的口径较小,威力也较小,但随之带来的是后坐力小,可控性强,在近距离使用时因为弹丸的爆炸范围不大,所以不容易威胁到发射手自己以及友军,正因为此,该型榴弹发射器也是少有的一种适合于室内作战的榴弹武器,又所以它还有一个别称,叫做“突击榴弹发射器”。
而它的设计目标,也的确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而后者则在暗杀英格尔时就提到过,当时他身边的武装护卫就有装备该枪的,而该枪是眼下HK-416的一种同族枪械,主要区别是417使用的是7.62毫米全威力弹,而416使用的是5.56毫米的小口径弹,其中前者主要由精确射手或军事素质高的精锐单兵装备使用,属于一种近能突击,远能狙击的“全能步枪”。
至于使用PAW-20型20毫米半自动榴弹发射器与HK-417型自动步枪与的分别是谁,那自然是巴立郎与巴立明,其中巴立郎用的是前者,巴立明用的是后者。
随着这三人的枪声骤然响起与迅速逼近,原本想向我们投弹的那帮武装护卫纷纷闻声转头,但等待他们的是无情的火力,有的还没来得及转头看看后面发射了什么,就已经死在了枪弹之下。
这三位的配合也非常巧妙,冉景成端着一挺89式重机枪冲在最前面,然后将硕大的枪身像抱着一个玩具一样端于腰肌,同时扣动扳机摆动枪口,将子丨弹丨如泼水一样洒向对方,他负责的是大面积压制。
原本89式重机枪的供弹弹盒弹容量只有50发,而他为了提高火力持续性,就在上面装了一个长弹链,弹链的容量足有300发,而这么长的弹链既没有像我在香港时那样用一个弹箱背在后背,也没有像电影里演的那些硬汉那样交叉绕在身上,而是一圈一圈的缠在了左手之上,然后右手端着机枪,左手端着子丨弹丨,一边打一边通过手腕的转动将缠在上面的弹药向右边的机枪里输送。
是的,堂堂12.7毫米的重机枪他不仅端着打,而且还是只用一只右手,左手只是负责供弹,而就这么一个高难度的动作,那89式重机枪在火力全开的射击中枪口乃至整个枪身居然都没有什么明显的抖动。
特别是89式重机枪不算三脚架的重量只有26公斤,是世界上最轻的大口径机枪,这一点提高了它的战术机动性,可以满足一个单兵就携带着它进行战场机动,但是,由于枪身太轻,也导致它在全速射击时的枪口跳动很剧烈,即便是使用三角支架,没有稳固的射击阵地也容易产生这种现象,这会对射击精度有较大的不良影响。
没有使用三角支架,枪身太轻,然后单手端着打,能把这一系列现象同时凑在一起出现,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也就是冉景成这样的神力,才能做得出这样的事情。
不过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就是别看冉景成端着它一顿“突突”,可89式重机枪的射速只有600发每分钟,但他打出来的效果却远远超出了这个射速,不管他往哪个方向打,只要枪口一摆过去,那就是一片弹幕,这也是我用“将子丨弹丨如泼水一样洒向对方”来形容他开火时的景象的原因。
而他能做到这一点,并不是提供武器的尤家对这挺89式重机枪进行了什么改进,而是使用了一种与之配套的DVD-06型“双头子丨弹丨”,“双头子丨弹丨”,顾名思义就是一颗子丨弹丨里又两个弹头,这两个弹头呈纵向分布,一个压着另一个,开火后会排列顺序先后飞出;且该型子丨弹丨不论前后哪个弹头,都采用穿甲燃烧的设计,具备较强穿透力的同时还具有点燃目标并持续燃烧的性能,其中前弹头的初速为750米每秒,后弹头的初速为700米每秒,在100米上,两枚弹头都能穿透2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四级及以下防弹衣都无力抵抗它两枚弹头中任意一枚的攻击。
有了这种“双头子丨弹丨”,机枪的火力就等于倍翻了两倍,虽然射速还是600发每分钟,但打出去的弹头数量却等于1200发每分钟,这个射速已经逼近以射速著称的MG-3型通用机枪了,相当于双联装HB-M2型重机枪的水平。
这是他能从背后向这些武装护卫“泼洒”火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使用PAW-20型20毫米半自动榴弹发射器的巴立明主要就是帮冉景成“补枪”,因为站位的原因,武装护卫中有不少人是站在了机枪的射击死角之中,无法用直射火力立即击毙,遇到这种情况时,巴立郎就会用榴弹发射器向着射击死角发射榴弹,以榴弹的爆炸覆盖范围“抹平”死角,将死角里的目标也给打翻在地。
最后使用HK-417型自动步枪的巴立明则是负责专门射击高威胁目标,所谓高威胁目标,就是率先反应过来但还没被前两者的火力击毙的武装护卫,为了防止其反击己方,巴立明会专门盯着这样的目标并抢先出手将其干掉,而不论是HK-417型自动步枪的精度、威力、火力持续性,还是巴立明本人的枪法,都能胜任这个任务,更何况是两者的结合。
有了这三人如此分工明确而又出其不意的打击,100多名挤在大厅里的武装护卫被他们从后面的突然出现给杀了个落花流水,仅仅不到十秒钟内,就死伤一片,被击伤击毙了一大半。
当然,除了三人的火力猛烈而精确以及是背后遭袭之外,这上百名武装护卫在这个大厅里站的太过密集也是他们被打的这么惨的原因之一,毕竟以这个大厅的面积,同时站开这么多人,还要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射击空间,那就会显得比较局促了。
话再说回来,当另外没被打掉的那一小半武装护卫意识武到背后被人偷袭,便纷纷放弃我们这边,同时四散开来,各自找到身边可以当做掩体的物体躲起来,并进行反击,那躲在电梯里的我们仨可不会干看着,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各自拿着枪从电梯里闪身出来,再次从背后打击他们。
说起来这帮人也是真够惨的,被冉景成、巴立郎、巴立明从背后打了,现在转身迎击,结果原本是正面的我们这个方向变成了背面,然后又被我们接着打,等于接连挨了“两场”背后偷袭。
在这样的火力夹击之下,不消多时,原本还气势汹汹,差点把我们三个逼上死路的这百多名该基地里的武装护卫,就已经被击毙了个十之七八,而没死的剩余那一点,也基本都是受了重伤而丧失战斗力的无威胁目标。
随后我们三个与巴立明对地上还没死透的武装护卫进行了挨个补枪,在确定这个大厅里没有活人了之后,我说:
“临走之前,给这地方放几声响,这个数据中心送‘上天’,到时候咱们与尤家手里就有连‘神圣联盟’自己都没有的‘绝版’资料了。
除非他们在别的地方也有备份,不过那无所谓。”
其他五人一听就明白了我话里的意思,在表示同意之后,六人里徐布、巴立明、小烊负责警戒,我与冉景成、巴立郎负责收集地上那些武装护卫尸体上的MK3A2型手榴弹,最后收集了七八十颗,堆在一起后开始挨个往数据中心的那间屋里扔,随着一声声的爆炸,一排排硕大的数据存储器在冲击波的摧毁中全部化为乌有,被炸成了碎片。
这里的武装护卫基本都被消灭了,但还有不少非战斗人员,不过我们没工夫也没必要再去追杀他们,在完成了对数据中心的摧毁之后,就开始往外走,抓住一个非战斗人员问出了备用电梯在哪里,然后乘坐上去一路回到地面,只是这次出来的地方不是进去的那个石头山包,而是距离它不远的另一个山包,这个山包的高度比之前那个稍微矮一点,但面积要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