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传来老曹的声音:“喂喂,老蔡,你没事吧?”
我舔了一下嘴唇,故作镇定道:“没事,你说老向死了,他是什么时候死的?怎么死的?”
回想起来,毕业之后就没见过老向,仅有的联系以前是短信拜年,现在换成微信拜年。十年那么长,老向在某一年死了,然后有个人假冒是他,沿用他的手机号、微信号一直跟我联系——理论上讲,也不是不可能的。
至于昨晚晚上见到的老向,嗯,可能是一个长得特别像老向,然后又学了突然消失的障眼法的骗子吧;这个设想唯一的bug,就是骗子非但没骗走我的钱,昨晚还自己掏了一万多……
我再怎么也想不到,老曹的回答却是:“你忘了?老向大四就死了啊,淹死在文山湖。”
我一时反应不过来:“大四,大四是什么时候?”
老曹估计被我蠢哭了:“大四,我们毕业那年,2016!”
我连声道:“不可能!你记错了,怎么可能?”
电话那边,老曹却像是在跟旁边的人说:“好,等会。”
然后,他又转过来跟我讲:“老蔡,现在要去开会。你也在北京吗?晚上吃饭聊。”
老曹的公司就在北京,德胜门外大街上,我还去过一次的。
我的大脑还处于震撼中,木然道:“在北京,晚上我……”
老曹拿出CEO的架势,不容分说道:“地址跟时间我等下发你,就这样。”
然后他就挂了电话,我看着手机屏幕,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我非常确定,老向就算变成了鬼,就算死了,也不可能是死在大四。
我在脑海里,努力地搜索十年前的回忆。没错,老向一直是个存在感很低的人,稍不注意,就会把这个人漏掉;但是在我的记忆力,还是有一些碎片,比如说毕业答辩上老向的怂样,比如从宿舍搬出去前的散伙饭,所有人喝得天昏地暗、惊天动地,他还是躲在角落里静悄悄喝可乐……
毫无疑问,这些场景都发生在临近毕业时,所以老曹说他大四就淹死了什么的,根本不可能。
我皱起眉头,得出了一个结论——老曹这家伙,记错人了。
不过,老曹“交际花”的外号,并非浪得虚名。出了风趣幽默、情商高之外,他还有个看家本领,就是记性特别好,只吃过一次饭的人,隔了三年没见,再见面还能准确无误地叫出名字。
很难想象,像老曹这样的天赋异禀,会把同班四年、意外身亡的同学名字记错。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坐到床边的沙发上,开始冷静思考目前的情况。
老曹刚才说,老向是在大四的时候淹死的。我仔细想了一下,完全没有大四时某个人被淹死的记忆;而且,我们专业80多人,姓向的就只有老向一个;再结合老曹逆天的记忆力,可以排除他记错了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在老曹的记忆里,老向确实在大四时淹死了。
可是,在我的记忆里,并不是这样……
并不是吗?
我不由得有些怀疑自己。
首先,跟老曹相反,我是一个典型的脸盲症患者,对人脸的辨别力、记忆力都差。当年的80个同班同学,现在能认出40个就算很不错了;正常人分不清网红哪个是哪个,我是分不清正常人哪个是哪个。
所以,老向到底长什么样子呢……
我用尽全力,在脑海里描摹出老向的脸。可是,不论是10年前的小鲜肉老向,还是现在的中年人老向,我都想不出来是什么样子。毕竟虽然互相加了微信,但老向的头像是个地平线上的太阳,也从来不发朋友圈,更别提自拍了,所以我对他应该长什么样,本来就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也就是说,如果昨晚我见到的不是老向,只是长得跟老向相似——甚至都不需要相似,只要他跟我声称自己是老向,就能骗过愚蠢的我。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更让我沮丧的是,就连昨晚见到的老向,我也记不清长什么样子里。在我宿醉的脑海里,老向的脸像是被雾化了,一片模糊。
所以是我记错了?
心底一个声音再说,不可能。
昨天晚上在威士忌吧里,我跟老向一起聊了那么多,都是大学时代的事情,其中有一些细节,是除了当事人之外,不可能会有别人知道的。
而且,就算我有脸盲症,会认错人,但是老向说话那个惜字如金、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的死样子,绝对是他,没有错的。
老向,向亮,化成灰我都认得。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老曹说老向在大学时淹死了,他不可能会记错;我昨晚还跟老向一起喝酒,我也不可能会认错。
这样一来,我跟老曹的认知,就出现了无法调和的矛盾。
当两个人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分歧,谁也不愿意妥协的时候,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寻找外部的意见了。
我重新打开了微信,点击进入“02广告人与太阳肩并肩”的微信群;我的想法很简单,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如果都说老向淹死了,那就是我记错了,并且昨晚被骗了;如果说老向没有死,那么就是老曹记错了,或者在骗我。
至于两种可能性,后面隐藏着的各种原因,都算是细节问题,仔细研究,总能搞明白的。
于是,在认真翻阅了昨晚到下午的几百条消息之后,我终于得到了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我彻底崩溃了。
昨天晚上我把老向拉进群之后,竟然还发了两条语音,第一条说热烈欢迎老向,第二条说我跟老向在异乡久别重逢,喝得非常开心。听周围的环境音,我是坐车的时候,发的这两条语音。
说起来,我真是一个耿直的boy,即使喝得烂醉,即使被老向的瞬间移动吓个半死,还是尽最大能力,以最快速度,完成了答应他的事情。
接着再往下看,我就开始斯巴达了。
当时已经是凌晨,所以只有两个人回复了,一个女同学说的是:“你疯了?”
半夜喝醉了酒,然后拉一个十年前已经死掉的人进了群,别人有这个反应,也是相当正常。
但是,另外的一个男同学,说的却是:“新人入群,发红包。”
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个男同学,难道跟我一样记性不好,忘记了老向已经死掉这回事?
再接下里,就是第二天早上,也就是今天早上,大家醒来之后的回复了。
我越看下去,眉头皱得越紧。
就在这一天里,微信群出来讨论的十几个人,分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
第一派人数比较多,粗略数一数,大概四分之三。这一派人的观点跟老曹一样,坚持认为老向早就死了,我是见了鬼、疯掉了、或者喝大了说胡话。李世海也在这一派,就是他最先提出,这个老向是冒充的,让群主赶紧踢掉。
如果所有人都认为老向死了,那我反而舒服了。答案很简单,我脑子是狗屎,记错了。
问题在于,还有剩下四分之一的人,组成了第二派。这些人虽然态度没有第一派坚定,但是,他们都跟我一样,认为老向没有死;他们也完全不知道,在大四的时候,学校里有谁在文山湖淹死了。
我注意到,持这种意见的,有一个还是老向的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