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二章

通往理解的旅程

“1998年,我在拉斯维加斯行医,专业是放射线肿瘤师。九十年代是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朗医生也被这天空中巨大的头脑所迷住了。

他自己建构了放射线肿瘤网络期刊,和同行们分享这个专业的很多信息。他花了很多时间在这个非盈利网站上,为公众提供治疗癌症的医疗资讯。

随着他对计算机互联网越来越了解,他有了一个念头,自己构架一个濒临死亡体验的网站,从全世界收集这方面的资料。

“有大量的濒临死亡体验的案例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医学研究建立在大量样本上的结果比少量的样本会更令人信服。”

在朗医生建造这个网站之前,他和很多濒死体验研究的先驱者们保持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很多世界著名的医学和科学杂志上,都出版和刊登了上百篇关于濒死体验的学术报告。他还阅读了很多主要濒死体验研究者的著作,其中包括dr.moody;melvinmorse,md;brucegreyson,md;michaelsabom,md;andkenring,phd.(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按名字查找他们的相关著作--楼主注)。同时朗医生还非常喜欢bettyeadie《embracedbythelight)》(与光芒拥抱)等等个人的故事。所有著作的书都建立在大量的案例研究上。个人经历的濒死体验故事则满足了朗医生对这个领域相伴而来的神秘感。

他比十年前对这个研究更加感兴趣。他很想自己去研究,看看到底是真是假。

“互联网是进行这类研究的理想场所。通过网站,我可以接触到世界各地愿意与他人分享濒死体验的那些人。写这些经历他们没有报偿,也不会出现在电视上。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文字简单直接地说出他们的故事。我只需提供一系列的问题,用来帮助这些濒死体验者完整深入的表达他们的经历。不会有面谈者出现引导他们的答案,或者加以润色,而且还没有时间限制。读他们分享的这些故事,就像是阅读非常私密的日记。通过互联网收集濒死体验案例,我能够检查大量案例的内容,有效地区分出相似性和差别,并能找出这些濒死体验是否是真实或是想像出来的产物。”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很多濒死体验研究仅仅建立于少量的濒死体验案例上。这不是研究者的错误。濒死体验案例非常难找寻到。侭管有研究者指出,百分之五的美国人曾有过濒死体验,但是大部分人把这作为一个秘密,或者觉得没有必要把他们最隐秘的精神体验与他们的医生或研究者分享。

“濒死体验者不愿意分享他们的故事有一个不幸的原因,是医学人士对他们经历的态度。我曾经听过很多令人心碎的故事,濒死体验者与医生分享了他们失去知觉时极为清晰的观察细节,却受到医生的漠视。就算是濒死体验者没有任何理由在被抢救的时候有知觉意识,作为一个被病人信任的医生,对病人的经历也应该表现出非常感兴趣,而不是加以嘲弄。”

“我曾经任职濒死体验研究国际协会董事很多年,在我们的会议上,我听到了很多关于濒死体验者对他们的医生讲述他们的经历时所遇到的问题。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就是一个病人在几个护士面前告诉医生他的濒死体验经历,病人讲完了故事,医生从他的文件夹子上看向他,说道:“别想太多,那只是幻想。”

当医生离开房间,护士们围住心酸的病人说道:“那不是幻想。我们总能从病人那里听到这些故事。那些医生生活在幻想里。他们永远听不到因为他们从来就听不进去病人的话。”

(未完待续)

上一篇有朋友问道孩子受虐待的事情,我想在这里聊聊我老妈和我自己的一些经历。和奇异事件无关了。

我老妈出生在福建农村,家里一共四个孩子,她排行老三。农村都希望要男孩,有体力可以干农活,延续香火,照顾老人。

他们那个年代也没有避孕措施,生下来看是女孩儿,不想要就送人甚至溺死。我外婆比较重男轻女,也看到邻居虐待收养来的女孩,所以她选择宁愿把女孩溺死也不拿去送人。

生长在大城市里的我,第一次听到这种事情,真的是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我老妈生下来,外公外婆看是女孩儿,外公就把粪桶装满了水,拎到院子里,准备溺死她。老妈的奶奶知道了,在房间里说,哪有正月溺死孩子的?留下来吧。我老妈就因为正月初六这个生日,救了她一命。

