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湖边石凳上看一本日记,大概会一边看一边冒傻气;但是我又没有信心,能忍住带回家里看。所以,最后我决定,到学校的图书馆里,去读这本十年前的日记。
图书馆跟十年前没什么不同,书架还是那些书架,桌椅还是那些桌椅,只不过,在里面读书的年轻男女,早就换了好几拨。
我找了个安静无人的角落,坐了下来,开始翻开日记本,看看在老向死前的一个月里,都发生了些什么。
我先粗略翻了一下,这个日记本上,大概有30篇日记,时间跨度是一个多月。我应该从前往后顺着看呢,还是从后往前倒着看?最后,我决定还是耐着性子,从头读到尾,不能像那些网上看小说的年轻人一样,青春期躁动,刚看完开头就催着要结尾。
不过,话虽这么说,刚看了前面的五六篇,我就有点烦躁,差点要拍桌子了。
老向写的这个根本不能叫日记,都是些流水账,跟小学生作文似的,我今天早上干了什么,下午干了什么,谁对我说了什么,我内心的想法是怎么样。就差最后一句“真是有意义的一天”了。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对自己说——老向特意让他弟弟把日记本交给我,不可能只让我看他的小学生作文,一定是要传达某些信息。
重要的信息。
在我最爱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典狱长拿着一本圣经,对安迪说,“解救之道,就在其中”;如今,我看着图书馆桌上的平平无奇的日记本,努力让自己相信,“解谜之道,就在其中”。
这么想着,我几乎是捏着鼻子,往日记本后面看去。
果然,在两篇日记之后,我就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在这一天的日记里,老向写道:“运气不错,买到了限量版的手表。不枉我去了一趟香港,资本主义纸醉金迷的地方。”
原来,这一块红色的卡西欧电子表,竟然还是限量版,是老向特意跑到香港去买来的。对于他这种厉行节俭的人,会奢侈到不计功本去香港买一块表,这实在是太反常了。
不过,让我真正在意的,是接下来的一句话:“她一定会很开心的。”
很明显,结合上文,老向特意跑去香港买的这块手表,是为了送给“她”。
“她”会是谁呢?
难道“她”就是班花莫宁?
还有,鉴于日记里提到的这块表,现在在我身上,刚才是由向明交给我的,十年前是作为遗物给向明带走的,也就说,这一块表,当年没有成功送给老向的那个“她”。
在老向和“她”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者说,到底没发生了什么呢?
就这么简单的一条线索,像是给我打了一针鸡血,我精神大为振奋,急忙往后面翻去。
可是,接下来的日记内容,却开始变得凌乱起来,不再是前面的流水账笔法,变得不再写事,更多是的记录自己内心的想法。
老向当时心里的小情绪,在十年后的我看来,实在是不知所云,一头雾水。
比如说,有一篇是这样的。
没想到啊没想到啊没想到啊没想到啊没想到啊没想到啊没想到啊啊啊啊啊啊她怎么能这样?
还有这样的。
曹操曹操曹操曹曹曹曹曹曹曹曹曹曹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操。
曹操?说的是那个曹操?不——我倒吸了一口冷气——曹指的是曹老板,操表明的是一种情绪。果然,老向的死,以及老向现在的诡异形态,跟曹老板脱不了关系。
有意思。
接下来的一篇日记,终于写了我容易看懂的。
她喜欢的是谁?求了她一个小时,还是不说。是谁?我快疯了。晚上还要到路口等吗?会不会吓到她?
看到这里,我无奈地叹了口气。好个被感情折磨的少年啊,真没想到,老向表面上老实木讷,原来内心如此热情四射,狂浪不羁。看他在日记里的说法,甚至有点变态尾随的倾向了。老向啊老向,泡妞也是要按照基本法的,你这样跟个变态似的,能追到妹子才有鬼呢。
在接下去,老向以一种感恩戴德的口吻,描述道:
莉莉安是个好女孩,我以前错怪她了,还跟她说过不要跟莉莉安太好。现在想起来真傻。多亏莉莉安告诉我真相,要不然我还被蒙在鼓里,像个傻瓜。傻瓜!没想到啊,她喜欢的人是……他哪里好了?我真想变成他。不,我要弄死他。
我倒吸了一口冷气,且不说莉莉安到底是谁,听起来像是“她”的好姐妹;老向为了一个女人,竟然萌生了要杀死她男友的念头,这已经不是感情问题那么简单,是严重的心理问题了。
不过,除了不适和可惜之外,我心里还有一点点……幸灾乐祸。
老向的“她”,喜欢的男人到底是谁呢?当年老向没能弄死他,但是现在不同了,老向成了一个瞬间移动的神奇老向,要弄死谁可是分分钟的事。说不好,老向十年后再次出现,就是为了回来复仇的。
这个男人,要倒大霉了。
所以他会是谁?交际花曹老板的嫌疑最大,gary、李世海、upson,都有可能,该不会是……
我把日记翻到下一页,看到了一个让我毛骨悚然的名字。
这一篇日记没有别的内容,只有简单的三个字。
但是就这三个字,让我领略到的恐惧,比什么厉害的恐怖片,比什么洪水猛兽、妖魔鬼怪,都要来得凶猛,来得深刻。
这么说吧,这三个字,让我的肾上腺素狂飙,尽管图书馆里空调开得很低,后背的汗水,还是刷一下浸湿了T恤。
没错,老向写的这个三个字,正是——蔡必贵。
我的名字。
结合上一页的内容,我,蔡必贵,就是他在陷入疯狂状态之后,歇斯底里的,想要弄死的男人。
老向会瞬间移动啊。
想到这里,我猛地扭头朝后一看,幸好,什么都没有出现。
我心有余悸地回过头来,再看着那一页日记。
没错,除了日期之外,就是三个用黑色水笔写成的字——蔡必贵。
可是,我冤啊!这都什么事啊,我躺那么远也能中枪?
我连你老向喜欢的“她”是谁都不确定,就当是莫宁吧,莫宁怎么可能喜欢我?我一点都不知情啊。
还有,莉莉安是谁啊,为什么要诬陷我?你站出来,我保证打不死你。
老向还说她是个好女孩,老向啊老向,你真的是太好骗了,这明显是借刀杀人啊,到底是有多大仇?
慢着……
莉莉安是谁?
如果说老向写的“她”有一个合理的怀疑对象,就是大众情人莫宁,那么莉莉安呢?我对莫宁多少还是有些记忆的,大学四年里,她并没有一个叫“莉莉安”的好闺蜜。
而按照老向的交际能力,如果莉莉安是别的学院,甚至别的学校的学生,他很难去跟对方搭上话、更不要说交上朋友了。
所以,合理的怀疑是,这个我从没听说过的莫宁的好姐妹,莉莉安,嫁祸于我的心机女,也是我们学院的。说不好,就是我们班的。
可是,我们班上,没有一个英文名叫莉莉安的女同学。
一个从来没听过名字的女同学。
我突然想起——毕业照上突然多了出来,又突然消失的女同学。
会不会,她们是同一个人——莉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