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步枪打直升机”和“空中死神”
“阿布,什么情况啊?”周洲与杜若身子轻,再加上这车后排座位的空间本来就很大,所以刚才徐布的突然转向,把这二位女士直接给甩了起来,再加上车后的爆炸,这才等坐定之后,周洲伸手拉住后座车顶旁边的把手并如此问。
“有一架武装直升机盯上我们了,大约在距离我们3公里左右的位置,飞行高度500米左右,刚才它发射了一枚机载导弹差点击中我们,只不过我在车载告警装置的帮助下躲开了。”徐布说。
我往那个刚才冒着红光的液晶屏幕上一看,还真就看到了上面显示出了一系列的信息,其中包括对方的运动速度,与我们的相对速度,以及飞行高度等数据,而且还能通过轮廓判断出这是一架轻型直升机。
“你这车上装车载对空雷达了?!”我看罢这些信息问。
“没有,只是装了一个按照歼击机上的EOTS系统(这EOTS系统的全称是光电瞄准系统【EOTS—Electro-Optical Targeting System】是一种被动式红外探测手段,该装置具有高度解析成像、自动跟踪、红外搜索和跟踪、雷达指示、测距与雷达点跟踪等能力)简化功能的同类车载设备,具备红外被动探测能力与跟踪能力,比机载型号去掉了瞄准、高度解析成像、雷达指示功能;而虽然不具备雷达的主动探测能力,但在使用时特征更小,更不容易被发现;虽然我们现在已经被发现了。”徐布说。
徐布话音未落,告警声再次响起,他这次没有猛打方向盘,而是在这高低不平的土埂上硬是来了一次暴力漂移,后车轮在横向的摩擦之下甩起来无数尘土,而紧随其后的一道白烟就从头顶掠过,在车前爆炸,这次爆炸因为距离太近,所以冲击波打过来把车头都给顶的向上一抬,不过随即又落了下来。
只是令人惊奇的是,这么剧烈的爆炸,居然没有震碎车玻璃,甚至连一条裂纹都没有,他这车的质量也太过硬了。
随后屏幕上那架直升机与车子的距离开始快速拉近,这明显是它开始加速了。
“看来它没有导弹了,要贴上来用机枪或者是机炮之类的武器打,就带两枚导弹的话,这应该是一架轻型武装直升机,防护力不会太高,我去车斗拿反器材狙击步枪,看看能不能把它干下来。”我说。
说罢我就想打开车门,然后贴着车边蹭过去,而徐布看出了我的动作,就摁了一下方向盘旁边的一个按钮,然后指了一下头顶说:
“项兄,你可以从天窗爬过去,这样速度会快一点。”
我一听心想你早说啊,我这一只脚都快迈出去了,不过从天窗过去肯定是比开门出去要安全的多,所以我就点了一下头,便站起身从天窗上钻了出去,值得庆幸的是可能是没有遭受袭击的原因,直到我爬到车斗里,这期间整辆车也没有过大的摆动。
来到车斗里的我先把机枪方向,将M99型反器材狙击步枪拿起来在手里做了一下简单的验枪检查,然后我车斗里一趴,将两脚支架撑开正好架在车斗后面可开关的挡板上,眼睛对在光学瞄准镜里向外面没怎么仔细找,头一眼就看到空中一个黑影正在快速逼近,而且高度还在不断降低,简单的分辨了一下这是一架UH-1M型轻型多用途直升机,两边有两个空空如也的挂架,看来刚才打过来的那两枚导弹就是从这里发射出去的,至于导弹的型号,我在后来重返这里后找到了一些导弹爆炸后的残骸,可以判断这是两枚AGM-114型“海尔法”反坦克/空地导弹,打我们的时候则用的是空气燃料战斗部,要不然打不出这么大的爆炸范围和如此强劲的冲击波。
话说这UH-1M直升机并不是什么新型号,但一个佣兵组织能够随时出动轻型武装直升机在外国作战,这已然是十分厉害了,起码它的部署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比很大一部分小国、穷国的正规军都要强。
