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关于死后/灵性世界的问题
关于往生,天堂,死后,灵性世界和另外一边的区别?
这些都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词汇或说法。这本书中,我也会使用这些词汇,但我一直意味着同样的事情。基本上来说,我所指的就是我们死后去往的空间。我是以天主教徒的身份长大的,所以我曾经称这个地方为天堂。现在,我相信灵性,不再归属于任何宗教,所以我更会经常的使用不同的词汇比如:“往生后”,“死后”,“灵性的世界”和“另一个世界。”
侭管有一些人认为往生后是我们去世以后去的地方,实际上灵性世界才是我们的家园。我们所经历的地球上的物质生活是短暂的,我们永远都会回归到灵性世界的家里。
“死亡之后的生命”在技术上来说会有些误解,因为我们通常会想到生命或者死亡这两个词。它表示的是生命(地球上的物质生命)首先到来,然后是死亡(另一个世界的灵性生命)“随后”而来。在现实中,我们的灵性存在是先于我们物质生命之前而存在,所以我们是在出生前很久的灵性世界里来计划我们的人类生命。从顺序上说,灵性生命并不是生命“之后”而来的,它实际上先于我们的世俗生命之前就存在的。
再次声明,这些仅仅是词汇的不同,不应该产生任何用词不当的结果。因为这些词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头脑中,我将在本书中持续不断地用到他们,侭管会有很少的时刻会提醒一下他们真正的含义。
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主题,我应该也声明一下我所指的“死亡“是我们在灵性的状态下,就算是在灵性世界我们会依然非常的活跃。再一次说明,这些词汇是我们词汇表里非常正常的组成部分,我觉得使用这些你也经常使用的词汇和语句,相比于重新创造一些新的词汇才能阅读本书要更容易一些。只要你理解了死亡之后的生命是一种灵性的存在,实际上先于人世间的生命(同时在它之后)就存在了,及死亡是一种灵性状态下的生存,在使用这些词汇和语句的时候就不会有任何错误了。
第三部分续1
为什么没有人证明死亡之后生命的存在?
大部分人们在谈到死亡之后生命的时候会错误的使用“证明”这个词。没有人能够向其他人证明死亡之后生命的存在,因为证明是主观性的。这就为什么我们会有两个陪审员看到同一个犯罪的证据,一个陪审员会说这个人是有罪的,而另外一个培训员会说他是清白的。因为证明是主观性的,我们能够看到同一个证据,但是得到两个相反的结论。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证据是客观性的。如果我们有一个犯罪分子进行犯罪的录像,或者杀害受害人的枪上有他的指纹,那么录像和枪就是非常公正的证据。没有人能够辩驳。
然而侭管证据具有客观性,每一个证据所占据的分量却是主观性的。换言之,决定证据是否足以说服某人,因而相信他的证明性却是个人的选择。我可能会怀疑为了陷害嫌疑人,录像被剪辑过,(那么这个证据就只具有微小的,或甚至不再具有任何分量了),而另外的人会相信这个录像没有被剪辑过,因而,对他们来说,这个证据足以说明嫌疑人的犯罪行为。
因为证据是客观性的,而证明是主观性的,没有人能够向大众证明死亡之后生命的存在。你可以给一些人看某些证据,他们可能会总结说这个证据证明了这个观点,但是总会有一些人面对同样的证据却不能信服。
第三部分续2
灵性世界是什么样的?
当我们死亡之后,初步进入灵性世界,有一些人认为会有一段转化的时间,使我们的灵体可以重新适应灵性世界。在这个阶段,刚刚进入的人被建议说想象他们在物质生命的状态(人活着的状态),直到他们再一次适应灵性世界的一切。
因为在灵性世界里,我们能够做,成为,拥有任何我们希望得到的东西,想象他们的生活依然在世俗的世界里,可能会成为暂时的现实。通过这种感受到的现实,他们可能会感觉到依然拥有一个身体,需要食物,睡眠,住所,和衣服。
在进入灵性世界的初期融合过程中,一些灵体想象他们在最后居住过的家里,一些想象他们在童年的家里(因为他们在那里感到最舒适和快乐),一些人会创造出当他们在物质生命的时候,永远无法负担的梦中的家园。创造的选择权在你的手里。你可以决定在哪里,希望看起来的样子,你就可以拥有它。唯一受限制的就是你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