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骑兵’?是‘神圣联盟’动用了什么新型武器的代号吗?”
“不是,就是真是骑着龙的骑士。”冉业成说。
“啊?真骑着龙?骑的什么龙?五爪金龙还是史矛革那样的喷火龙?”我一听感觉这事又开始向着诡异的方向发展了,就瞪大了眼睛一脸惊诧的说。
“那倒没有,根据我分析,骑的是‘风神翼龙’,而骑着它们的‘骑士’,虽然是人,但不是我们这样的人。
我销毁了它们大部分尸体,但也保留了几个样本作为研究,项兄弟要有兴趣的话,可以跟我来看看。”冉业成说。
“那敢情好,既然都说到这儿了,我当然像一开眼界,我就说五爪金龙那是神兽,就算有也不可能给这些人骑,史矛革那样的体形则不符合空气动力学,也就是小说作品,实际上真弄出个这种动物来,也压根儿就飞不起来,有翅膀也是摆设。
不过这‘风神翼龙’不是白垩纪晚期的一种飞行恐龙吗?到现在都灭绝好几千万年了,怎么还会出现在这里?还有骑着它们的‘骑士’,是人又不是我们这样的人那是什么人?”我说。
“这个一句两句说不清楚,你跟我来,我路上慢慢给你讲。”冉业成说。
随后他就起身往外走,我则像第一次来这里由他带着参观一样,跟在后面。
路上,他说:
“其实说那是风神翼龙也不确切,因为这种生物明显进化了很多,只是身体结构与风神翼龙基本相同,外形也比较相似而已,内部的变化很大,比如我解剖后发现它们的心肺以及血管都更适应现代地球环境的含氧量,呼吸系统更高效,落地时下肢也更有力;除了这些,它们的身上还携带有辅助飞行的专用机械外骨骼,原本以风神翼龙250公斤的平均体重来说,它们是不可能像小型鸟类那样原地起飞的,必须要从山崖上俯冲下去或者是弹跳起飞,不过有了这个机械外骨骼的辅助,能让它们原地就可以振翅飞起来,还能大大减小它们的飞行消耗,延长飞行时间。
这种物种的存在,只能有两种可能,一是风神翼龙被人为通过技术手段给复活了,然后还在生理方面进行了适应性的优化改进;二是这种恐龙本身就没有完全灭绝,那些生理改变都是多年进化的结果,然后被有心人驯养起来并加以利用了。
而骑着它们的骑士是人又不是我们这样的人,是因为经过公开的基因图谱对比,我发现这些骑士,是18000年前在印尼附近生活的一种原始人科动物,叫‘弗洛勒斯人’。
这种人跟尼安德特人等其它人科动物一样,按理说也是早已灭绝的,目前人科动物公认的只有我们智人一种,但眼下发现的这种显然跟我们这一类的,可又属于人科动物,所以我才说他们是人但不是我们这样的人。”冉业成说。
他说到这里,我跟着他也走到了地方,这里是一个空间大概有1个标准篮球场尺寸的长方形实验室,有大大小小各种盛满防腐液的培养缸,下面还冒着蓝绿色的荧光,这些荧光照在冉业成消瘦的脸上,以及反光的镜片上,还真让他给人一种“科学怪咖”的感觉。
而在这个实验室中靠墙最大的一个好似全封闭式鱼缸的容器里,正泡着一个双翼展开的巨大飞行动物的尸体,从双翼乃至躯干上大大小小的破洞来看,这肯定是生前被击毙的;大缸的旁边,就是一个小型的圆柱形容器,这里面悬浮着一个“小人儿”,目测身高有1米上下,这“小人儿”乍一看跟当初杨雪俪带着的那个人同有点像,但仔细看还能看出区别来,除了要比80厘米左右的人同略高一些以外,首先是这个“小人儿”长得很凶,一嘴的尖牙不说,鼻子还大的出奇,确切的说是宽的出奇,横过来几乎占了整张脸的宽度,同时基本没有额头。
另外,人同四肢纤细,看着就是一个缩小版的正常人类,但这种被冉业成称为“弗洛勒斯人”的“小人儿”不是,他们身高虽矮,但四肢并不细,反而跟他们的身高相比显得很粗壮。
尤其是腿部肌肉和肩部肌肉相当发达。
总而言之,与勤劳听话且十分可爱的人同相比,这玩意儿看着就绝非善类。
“成年的风神翼龙平均翼展在11米左右,身高与长颈鹿相当,而这只则达到了12.5米,体重也超过了300公斤,在专用机械外骨骼的辅助下,它能携带相当于自身体重三分之一重量的物体进行长途飞行,而用‘弗洛勒斯人’作为驾驭它们的骑士,我目前认为主要是看中了‘弗洛勒斯人’身体矮小,体重轻的特点,有了体重轻的骑手,就能省下负重力去带其它载荷;而被我这边击毙的这些我在销毁尸体之前,都分别进行了称重,发现他们的平均体重只有45公斤左右,比人同的30公斤大不少,可相对于智人来说已经很轻了。”冉业成说。
