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续7
13.生命之间的回归:如果我们做死亡之后的催眠追溯,在那一次生命结束之后,如果依然追寻着我们的存在状态会发生什么呢?这就是前世催眠师麦克.牛顿在很多年前问自己的问题。他找到的答案是我们离开了自己的身体,进入到灵性世界,为下一次肉体的生命进行准备。他把它称为“生命之间的生命”。这种延长出来的追溯体验,一般会需要四到五个小时来完成,足够个人对自己的灵魂群体进行学习,为什么有人会出现在他们的生命里,甚至包括他们现在生活的目的。麦克.牛顿关于这方面的书包括:《灵魂的旅程》和《灵魂的目的地》。
14.儿童的灵性接触:一些孩子想象中的朋友可能并不是想象产生的。事实上,一些想象中的朋友可能确实是以灵魂存在的人。这些孩子也许是与另一个世界的亲人或者其他人进行交流?这是一些家长得出的结论,因为他们的孩子知道死去的亲人的很多事情——他们是在孩子出生前就去世了的——没有其他的办法能让他们知道的事情。
很多孩子实际上看到了灵魂状态的人,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怀疑。很多人也认为孩子是有能看到灵魂的能力,因为他们只有很短的时间离开灵性的世界。与成人灵魂影像的不同之处在于——孩子们对这个话题的童言无忌和真实性。
15.出生前的计划:我相信我们在出生前就准备了计划——至少是我们主要的挑战和关系。确实存在着令人信服的证据来支持这个论点,大部分是通过与灵媒,通灵者,和催眠师的工作那里得到的。这种观念因为很多确凿的故事而成熟,它帮助人们在困难的时候寻找意义,这也会加深你对为什么不好的事情会发生在好人的身上的感悟。我极力推荐你读这个主题的两本书,由罗伯特.舒瓦茨所著《你的灵魂计划》和《你的灵魂天赋》。
介绍续8
16.儿童的濒死体验:成人的濒死体验非常有趣,但是儿童的濒死体验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为他们的童真,儿童的濒死体验就像令人着迷的故事一样。有学者致力于研究这种现象。
17.灵魂的照片:有数量众多的照片,拍摄者称是灵魂的照片。在大部分案例中,这些照片是拍的其他的东西,而灵魂的部分是后来才被注意到的。侭管这些案例中有一些伪造的成分,部分照片还是让你无法否认,对死亡之后生命的存在是一个补充的证据。
18.电声现象:有一些录音被声称是灵魂发出的声音。一般来说,他们是寻找鬼魂的人在闹鬼的静闭空间里录制的。侭管这些案例会容易出现伪造的,但它依然是可以进行考虑,更可能是一种经历。再一次,如果去除掉伪造的部分,这些也是生命之后存在的有效证据。
19.通过催眠而进行的灵**流:人们意识到,他们与灵魂状态下的亲人不需要灵媒进行交流。有一些人可以通过催眠与去世的亲人进行直接的沟通。人们利用催眠进入一种放松的状态,然后使用视觉影像和灵魂进行交流。相比灵媒来说,这并不是很普遍的做法,但是他却更有效果,因为这种接触是最直接的。在我个人对这种技法的体验,我能够看到并且可以感受到灵魂状态下的我父亲的出现。非常激动人心。
20.动物的交流:根据美国人道协会2011年的调查,在美国有8千6百万人拥有猫,7千8百万人拥有狗,62%的家庭拥有一个宠物。于是,当宠物死亡以后,很多宠物的主人希望知道他们的动物是否进入了死亡之后的生命。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有动物交流者,它可以和活着或死去的宠物,和成千上万个相信他们的宠物从灵魂世界给他们发回信息的主人之间进行交流。我也对动物交流者进行了成功的测试,给我带来了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说明这些宠物灵媒可以和我逝去的宠物进行联系,大部分是因为他们告诉我的是我的宠物才能够知道,而动物交流者无从知晓的事情。
介绍续9
21.死亡之后的交流:“死亡后交流(adc)”这个术语是由“死亡后交流”的研究者比尔.贾根黑姆和朱莉.贾根黑姆所创造,他们把“死亡之后的交流”定义为一种与灵魂的体验,一般出现在与去世了亲人或者朋友进行直接或者自发性的接触,而不借助于心理医生,灵媒,仪式,或者其他的工具。贾根黑姆夫妇估计有5千万到1亿的美国人——大约占美国人口的20%到40%——曾经有过一次或者多次死亡后交流的经历。因而,死亡后交流提供了死亡之后生命依然存在的证据。
