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于师叔什么是魔,魔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于迷龙见我回来欣慰的对我笑了笑。

“我说过魔是由你心中生出来的,人一般有两面,一面是善良,一面是邪.恶也就是我说的魔,孔子曾经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本性是善良的,当接触这世间的红尘万物以后,人就会迷失自己的本性慢慢的变的邪.恶,你所听到的那些弑子杀父,**掳掠的那些人就是心里生魔,别人不说就先说宋元丰吧,宋元丰出生在龙虎山的正一教,从小就受道教的传统教育,而他的父亲是元天龙的师傅也是龙虎山上一代的掌教,我对宋元丰还有点了解,他为人还不坏,自从当上了道教副会长就一直为各大门派办事,大家对她的口碑也是不错的,可当他坐上道教协会会长的位置以后整个人就变了,他就是心中有魔渐渐的迷失了自己,他们这些只是潜在的魔性,他们离成真正的魔还差点,可你就不一样了,你是由善念成魔,如果你成魔的话你会彻底迷失你自己,你心里会生出宁可你负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负你的想法,那个时候的你以自己为中心,你的修为也会大增,这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由来,以你的资质如果成魔的话这人世间能制约你的人就少了,除非是人王伏羲,封神者姜子牙,妖尊墨佑飞他们的出现”于迷龙说这话的时候根本不像平时那样嬉皮笑脸的,说的我的冷汗都出来了。

“听你话的意思,如果我成魔的话,我将不会有七情六欲对吗?”我反问道。

“对,那个时候你没情没爱,你心里什么都没有,你只有你自己”于迷龙的话说的很坚决,根本不容人置疑。

“于师叔,你能告诉我,我该怎么办?我不想成魔”我这个时候也彻底迷茫了。

“脱离魔性最好的办法,那就是修炼佛家的静心诀这只是其一,还有一个就是放下,放下你心里的仇恨放下你心里的自责与自怨,这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怎么放那要看你的,这个我帮不了你任何”于迷龙长叹一口气的对我说道。

“可是我们是学道的,为什么要学佛家的东西啊”我表示很费解。

“以前我也是你这样想的啊,我觉得咱们道家人就该学习道家的东西,当年我也是差一点误入了魔道,后来得到一个高僧的点化,传我静心诀,把我从魔道的边缘拉了回来,其实佛道原本都是一家的,鸿钧道祖当年收了七个徒弟分别是原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通天教主,女娲娘娘,接引,准提。后来接引创建了佛教,佛号为阿弥陀佛,接引道人则是准提道人的师兄,准提见自己的师兄建立了佛教自然就放下了圣人的身份加入到了佛教,准提在佛教的佛号是准提菩萨”于迷龙为我解释道。

“佛教不是释迦摩尼创建的吗?怎么会是接引道人创建的”我有点疑惑的问道。

“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也以为佛教应该是释迦摩尼创建的,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是接引道人创立的佛教,而接引道人就是释迦摩尼的导师”

“那为什么西方佛教是释迦摩尼说的算呢,为什么不是接引道人说的算呢,毕竟是接引道人创建的”我也感到越来越好奇了。

“接引道人只是创建了佛教,释迦摩尼主要是传教,轮.功德的话释迦摩尼的功德要比接引道人的大,所以西方佛教只能释迦摩尼说的算了”听到这我点了点头。

“于师叔那你给我讲讲鸿钧道祖吧”于迷龙点点头。

“混沌初开时,西昆仑有一生灵得到造化神器的一部残片“造化玉牒”,修成太乙真仙自号鸿钧老祖。鸿均老祖在道教中为众仙之祖,众圣之师,也称“鸿元老祖”,是天地宇宙洪荒之祖也叫元阳上帝、盘古圣皇。鸿元指天地未开、虚空未分之际的宇宙本始状态,代指道,鸿钧道人就是无上大道了,原因就是他是三清的师傅,三清中老子是开过天的,老子的太极图是老君劈地开天定地水火风玄妙之珍,而且书中载通天败走之后遇到鸿钧之前,有过话说,不如从立地水火风换过世界,不过这事还要秉过老师。可见鸿钧老祖的徒弟都能开天辟地,而且开天还得禀告他一声,同意了才能开天,那鸿钧算什么存在就不言而喻了,只能给他一个至高无上的称谓——道。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

“那三清祖师呢,我只知道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还有道德天尊,为什么是他们三个呢”

“这个问题你确实把我也给难倒了,我只知道三清之中,原始天尊的地位最高,为主持天界之祖,元始天尊住在三十六天的最上一重天。灵宝天尊是三清中居第二的尊神,又称太上道君,他住在上清境的玄都玉京仙府,有金童玉女各三十万侍卫,万神朝拜,超度之人不计其数,更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三清之中,对道德天尊的信仰最为普遍,道德天尊始称为太上老君,中国古代的老子就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就是为了给人类传授道家的宝典“道德经”我曾经听我师傅说过,道家应该是老子创立的,但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于迷龙今天所说的还真让我长了见识,原来道家跟佛家还有这么深的联系啊,我至今都不知道佛教是接引道人创建的,一直以为就是释迦摩尼创立的。

“于师叔那就请你教我静心诀吧,我可不想变成魔,变得六亲不认”

“教你之前我要告诉你什么是静心诀,静心诀又称宁心咒、清心咒。众生皆烦恼,烦恼皆苦。烦恼皆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有形者,生于无形,无能生有,有归于无。境由心生。若持诵静心咒则不会被情绪左右,有利于碰到问题时能立刻冷静下来,“静,以不动制万动。静,心则清,体则凉。喜、怒、哀、惊、乱、静全由心生。今天我就教你大悲咒”

“于师叔你不是要教我静心诀吗,这怎么还教我大悲咒”我真是搞不懂这个于迷龙。(写到这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个笑话,说一个人去饭店吃饭,“他问老板有可乐吗?”老板说“有”,接着那个人来了一句“给我来瓶雪碧”汗)。

“佛教中的念佛号念咒,一切可使内心清净的经咒,都可称为静心咒,六字大明咒、准提咒又短又好记,还有大悲咒也很不错。随时可念,只要你用心去念,自然慢慢就心静了。能除一切苦”于迷龙此时表情严肃,感觉他此时有点像宝相庄严的老和尚。

“盘膝的坐在我的面前,跟我念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罗耶......”于是我按照于师叔说的做,曾经稻香师姐给我念过大悲咒,我知道这其中的功效,当念完一遍大悲咒以后我感觉好多了,自己所给自己的压力也减少不少。

说说我在民国当道士捉鬼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2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乐乐神丹东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说说我在民国当道士捉鬼的那些事第32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