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阎罗天子
看到这杆大旗,韩复心中莫名地安定下来。十殿阎罗之中其他人不好说,但眼前这位至少在他看来是值得信赖的。不论是在神话记载中也好,还是后来转投人间化身包龙图也罢,老包的人品都是经得住历史与群众的检验的。
据三星洞后堂《鬼藏经》记载,阎罗天子原本是十殿阎王之首,稳坐幽冥第一殿,因怜屈死,屡放冤魂还阳伸雪,惹得诸同僚大为不满,被认为损害了地府威信,这才一路被排挤到第五殿来。
不过以韩复的眼光来看,一位地府冥神日后能够混到上天应星,敕封文曲,入世历练又能摊上宋仁宗这样的仁德君王——被包拯进谏喷了一脸口水依然微笑倾听——相比于死后还被挖坟鞭尸的魏征,包黑炭这样身怀千古美名寿终正寝的结局实在太过美好了些。
这样一个明显受天庭偏爱的人,想来怎么也不会是迂腐偏执的顽固分子,相反应该是个原则之上不失机心的人物,这也让韩复对这趟前途未卜的来访又鼓起了信心。
随马面进得殿来,但见大殿正中一张齐眉高的龙须大案,案后端坐一人,黑须黑面,黑袍黑冠,几乎便要融入身后如墨般化不开的黑暗中。站在堂下只能仰面看到他袍服边上绣着的金线,和两道平静中透出威严的目光。
“堂下何人,来此何事?”大案之后低沉的声音缓缓响起。其实牛头早已向他禀报了此事,这会儿正站在一旁朝着堂下的马面挤眉弄眼,一脸幸不辱命的得意神色,却浑然没有发觉对方眼中的滚滚杀气。
虽知是明知故问,但阎罗王的面子不能不给,二人上前老实回答道:“东胜神洲修士韩复、朱悟能,因师弟孙悟空阳寿未尽却误遭勾魂,故来此伸冤,请大王明鉴!”
此言一出,堂外顿时沸腾一片,尾随而来的阴兵鬼卒面面相觑,议论纷纷:不是上头来此巡查的大人物么,怎么成了鸣冤喊屈的了?牛头马面更是听得目瞪口呆,险些背过气去:爷爷诶,这开的哪门子玩笑,咱老哥俩这是要死在这上头了……
阎罗王眼中厉芒一闪,拿起惊堂木重重拍下,张口喝道:“堂外何人喧哗?”早有小鬼跑下堂去喝问,待听得左右回报,阎罗王更是又惊又怒,大手一推,案上的竹筹顿时哗啦啦摔了一地。
“来呀,将堂外之人悉数拿下!贪图小利,轻信谣言,擅离职守,数罪并罚,着各领阴风棍五十,领头者打入诛心地狱,非遇大赦不得出狱!”
堂下顿时响起一片哭求哀嚎之声,殿中掌邢鬼卒却是日夜浸泡在这种喊冤声中,早已练就一副铁石心肠。听得阎王令下,顿时应和一声跑下殿去,两人一队,冲进阴兵堆里用棍子叉起一个便走,走到旁边一个脚下使绊将那厮放倒,另一个随之一脚踏上踩得结结实实,配合娴熟无比。紧跟着手中阴风棍高高扬起,便开始你来我往,棍影重重,哀鸿遍野。
那阴风棍也不知以什么材质所造,打在一团虚影的阴兵身上竟发出竹板笞肉般的“啪啪”之声,配合着凄厉的惨叫,听得韩复悟能直缩脖子。而身为始作俑者的牛头马面心中更是惊悚,五官随着一下一下的棍击声不断抽抽着,都快挤成馒头上的褶子了。
随着最后一声惨叫落下余音,棍刑终于完毕,躺满一地的阴兵个个形容瑟缩,挣扎着跪谢了阎罗王不杀之恩,这才颤颤悠悠地互相搀扶着离去。那领头的夜叉被打得最惨,这时已经翻着白眼连起身的力气都没了,像一滩烂泥似的被两个掌邢官叉起径直送去诛心地狱,估摸着是回不来了。
看着夜叉被带走,马面浑身瑟瑟发抖,紧靠着墙壁才勉强站稳,牛头的心理防线却是轰然崩塌,跪倒在地涕泪横流,有心请罪却说不出话来。
阎罗王却似乎对他二人的反常行为视而不见,见行刑已毕,便看向韩复继续问道:“汝等所说可有凭据?”
韩复看阎王并未纠结于“巡查”,对此事完全没有彻查到底的意思,一颗心便放下了大半,坦然回道:“我等曾于酆都亲见城隍大人核阅生死簿副本,其上所载模糊不清,更未将其修成散仙后所添寿数录入簿中,以致误判生死。”
“哦,竟有此事?”阎罗王不禁暗自动容,依照天地法则,凡天仙以下修为者俱归地府管辖,譬如某人命中注定能修至凡仙境界,那从他孕育成胎之时起,其一生寿数便已依照凡仙之例列于生死簿上。而像孙悟空这种情况,显然已经脱离了生死簿的掌控范围,簿中的记录反而要随他改变,如果这事属实,那此人恐怕不是天生异种便是灵仙转世!
阎罗王面色凝重,一招手便有判官捧来生死簿细细查对,一直翻到猴属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才找到孙悟空名字,上注:天生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后面却不知何时多出一行蝇头小字,写的是“修道有成,晋位散仙之阶,延寿四百九十三载”。
依着生死簿上记载,孙悟空连自身原有寿数都远未用尽,更徨论升为散仙之后所增的阳寿。阎罗王心知此事有异,很可能是某位同僚使的手脚,但还是毅然提笔批道:“孙悟空寿元未尽,即付有司发还阳间,以尽余年。”
搁下朱砂笔,正要命功曹执手令去阴阳司带人,身后侍立的判官却突然凑到阎王耳旁说道:“大王且慢!酆都城隍职守一方,手上的生死簿副本应该与正本一般无二才是,这其中莫不是有人故意遮掩?那许城隍乃是秦广王一系,这其中难道就没有……”
“恩,公孙判官心细如发,本王也觉此中确有蹊跷。”阎罗王沉吟道,说完便将手令朝那判官面前一递,“既如此,还是烦请公孙判官亲自走一趟,务必要办得稳妥。”
“啊,我去?”公孙判官失声叫道。原本点破其中关节是为了劝阎罗王最好不要贸然插手,没想到阎王从善如流,竟随手将这烫手的山芋抛给了自己!公孙判官欲哭无泪,看着阎罗王满含鼓励的眼神,终是一咬牙硬着头皮去了。
韩复与悟能满心忐忑地站在堂下,见阎罗王如此行事自是大喜过望。韩复暗道,没想到最后竟是如此顺利,铁面包公果然明断曲直,虽然其中颇有些蹊跷之处,却不是自己需要揣摩的了,等猴子一到,带上他便即去休,早些离开这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