侭管有一些相关的主题可以被划入到“死亡之后交流”的范畴中来,(离世前的视觉影像,梦境来访,非灵媒的视觉影像),依然还有更多的可以加到这个单子里面(或者最起码可以与其他的“死亡之后的交流”归并在一起)。这些包括如下:感受到在场,听到声音,感到触摸,闻到香味,电子现象(比如从关闭的去世亲人手机接到来电),神奇的巧合,动物的来访(比如:鸟或者蝴蝶),频繁地发现硬币或者羽毛。
人们认为死亡之后的交流是在灵魂状态下的亲人们发送来的信号,表示他们一切都好,他们在关注着他们,他们依然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想对这种现象了解更多的信息,我极力推荐阅读比尔.贾根黑姆和朱莉贾根黑姆的书,《天堂来的问候》。
22.灵魂写作:灵魂写作,也被称为灵性的写作,是当一个人从神灵那里通过打字或者书写获知信息,指导,或者答案。大部分情况下,一个人可以问一个问题,然后在他们的智力能够考虑问题并提供答案之前,马上开始打出答案。很多非灵媒就是用这种方法与他们的亲人进行交流,获取建议,或者获得智慧。实际上,我自己也曾经历过灵性的写作,便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相类似的自动写作是一个人通过打字或者手写,从神灵那里获取信息,但是自动写作的作者的手指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可以同时进行独立的对话,读书,或者看电视。因此,自动写作是比灵性的写作更为高级的阶段。
第一部分
大轮廓的答案,可以增进你对本书的理解
从灵魂的角度上来看,生命的目的是什么?
在我回答所有关于死亡和死亡之后生命的问题之前,我想利用一点时间来探讨一下生命。这个问题和答案能够给你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本书后面的所有答案。
很多人在询问生命的意义。侭管我用很多年的时间在这个领域进行调查和体验,来理解它,它的答案是生命的意义(或目的)是获取体验。就是如此简单——生命就是为了获得体验。更进一步而言,生命就是我们的灵魂在灵魂的世界里无法获得的经历和体验。
灵魂在神灵的世界是永存的,也就意味着他不会恐惧,受苦,和死亡,我们选择作为人,而存在于一种物质世界的生活,就是为了获取在一个面临死亡的空间里生活的体验。
当一个生物知道他会死亡,他会改变一切。他会产生恐惧和不同的选择。当死亡是一个潜在的存在,我们思考,说话,和做事情的方式都会不同。我们会为了生存而行动。哪怕是受伤,疾病,或痛苦的可能,相较于一个人是永生和不可战胜的,都会使我们做出不同的选择。这就是为什么作为人而生存对我们的灵魂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挑战。决对不是一个容易的挑战。他甚至都不可能是有趣的。他只是简单地产生了一个新的模式,从中获取新的体验,这些体验是我们的灵魂在灵性世界无法复制的。
我把这一点在这本书的最开始部分提出来是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很多人在他们遇到挑战(失望,不幸,受苦,失落,和痛苦)的时候,总是相信他们的生活走错了方向,但是生活就是体验,包括正面和负面的。没有人向我们许诺我们只获得正面的体验。我们从作为人的挑战经历中所学到的,如果没有更多,正是我们需要学到的,不论我们接受与否,这就是我们作为灵魂而报名选择一次物质世界的生活所期望得到的。
这并不意味着负面的经历体验是必须或者甚至是无法避免的。有很多种方式能够提高我们的感知,活在当下,选择我们对自己经历的应对,比如生活更倾向于正面积极。但是没有人生活在一个完全没有负面的生命里,否则作为挑战我们有可能会选择逃避它。
如果你能够接受生命是关于经历和体验,而不是永远的快乐和随心所欲,那么本书中的答案会更容易接受一些。就算你对这个说法有保留,现在也不要放弃,因为随着继续阅读下去,你能够更好的理解。当你读完整本书的时候,你可能不仅仅会同意“生命是意味着体验”这个概念,而且你会意识到相比于相信(或者期望)生命应该只包括快乐和积极的经历和体验,它为什么更能够给你提供心灵深处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