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很感谢大家。

当初写这个帖子,就是一时兴起,想完成早年的一个心愿。压根就没有谋篇布局,更没有去思考写成什么样子。反正就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所以每一个篇章,都完全独立,毫无关联。很多地方,甚至有些无厘头。虽然提到了大量历史人物,但只是借个壳,并不打算孵出一个历史的蛋。

大家的支持和肯定,让我重新开始审视这些故事;越看,越觉越不如意。就想重新开一个贴,用更认真的态度写作,才配得上大家的褒奖和支持。这也是我一直想放弃《我来自秦朝》的原因。

可能我过于追求完美了吧。这可能不是什么好事。有时候,你修正了缺点,你的优点,也随之失去了。美好的,不那么美好的,有时候,也许相辅相成。人,不可能真正走向圆满。文字,也一样。

第一次写这么长的连载文字,真的一次新奇的经历。我有些双重性格。文字中和文字外,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很感谢大家的批评。不管怎样,《我来自秦朝》的写作,是一次难忘的过程。我想,我在成长。

买了一点年货。燕麦,香蕉,大米,萝卜,猪蹄。

美好生活,凑合着过。

有个童鞋问我:秦草,你快乐吗?

我必须老实承认:我很快乐。

我只有一个秘诀:学会遗忘。

今天会上传一个故事。

谢谢兄弟姐妹们。

药引子

1

这桩奇事发生在明朝。此后的日子,我不止一次跟人讲过这个故事;它就像古寺的香炉,年复一年,长满了时光的苔锈,被舌头打磨得光滑圆润,正如一句古老的谚语或者一首经久不衰的诗词。

明朝景泰年间,我在泉州府西街开了一个药铺。

当时泉州府有个巨贾,叫李信,是泉州最大的绸缎商人,可谓富甲一方。李信素与我相善;常邀我入李府小酌。

某一年,李信患了一种怪病,眠则噩梦,梦则不绝,昼夜不安。时日一久,李信被折磨得瘦骨嶙峋皮包骨头奄奄一息;寻遍名医,终不得治。

我行医已久,此类病症却倒也见过,却也愧无良方。

有一天,一个穿着破袍的老头子来到泉州,每天就端着一只烂钵子四处乞讨。西街开元寺门口,有大榕树,中空;破袍老头寄身树洞。李尤怜悯,嘱人于树洞口支一帐篷,遮风避雨。

这天,破袍老者经过李府庄园,在庄园的大门前逡巡了一会,庄园的护院正要赶他走,李信之子李尤正好从庄园出来。

李尤任侠,慷慨,却个浪荡子,不善营生,不事产业,带着一帮公子哥儿逛青楼喝花酒,成天介厮混,父亲病重,方才稍稍收敛了一些性情。

李尤本就觉得这老头仙风道骨,绝非凡俗之辈,这回前来,料定必有因果;便呵斥了护院一番,将破袍老头领进庄园,好生招待一番。那破袍老头也以主人自居,吆三喝四,大鱼大肉好酒好饭,毫不客气。李尤愈发恭敬有加,如敬神灵。临走前,破袍老头大概喝醉了,喝令找来笔砚。

李尤便叫人拿来笔砚,只见破袍老头在宣纸上飞龙走蛇,写了几行字,便醉醺醺的扬长而去。李尤赶紧亲自恭送破袍老头出门,只是一走出庄园的大门,破袍老头就倏忽不见。李尤仔细看那破袍老头的书法,草非草篆非篆,龙飞凤舞,却一字不识。庄园里的一些食客,不乏秀才举人之徒,却也无人认得。

2

李尤来到药铺,让我看那破袍老头的墨宝。

我细细一看,当真吃惊。此乃天竺的沙魔文,几近失传。说来也巧,唐代我曾客居天竺,翻译过一些沙魔文佛典。破袍老者所书,大意如此:

周穆王西游会,见西王母时,西王母赐此方,谓之“绝梦丹方”。丹方陋极,唯芦苇露与青魅而已。申时研药,子时熬药,寅时药成,一日一服,三日可解。百梦不侵,无忧矣。

这芦苇露,常人以为是芦苇叶尖上的露珠,实际上并非如此。所谓芦苇露,其实是子夜时分,有白头斑鸠在芦苇枝上憩息所遗之唾液。语出《九州草木书》:“芦苇之露,斑鸠之水。子夜产之,可治梦疾。”

只是,这名叫青魅的药引,当真难解。我搜遍千年记忆,竟是毫无印象。

李信病情一日日加重,我干脆搬进了李府,与李尤日夜破解“青魅”。寻遍野史古籍,却一无所获。

这日,我和李尤各自骑着一匹马离开庄园,信马由缰,郁郁而驰。眼看日落幕垂,李尤却毫无归意,依旧骑着马在山道上驰骋,似乎借此排遣内心的积郁。我不知如何宽慰,只得默默随行。不觉已是月在中天。

我们一路上了清源山;到了山巅,下马,放开缰绳任由马匹觅草,合衣躺在草地上。月色凄美,晚风送爽,我昏昏沉沉进入了梦乡。

也不知睡了多久,李尤忽然将我唤醒。我睁开眼,却见一些影子在对面的山道上行走。那些影子粗看像是人影,却不像走路,倒像在山道上漂浮。我见惯神鬼之事,知道遇上了野鬼结伴赏月。

那些野鬼果然在山巅坐下,拿出一些酒菜,吆三喝四,划拳行令,好不痛快。相隔既远,虽然听不出他们说的什么,那种自由欢快的口吻却听得清楚。

眼见野鬼尚且如此欢乐,我端的感慨万千。庖乙饮神泉,得永生,红尘走遍,繁华看透,却不得片刻宁静,一日欢娱,当真枉活千年,不如鬼魅也。

3

那些野鬼饮酒已毕,站起身来,一个个往山崖下飘落。最后一个野鬼却在山崖边停留了半晌,欲跳未跳。

李尤眼睛一直盯着那野鬼。那野鬼似乎也在朝这边张望,若有所思,所有所指。

我们正忖度间,那野鬼竟是倏忽不见,就像水消逝于水,无迹可寻。

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心大起,便骑马上了对面山梁,到了野鬼落崖的地方,下马察看。却见野鬼落崖的地方,是一块大岩石,寸草不生。只是在岩石的罅隙中长着一棵野花,像是冬葵,又像秋菊。树影婆娑,从树叶间倾斜而下,在野花旁边的岩石上交织成字:“孝义人,天地心。野鬼身,化药引。”

看了这些天启般的文字,我恍然大悟。此事正是腊月。青,十二月也。魅,就是末鬼,最后一个鬼啊!青魅,不就是十二月的最后一个鬼魂么?看来,这野花便是青魅,正是我们苦苦寻找的药引。

七日后,李信病愈,在世上多活了十七年,直到六十八岁才寿终正寝。

李尤也彻底脱离纨绔子弟的习气,改邪归正,专心家业。

后来李尤买官入朝,官至通政使。

我来自秦朝(我两千多岁了,给大家说说我诡异离奇的见闻)》小说在线阅读_第3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秦草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我来自秦朝(我两千多岁了,给大家说说我诡异离奇的见闻)第3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