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神兵擒猴
天蓬与老君一脉渊源颇深,和玄都法师更是平辈相交、亲如同门,故而仅仅窥得一丝气息便已认出他来。然而这一发现却令天蓬更加困惑:这猴子究竟是何来历,怎的就能引动这般阵仗?前有太白金星,后有玄都法师,这二位凑在一块,可就不由得不让人联想到他们身后那位……这其中,怕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哩!
要说老君府上什么最有名,自然便是那品类繁多、妙用无穷的各色仙丹了。这些年来,天蓬从北俱芦洲寻得不少天材地宝,与天魔交战所斩获的魔髓、魔丹也大多奉于兜率宫用于炼药。作为回报,太上老君也先后赐下了不少回生丸、还魂丹等军中急需的救命灵药,大大降低了天河水军中高层将官的折损,使得军中将校比士卒更加悍不畏死,遇战则冲杀在前,碰上修为高于自身的天魔干脆就是各种以命换命的打法,这才使得天河水军战意熊熊,一往无前!
只是那域外天魔同样不是易与之辈,虽然在天河水军面前屡屡失利、铩羽而归,其凶煞之气却不曾稍减,反是愈挫愈勇,屡败而屡战,似乎同样将漫长的天河防线当成了自家的练兵场。
这般硬碰硬的对决中,兵员补给能力便成了决定最终胜负的重要筹码。天庭兵员或是从凡仙以上的下界修士中择其品行优异者破格招揽,或是从肉身亡故的善士忠贤中论其生前功绩而擢升上天,来源甚为有限。天河水军虽然骁勇异常,但终究亦限于此例,战损补充殊为不易。
与之相反,域外天魔就完全不用担心兵员不足的问题。天魔自域外冥气中自然孕化,每年新生魔婴不下百万,虽然其中能够灵智开化跨入天魔的百中无一,最终进阶魔将、魔帅的更是凤毛麟角,但架不住人家基数庞大,战力补充可谓源源不绝。
况且即便那些灵智混沌的魔婴也并非一无是处,平时能当奴隶驭使,战时更能做炮灰使用。一旦开战,天河水军面对的第一道敌阵不是魔王冥将,而是黑压压不见边际的魔婴大军!魔婴战力低微、动作迟缓,对有经验的天兵而言并没有太大威胁,但他们不知恐惧、无谓伤亡,只是不断地进攻、进攻……每每能将天河水军的元气、锐气先行消耗过半,对上真正的天魔大军时便不能再毫无顾忌地痛快厮杀,实是令人懊恼非常!
为了破解这番困局,天蓬自是希望有用之不尽的仙丹灵药,将手中这支雄兵打造成“不死军团”,你有炮灰军,我有不死将,且看谁耗得过谁!
但正如老君昔日法身李耳在《道德经》中所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在上位者眼中,“不入天仙皆为蝼蚁”,无论凡间生灵还是低等仙妖都没什么区别,不过是任其自生自灭而已,怎会舍得将辛苦炼就的仙丹赐给这些蝼蚁?
不要说特意多炼几炉仙丹了,就是原本应该赐予天蓬的份额,因他总是分给军中将官保命,老君也很有些不以为然:这般行径不是生生暴殄天物又是什么?非是老君性情冷漠,实是阶位所限,以上视下,不啻云泥之别,就如同人不会去关心蚂蚁的喜怒哀乐。所谓“太上无情”,其来确是有因。
然则圣人无情,天蓬却是有义,将麾下兵将真个当做手足兄弟。只是苦于域外贫瘠,战场缴获亦是有限,无法从老君处换得更多丹药,如今正好这只似乎与老君颇有渊源的猴精撞在自己手中,为了征战沙场的袍泽,说不得只能狠心敲老君一次竹杠了……
天蓬自在那厢心念电转,在旁人看来却是临战分神,大意轻敌了!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当”一声巨响,真如金钟撞玉磐,声浪震天际,众人只觉耳中嗡嗡作响,眼前一片白茫,修为低些的更是险险当场昏厥过去!
待声浪稍歇,方才有人惊疑地朝空中望去。只见那猴妖手攥巨棒,正正悬在天蓬面门前丈余之处,面容扭曲,青筋迸出,显是连吃奶的劲头都使了出来,身形却是凝固了也似,停在半空一动不动。
天蓬身前笼罩一道青灰虚影,状若冥龟,龟甲如万载巨岩,以浑然无匹之力抵住了金箍棒,令悟空不得寸进。背甲之上缠绕着一条玄鳞乌蛇,虽是幻影,青惨惨的眼珠却如魔物一般摄人心魄——竟是北冥之主、玄武法相!
悟空咬牙扛了几息,谁知棒下那层龟甲看似虚像幻影,仿佛一阵风就能吹散,实则如苍岳高山,无法撼动半分。更不要说那若隐若现的黑蛇,鬼魅的眼珠子透着一股子森然的亡灵之气,直似要将魂儿抽走一般!
猴儿天性便是怕蛇,更不要说正面遇上这万蛇之王!悟空强撑得几息,只觉头皮层层发麻,终于意志崩溃,怪叫一声棍上借力翻身而起,驾起筋斗云便要不管不顾地抽身而去。
按说以猴子如今的修为,若是借着筋斗云之法一心逃命,恐怕就连寻常金仙都擒他不住,可惜他今番惹上的却是金仙之巅、半步亚圣的天蓬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