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我心想这个局面也挺有意思,敢情这帮人谁都没拿眼下这个局势当回事啊?看出来都是刀尖上讨生活的人了,完全是置生死与度外。

而冉业成一看大家都这么想听,先是苦笑了一声,便随后说:

“那好吧,既然诸位不嫌烦,那我就讲讲这其中我所知道的一二细节。

刚才项兄弟问那挺着大肚子的怪人是什么,这个我还真认的,那乃是‘长狄人’,也是华夏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食人族’,说到这个‘长狄人’,那来历也算得上是十分悠久了,它们的祖先为防风氏,一直可以追溯到禹王治水的时代,传说防风氏所在的国家叫做‘防风国’,这个国家大概在现今的浙江省德清县附近,其国中之人身材都十分高大,据说都有三丈三尺高,也就是十米上下。

后来在春秋时期,吴国攻打越国,并占领了越国的都城,在都城中搜刮战利品的时候找到了一副越王珍藏的巨大骨架,这副骨架之大,分开装用三辆牛车都装不下,吴王得知后不知此骨架是和来源,便派人带着骨架前往鲁国,拜访圣人孔子,想询问出其中的缘由。

而孔子则在观察了片刻后说出了一个故事,圣人说‘我听说一段往事,说是当年禹王治水成功后,召集群臣于会稽山准备按照在治水中的贡献论功行赏,但防风氏的族长迟到了,禹王便下令将其斩首,当时被斩首后的防风氏族长的身体就用了几辆大车连在一起才能运走,如此看来,这车巨骨,应该是防风氏的遗骨。’

防风氏族长迟到本来是罪不至死的,但禹王之所以将其斩首,有更多杀鸡儆猴的意思,因为当时的各族都有极大的独立性,都有自己独立的武装,禹王为了压服他们,就必须采取铁腕手段,而防风氏就成了被枪打的‘出头鸟’,再加上禹王手中的武力十分强大,这才使其顺利的成为了‘九州之王’,也就是后来的‘人王’。

我讲这个事的原因是因为防风氏这个氏族,就是在族长于会稽山大会迟到被斩首后开始书衰落的,族长一死,群龙无首,整个庞大的巨人部落没有及时的选出接替者,最终导致分崩离析,它们在日后就迁徙到了北方,形成了一个游牧民族,然后就变成了后来的‘狄人’,其中又根据部落的不同而分为‘赤狄’和‘长狄’。

其中‘赤狄’的实力更强,在有任何群体行动时,‘赤狄’都是主力,‘长狄’都是胁从,比如就有记载说一个‘赤狄人’和一个‘长狄人’在一起的时候,后者就会无条件地服从前者的命令。

公元前660年,狄人部落开始发兵进攻卫国,当时的卫国国君卫懿公派兵抵抗,但不敌,最终落得一个遭到乱刃分尸后又被吃掉的下场。

现代正史上的记载是卫懿公喜好养鹤,昏庸无能,导致卫国军队缺乏训练、士气低下,而狄人派出的骑兵却十分凶猛,战斗力强悍,这种差距直接导致了卫国的亡国。

但实际上,卫国的亡国原因根本没有这么简单,当时的狄人虽然早已没有之前防风氏那么高大的身躯,却也远超普通人,其中赤狄人更是达到3米上下,这些巨人力大无穷,甚至可以拿着一棵小树的树干作为武器,能连人带马将整个的一个骑兵给扔出去,身上能披着十几层牛皮铠甲狂奔。

而且在发动进攻时,狄人的数量足有两万多,面对这样凶悍,这样多的巨人,以当时区区卫国之力岂能抵抗的了?

而被攻陷后的卫国,被吃的也不仅仅是卫懿公这一个国君,更是全程的各类牲畜乃至百姓都没有逃脱狄人的魔爪,全部沦为了它们的腹中食。

造成这个结果的最直接动因就是狄人身材巨大,而食量都特别大,简单低下的游牧生产根本无法给它们提供足够多的食物,在饥饿的主导下,它们才发动了进攻卫国的战争,同时在那场战争之后,尝到了吃人的甜头,从此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成了名副其实的‘食人族’。

从更大的历史视野上看,公元前662-588年,整个春秋时期的中原地区更是闹过一场持续70多年的大乱,这场大乱被《春秋》称之为‘狄祸’,元凶还是‘赤狄’和‘长狄’,这两个部落联合起来进攻中原,在灭掉卫国,吃尽卫国都城人口之后,又在公元前659年攻克了邢国,直到当时的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率重兵死战,才将狄人打出中原,结束了‘狄祸’,只是这个成果是经历了相当残酷的战争后才实现的,齐桓公的损失也十分重大,而被狄人蹂躏的各个诸侯国也都是焦土一片。

比如鲁国就是其中损失最为惨重的之一。

时间一直到战国七雄的末期,始皇帝横扫六合一统天下,为了抵挡北方的游牧民族而修建长城,陈兵百万;在正史上的记载是始皇帝修建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其实也不然,要知道那是一个还未发明马镫的年代,骑兵的冲击力远不如后来,匈奴人的骑兵虽快,但对中原王朝的威胁程度,却根本达不到后来蒙古铁骑的水平,其作为充其量就是在边镇地区进行劫掠,再加上匈奴人生产力低下,无力设计也无力制造大型的攻城器械,所以想要攻城略地,那是根本做不到的。

而秦长城却修建的甚是雄壮,外墙高度达到了5米以上,底座宽度超过了3.1米,这样的规格对于缺乏或者直接就是没有攻坚能力的匈奴骑兵来说完全是‘过度防御’的,那么既然防御匈奴骑兵用不着这样高大的长城,其针对的目标自然就另有其人,总之若没有必要的话,始皇帝是不可能空耗国力去过度建设这样一处‘不需要’的军事工程的。

这个真实的答案,就是针对狄人,狄人高大异常,长城修建的高度正好就是针对它们的身高,让站在城墙上的士兵可以居高临下对其进行打击。

秦国生产的劲弩更是对付狄人的最重要武器,要在尽量远的位置将其射杀,放到近处再用长戟以刺之。

这么说吧,狄人对中原王朝的威胁,从春秋时期一直延续到北宋年间才算是告一段落,因为随着蒙古帝国的崛起,与食物的缺乏,狄人的人口越来越少,最终分散成一个个很小的群落迁徙到了远方,不知所踪。

在这期间,原本是作为狄人部落中最强大的赤狄人完全灭绝,因为它们比长狄人的食量更大;前面说过,它们的平均身高在3米上下,要比长狄人还高半米左右,因为体型更大导致食物需求量更高,但又身处苦寒之地,生产力低下,导致这支狄人最终因为饥饿而彻底消失了。

而靠着偷食牧民牲畜乃至牧民本身就能苟活的长狄人却存活了下来,只是数量很少;这批长狄人从现在的外蒙古和俄罗斯境内一路迁徙到了欧洲地区,并在这段漫长的路程中为了生存形成了一套以伏击、偷袭为主的捕猎和攻击方式,在到达欧洲后更是经常吃的整个村庄鸡犬不剩,鸭鹅不留。

这些跑到欧洲去的长狄人,也就成了后来西方神怪传说中‘食人魔’的原形,各位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西方对‘食人魔’的描述,其中明确说明了‘食人魔’善于也习惯用伏击和偷袭攻击目标,这话不是乱说的,因为事实就是如此。

狂澜——探险、夺宝、激战,看一个小人物终成一代枭雄的热血传奇》小说在线阅读_第1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有骨难画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狂澜——探险、夺宝、激战,看一个小人物终成一代枭雄的热血传奇第1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