而UH-1系列直升机作为轻型多用途直升机,机头下面不像直-10、米-28这样的专用武装直升机装有机载机炮,这一架也没有在两侧挂在机载机枪,而是使用的舱门机枪,所以导弹打完了,那它的“前向”火力也就打完了,再想攻击我们就得飞到我们的侧后方去用装在侧面的舱门机枪去打,这也是它没了导弹后已经追到这么近了但仍没有开火的原因,不是它不想开火,只是舱门机枪的角度限制了它的打击范围。
而我知道,在它飞到舱门机枪可以打到我们之前的这段时间,是我攻击它的最佳时机,否则等它飞过来了,那跟它对射起来我们这边可是占绝对劣势,因为除了导弹挂机之外,我还通过探出舱门的那一截又黑又长的枪管,特别是上面遍布前后的散热孔特点,立即便判断出了它的舱门机枪型号:那是一挺AN-M3型12.7毫米航空机枪,这枪最初是作为机载武器装备在美军战后(二战)第一代喷气式歼击机F-86上的,设计方面和早前把我们堵在木屋里打的两辆装甲“悍马”中的那辆机枪车上装备的双联装HB-M2型12.7毫米重机枪是“本家”,两者的结构基本一致,不过前者为了适应作为机载武器对射速的要求,它的射速是后者的两倍,达到了每分钟1200-1350发,一挺的射速就比双联装的HB-M2还高,要知道用这个射速往外发射12.7毫米的全尺寸机枪弹对于人体、汽车、土木工事等一类软、半硬目标的毁伤力来说可是非常恐怖的。
正是因为看好了这种高速发射大口径子丨弹丨的强大火力,后来这种枪就被美军广泛的应用在了各种直升机的舱门口,和各种口径的转管机枪形成了舱门机枪的主力。
言归正传,我可不想跟这玩意儿对射,那样99.9%的可能是我被打成一堆碎肉。
所以抓住这个机会,我挪动枪口对准目标展开了射击,主要攻击对方的油箱、尾桨以及主螺旋桨主轴这些要害部位,但是射击效果并不好,第一枪打偏了没有打中油箱,第二枪打的太靠左,也没有击中理想位置,第三枪则直接因为车子开过一个土坑时颠簸了一下导致打的太高了而什么都没打着。
和很多不靠谱的军事小说中写的不一样,这大口径反器材狙击步枪虽然名头很响,也号称能够对付直升机,但实际上真要操作起来可没那么容易,而在严谨的资料中也明确说明了用12.7毫米级别的反器材狙击步枪打直升机那是打的停在停机坪上的直升机,而不是飞起来的,打停着的可以瞄准了要害四平八稳的打,可要打飞起来的,且不说那直升机本身还不还击躲不躲,就说其即便不是突出防护的武装直升机,但那也一个一个设计坚固的军用飞行平台,是一大堆高强度金属组合起来的器物,不是纸糊的,用同口径全自动的高射机枪打都得靠运气,这让打一枪扣一下扳机的半自动大口径狙击步枪去打,那纯粹是用弹弓打鹰—没谱的事儿。
我虽然当过狙击手,可要说给我一支反器材狙击步枪就能随便把军用级的直升机给打下来,那纯属胡扯,我毕竟不是神剧中的兰博,那里的兰博不高兴了直接拿弓箭都能把直升机各位射下来(《第一滴血2、3》中的电影桥段)。
而我这三枪打完没有取得理想效果这会儿,这架直升机也就飞到了一个合适上面机枪射手开火的角度,我甚至在瞄准镜中看到了那个坐在机舱侧面的机枪手正在摆动机枪枪口使其对准我们的动作。
我深吸了一口气,心想这一枪要再打不中,那下一秒钟该死的就是我了。
想罢我用了一个射击圈最基础但也是最经典的射击法之一:有意瞄准,无意击发。在扣动扳机的瞬间主观放空自己,让全身的肌肉都处于一种蓄势待发但又十分放松的状态,然后在目标被套入瞄准镜十字准星的那一瞬间,将扳机抠了下去。
随后只听“砰—”的一声枪响,这次我在400米左右的距离上的“动对动”(既射击位置与目标都在移动的条件)的条件下完成了击杀。
而我这次攻击的目标既不是油箱、尾桨,也不是螺旋桨的主轴,而是打的那个机枪射手。
这一枪直接命中了他露出在枪体上方的那个脑袋,虽然他戴着具有防弹功能的航空头盔,但这头盔在M99的威力面前如同无物,在子丨弹丨击中的刹那,他的脑袋就化作了一团飞溅的头盔碎片和颅骨碎片以及其中的内容物而向着斜上方崩了一机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