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水患上,兴隆宫被淹了一大半。死伤无数,但神奇的是,衙门却固若金汤,没有被水患所波及。
那个管事儿的还趁着这个机会,跟乡民大肆宣传,说你们就是一帮愚民。天天拜什么水天王,可一旦出了事儿,是谁管你们,还不是我们这些衙门管事儿的?
乡民们本来就被灾祸冲击,这下,顺势就把仇恨转移到了水天王这里来,胆子大的冲进来,把帷幕香火都抢走了,胆子小的不敢闹事儿,但也不肯拜了,说水天王干吃香火不办事儿,对不起这些年来,祖祖辈辈节衣缩食,也要供奉的祭祀血食。
加上地理上的改变,水天王庙也就没人信了。
程星河也跟着皱眉头:"也是--当地的父母神,怎么没保佑本地人风调雨顺,弄这么大灾祸?不是说香火越盛,这神灵的能力也就越大吗?难怪本地人摔盘子砸碗呢!"
可这话刚说完,冷不丁"当"的一声,正殿里就传来了东西碎裂的声音,像是有人气的砸了个碗。
这一下把程星河吓了个激灵,赶紧缩了缩脖子:"不能是那个天王??"
我说废话,说话过点脑子,一会儿天王气急了。砸的就不是碗,而是你的脑袋了。
程星河这才不吭声了,哑巴兰笑话他,那个灵瑞先生也有点想笑,程星河觉得面子过不去,欺软怕硬,就要踢哑巴兰,奈何哑巴兰不算软,俩人打成一团,被白藿香臭骂了一顿,问他们是不是想吃伸腿瞪眼丸了。
我则接着问小汤,让他再看看,那段时间,府衙的幕僚,或者那个管事儿的交往的人,又没有风水先生?
小汤都没查,跟看神仙似得的看着我:"先生,你是真神了--你怎么知道的?"
果然。那一年的幕僚,确实有一个风水先生,姓马。
我一下愣了--跟我三舅姥爷,还有马元秋一个姓氏?
我就问他名字还有没有?小汤摇摇头说那就散佚了,县志上只有"马师爷"三个字。
这个马师爷据说也是神通广大,帮着那个管事儿的处理事务,总能一眼就能找到凶手,好些人说他能看见鬼,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马神眼。
说着,小汤就很崇拜的看着我,问我为啥能掐算的这么准,是不是马神眼的后人。
说不好--没准还真能粘带点亲戚。
程星河忍不住了,就问我这里面到底怎么回事?
我就告诉他,这事儿闹半天还是那个风水先生弄的鬼。
灵瑞先生也忍不住插了一句嘴:"前辈,难道??还真是填山镇海法?"
这灵瑞先生不愧是待过天师府的人,果然有见识。
没错,应该就是这个填山镇海法。
所谓的填山镇海,说的挺好听,但是办法并不光彩。
意思就是,在大灾将至的时候,把主管此事的神庙里的东西搬到了自己居住的地方,那不管什么灾祸,都不会波及到自己身上。
这事儿我以前也听说过--我们县城北四街有一年着了大火,当地都是旧房子,烧了个精光。
但神气的是,中间一户人家竟然毫发无损--像是大火直接把他们家给跳过去了。
当时我们这里的人都盛传,说那户人家说不定是大德之人,火神不烧他们家东西。
可三舅姥爷哼了一声,说屁,那家懂点皮毛,用了填山镇海法--提前知道这里要发生火灾,肯定从火神庙偷了信物,埋在院子里面了。
俗话说大水不冲龙王庙,大火认识火神的信物,自然也会绕着走。
我觉得很神气,碰巧北四街真的有个火神庙,进去一瞅--别说,火神庙里还真丢了东西--神像手里拿着的扇子不见了。
我当时挺佩服,说这家人真够鸡贼的。
可老头儿摇头叹气,说鸡贼个屁,是蠢才对--你动了神灵的东西,一时看着占了便宜,其实早晚有报应。
果然,没过多长时间,那一家人中了煤气,虽然比邻居晚了几步,也完了。
这样看来,有可能是那个所谓的马神眼,看出了兴隆宫要有水患,所以才建议管事儿的把水天王庙里的东西,搬到了府衙之中镇宅。
他们从水天王庙里取走的,就是垫脚的承重小鬼,还有小鬼手里捧着的那个镇鬼令。
这个承重小鬼和天王镇鬼令进了府衙之后,水灾就来了,这天王是个水天王,所以才能解释,为什么大水过境,只有府衙没被淹没。
之后,有可能那个管事儿的认为,打天王庙"借"来的东西还真挺镇宅,就一直连小鬼带天王镇鬼令,一起埋在了府衙某个地方,据为己有了。
当然了,你用了填山镇海法,偷了神灵的东西,那当地的神灵也不可能善罢甘休,一定会给你降灾的。
所以,那个管事儿的才煽动本地人,让他们不要再继续崇拜水天王。
神灵的力量来源于民众的信仰,一旦民众不再上香信仰。那就等于背弃了神灵,神灵会慢慢的消失。
现在的社会,讲究无神论,这些年,有很多灵验的小庙,也因为无人供奉坍塌。里面的神要么另谋高就,要么就一直守在原地,逐渐不复存在。
民众因为水患,责怪水天王不作为,水天王的灵力一定会大为削弱,难以降灾和追讨失物。
我正寻思着呢。一错眼,就看见神殿下面,还有两个比较小,不显眼的塑像,穿着一身红衣,提着灯,像是给天王照亮的。
而这个红衣神像身上,很明显有被石头砸过的痕迹,身上的红漆都脱落了。
靠近一看,下面有神牌名,叫提灯神童。
小汤也跟着我们看,他脑子快,一寻思,顿时也恍然大悟:"县志里提起的,府衙里出现的红衣人,是这个东西?"
没错,照着县志的记载,自从水患过后,府衙就一直闹鬼,把府里的人吓的够呛,有可能,就是那个承重小鬼闹的--水天王派了提灯神童来抓他,露了动静。不过显然事情没成功。
再一问兴隆宫之后的历史,也跟我猜的差不多--那个管事儿的虽然躲过了大水,但是局势改变,也没得好死。马神眼在乱世之中也没了踪迹。
那个府衙也慢慢的荒芜下来了,直到了这几年,才重新在原址上修建了这个办公大楼。
小汤听到了这里,皱起眉头,问道:"大师,既然那个小鬼是水天王庙里的,那这里是他的家,他为什么赖在了府衙里不回来?"
程星河冷笑了一声:"你知道承重小鬼是什么来历吗?要是你,你也不想回来。"
没错,天王脚底下的承重小鬼确实不一般--普遍来说,只有罪大恶极的灵魂,才能成为承重小鬼。
大家都知道,承重小鬼是跪在天王脚下的,为什么这个姿势,因为要让它永世不得翻身。
而天王肩负这么多的重担,也有一大半,是这个承重小鬼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