后来她到了上学的年纪,外婆又生了一个小妹妹。就真的放在粪桶里溺死了。我老妈生性善良,求外婆留下妹妹,外婆说你还想不想上学?你不上学就留下妹妹。老妈多年后还流着泪懊悔的说:“我那时候还是太自私了,真的想去读书。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她被淹死。她白白胖胖的特别的好看。”

每次想到这个场景,我的心里都会非常非常难过。我以前说过,孩子就是降落在人间的天使,生下来那么柔弱无助,本应该受到父母的爱和呵护。有些孩子因为家境贫寒,竟然连生存的机会都没有。像我妈妈这样几岁的孩子,还要面对这种两难的选择,在心理上会造成多大的创伤啊。

老妈从小身体不好,做不了太多的农活。但是她很聪明伶俐,也因为她的奶奶救了她一命,她和奶奶感情非常好。奶奶教了她很多针线活,也跟她讲了很多古代的忠贞女子的故事,所以我老妈是非常善良,勤勉和传统的中国女性。

因为外婆非常重男轻女,我老妈感受不到父母对她的关爱。她从小就发誓,一定要努力让外婆改变这个观念,知道生女儿也是好的。

老妈因为她哥哥的突然去世,不得不辍学去工作,帮助补贴家里,抚养小侄子。她工作后挣的钱,都给家里买了东西。包括后来搬到北方,每次回老家的时候,她也是大包小包装一大堆东西带回去。

外婆后来慢慢改变了观念。我老妈生了我和妹妹两个女儿,我外婆说,生女儿也挺好的,和你一样孝顺就好。我老妈听了后,热泪盈眶。

我老妈也照顾我爷爷,他后来在老家去世,老妈还赶回去送终。

但是老妈也有他的缺点,受教育程度不高,观念陈腐,青春期时的我,有心里话都是和我老爸说。和老妈很难找到共鸣。生长在大院儿里,经常能看到同学的父母一起在外面打羽毛球,游泳,看书,探讨一些问题。可我老妈每天就是洗衣服,(老妈做饭很难吃,所以都是我老爸做。)我们打球和游泳时,她就撑把伞在旁边看。而共同看一本书探讨一个问题,就更是一种奢望了。

再加上中国人很少会表露自己的感情,叛逆期的时候,我和老妈总是针锋相对,有事情也总是站在我老爸一头。

我和老妈分开很多年,她退休后去了南方老家住,到我结婚才陆陆续续和我们住了一段时间。

三年前,我把老妈接过来和我们一起长期住。她又信了佛教,可想而知生活上有多么不方便。

我小时候很不解,为什么老妈对外公外婆的看法那么在意。现在大了以后,想了很多,也经历了很多。我意识到一个人不能因为她无法改变的东西受到指责,比如出生的家庭,成长的经历,际遇等等。我的外公外婆就从来没有给过她爱,从来没有给过她肯定,你怎么能要求她去做一个向孩子表达爱意的母亲呢?我老妈这一生都在为了得到父母的爱而努力,这是她永远的缺口。

所以有时候,虐待孩子的父母不是因为本心,而是在认为孩子“不听话”的时候,除了打骂,不知道还有其他应对的方法。

爱一个人是有技巧的,有的人很幸运,从父母那里学到了,有的人就要花很多的时间和努力,去培养这种能力和技巧。

我重新看了一下自己翻译的书籍,可能细节比较多了一些。因为濒死体验经历已经被很多人广为熟知,介绍这本书的目的,是着重于研究者的具体研究方式,如何排除干扰,是否科学客观的得出相关的结论,朋友们也可以有一个自身的判断。

魏斯医生的书因为网上可以找到五本之多,喜欢的朋友就自己下面阅览。有一本我没有找到中文版的,以后可以做重点介绍。

大家有什么建议,欢迎提出来。

生命轮回和奇异事件——来自海外的经历和研究》小说在线阅读_第2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zhengli_99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生命轮回和奇异事件——来自海外的经历和研究第2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