“那这种‘弗洛勒斯人’和风神翼龙之间配合起来怎么作战?如果只是飞来飞去的话那好像没什么意义啊?跟现代飞行器比有什么优势吗?”我说。
“优势的确是有的,首先是这种进化版的风神翼龙飞行技巧极其高超,在空中的机动性远不是眼下常见的固定翼飞行器以及旋翼飞行器所能比的,然后就是飞行高度也非常灵活,它们能贴着水面飞,接着在需要的时候突然以接近直角的角度拉起。
还有就是可以随时降落,随时起飞;唯一的缺点就是飞的速度比较慢,最大平飞速度不超过150公里,但也正是因为这种较慢的速度,才让它有了很好地可控性。
借住超低空飞行与机动性好的优势,这批‘飞龙骑兵’躲开了我的早期空中预警,一直飞到被光学仪器看到之后这才暴露的。
至于作战形式,这个很直接,就是用一种具有稳定指向功能的支架固定在风神翼龙的背后,再将武器固定在支架上,然后由‘弗洛勒斯人’充当的骑士操作射击,无论风神翼龙怎么飞,这种‘龙载枪械’的指向也都不会受到干扰;这种设计思路与我在老特身上设计的基本一致,但实现手段却完全不一样,该装置实现这种指向性功能靠的不是火控计算机,而是
还有一点更加关键,就是‘弗洛勒斯人’使用的武器很特别,并不是化学动力枪械。”冉业成说。
“那难道是电磁武器?还是激光武器?亦或者是粒子束武器?我知道的非化学动力直射武器差不多也就这些了;等等,别告诉我是之前咱在缅甸时你给我科普的蒸汽动力武器—”我说。
“都不是,是一种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原理,你看这个。”冉业成说着,就从外衣口袋里掏出来一个柱状体,从外形来看,这个东西明显是一枚弹药,但口径不上不下,说是枪弹略大,说是炮弹又偏小,比我见过的20×110毫米的机炮炮弹要小一些,比12.7×99/108毫米的机枪子丨弹丨要大不少。
“这是那些‘飞龙骑兵’上使用的武器的弹药?”我说。
“是的,这是一枚完整的,你看这个,这是我将完整的拆开后做的化验。”冉业成一边说一边把我让到了一个试验台前,这里有一个高功率的电子显微镜,然后目镜与物镜之间是通过一个负压舱隔离开的,在物镜的旁边,有一个可以双手插进去,使用与负压舱连为一体的手套,这是摆放负压舱内物体时使用的;而物镜的下面,则摆着一枚弹壳已经被切开的同类弹药。
以上这些配置明显是防止有害微生物从里面泄露的设计,我看到这些来不及赞叹冉业成这里的设施从科研到流水线一应俱全,而是先通过电子显微镜往下看,然后就看到了密密麻麻的一大片球状物,大小十分统一,由于这使用的是电子显微镜,所以放大倍率极高,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些球状物的内部结构,我虽然是个学渣,但终归还是上过初中和高中的生物课的,我利用这些十几年前学的生物课知识,认出了这些球状物内部的结构貌似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还有核质,拥有这些基本特征的微生物,那就只有细菌了,但细菌的种类千万万,是哪一种就不是我这种只具备初高中生物常识的人能分辨的清楚的了。
看到这里,我扭头对冉业成说:
“这些弹壳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细菌?”
“你看到弹壳里面那些黄色果冻状的物体了吗?”冉业成没有直接回答我的话,而是指着负压舱里的弹壳切口说,我闻言伸过头往里一看,发现刚才没注意,现在还真看到那弹壳里是一块跟内壁外形一样,只是略小的一块淡黄色好像果冻的东西。
“看到了,等等—难道说那块东西是一整个菌群?!”我说。
“对,那块果冻状物体就是一大块菌群,里面全都是这种细菌构成的,而这些细菌也就是这种武器发射枪弹的动力来源。”冉业成说。
“细菌怎么能发射弹头呢?这个有点太匪夷所思了啊。”我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