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反过来看就知道了,对于道力的承受能力,比如自己若是单一道统。所承受的相同属性,势必会有所擅长,而相对其他属性的道法,反而会变得不一样,但据我在之前两战的观察。不止是仙剑山带来的属性侵袭,连浮世清音剑、百里家的百里道,对你造成的攻击,你都能够有极强的耐受力,若是没有多重道统的底子。恐怕面对这么多繁复的攻击,也不会表现得如此的均衡,难道不是么?”李相濡捻须一笑,并不觉得是什么秘密的样子,但却不知道我心中之骇然,已经不下于面对禁奴时的危机感!
“李仙尊才是古今皆知,我多有不及。”我虽然心下万般诧异,不过表面上还是一副毫不在意的表情。
“呵呵,夏阁主能够力克百里道友两代精英,已经不是一般的剑仙。想必师承和学识、天赋,都不是等闲,我李相濡虽然见多识广,却也不敢说能找出第二个和夏阁主相仿的人呀……”李相濡并没有看我,而是打开了门。然后一边走一边说道:“此地藏书虽好,不过夏阁主既然已经是此地阁主,除了私人的藏书,其他藏书倒也是可以看的,好比当年名闻天下的沉沦道,九渊道,以及太云道,清河道等古道法,这里都有,熟读一些。对于传授弟子,开坛授课,都是大有裨益的。”
“李仙尊太过客气。”我平静一笑,对于李相濡也更是防备,这老头可不是一般仙家。至少在我见过的所有仙家里,他是最厉害的。
这里的藏书阁无人看守,全靠一面令牌才能把大门打开,而里面,果然一层层的藏书就静静摆在了一个个书柜里。很多都是残破之极的,可能收集来的时候,就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因为此地有阵法在,东西已经都不是真的了,真品已经保留了起来,而我随手拿起了一本,竟不过是投影而成的假货,但这‘假货’并不影响人为的翻动和阅读!可见古仙界的‘高科技’还是不少的,至少不会比神庭差。
我把书籍放了回去。一路跟着李相濡进入更里面,而李念君似乎颇为兴奋,一边观看这些书籍,一边还刻意的问起了太仙道的事情。
“太仙道?我们这里并无太多它们的道统藏书,就算有。也是一些太仙道的旁支末节的皮毛,大家都知道,一个大型的道门,通常都是层层递进的,越是高层核心的道统。能够接触的人就越少,像是太仙道的核心道统,那名震天下的《太仙法则》,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早就因此而流逝在历史长河中了。正因为如此,我们仙盟才不能再步此后尘,遴选出一些能够在我古仙界留下足迹,名闻天下的道者,让他们将核心道统置于此处,并且只有他们自己的后代子嗣才能打开。”李仙尊淡淡摇头,仿佛非常的惋惜。
“据我所知,道统经过推演,也是可以将核心部分重构的,我以前所拜道统。后来所学部分,皆是以此总纲而重新构建的,难道这也不可以么?”我有些疑惑的问起来,因为我道统驳杂,有的道统,甚至只是拜了祖师爷,然后学了一些总纲法术而已,后面的招数,都是举一反三而来。
“呵呵,并不是谁。都能够如同夏阁主那样天纵英才,我便是知道夏阁主创造力极强,才会举荐你当阁主呀,若是换了其他仙家,断然是做不到让我如此。”李相濡又开始继续扭曲自己之前曾经的决定了。可见脸皮也是厚的自然,不过这不过是变相给我带高帽子,接下来他很快说道:“然而,核心部分就是核心部分,哪位创道祖师,不都是聪明绝顶的天才?好比夏阁主将庞杂的道统凝聚成一,自成创道祖师,不也是同一个道理么?你也不可否认,他们创造出的核心部分,大部分都是要比后代子孙要强很多的,所以核心部分,总是需要留下来,防止后代子嗣、弟子们行差踏错,不是么?好比百里家的百里决道友、百里稚仙长,他们表现出的剑意,就大不相同,显然所走的路都不一样,将来所走的道路,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这样的天才在拥有核心部分之后,都衍生出了自己的剑意,并且各有千秋,但你觉得,以后谁会更强大,谁会走向错误的路线?恐怕谁都没有断定的办法……所以防止出现这样、那样错误,这里面的关键不正是每一个道门家族的核心总纲来支撑么?夏阁主觉得呢?”
李念君也看向了我,若有所思,看来李相濡也是有指点自己孙女的意思在里面。
“李仙尊所言甚是,在下受益匪浅。”我对李相濡的看法也颇为赞同,总纲的存在能够纠正许多错误,就像一根主干,再怎么长,也是供应枝叶茂密的基础,是不会轻易被改变,而我十种道统加强,也全都出自于总纲的延伸,并在天一道强悍的包容力之下,把所有道统紧紧编制成一张大网,形成我自己独有的道统:天一道。
甚至因为道统繁杂,我还可以用自己的十种道统,模拟复制出和别人相视的剑法,法术。这就是天一道的特色,因此往往天一道施展出别家的道法,才会轻而易举。
当然,这并不能说完全复制,因为有些只有剑歌法诀、形状和威力。事实上,还是和对方的原来道统是表里不一的,就比如天机道,我并没有他的道统,但我却能够用自己所拥有的道统将它的剑法呈现而出,具备自己崭新而独有的威力!甚至这种崭新的威力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所以,道统纯净并不代表强大,经历无数年代的道统衍生和发展,有些旁支走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却拥有着比主枝还要葱郁的发展,他们超越了创道师祖,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脉络,并且区分开来,最后甚至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总纲和道统。”李相濡终结说道。
“嗯。的确如此,但这类总纲,还是总纲么?”我笑了笑,也像是在征求李相濡的肯定,毕竟他这样的大儒仙,有时一个肯定,也能让别人倾力而为的继续自己的大道。
“道一分为三,而衍化三千大道,三千化千万,才有大世界,所以我们的总纲,又如何能保证不是这‘道’之其一?只是万万道皆是道,皆有其强弱而已,而恰巧你的道是强大于他人的道,所以百里道友,不正是深知这一点,才拜你为师的么?学你的道么?”李相濡反问我的同时,又仿佛自言自语,这是间接的说服他自己,百里拜师已经成了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