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大台柱说:“与木工所用的鲁班尺差不多,却是风水之中度量阴宅所必须之工具。”

说话间,大台柱从袍袖中摸出来一柄一尺二寸八分(合今天38.78厘米)长的焦尾木尺,递到文彦莱跟前,让文彦莱看。

文彦莱看时,那尺子上分做十格,分别刻着“财”、“失”、“兴”、“死”、“官”、“义”、“苦”、“旺”、“害”、“丁”十个字。

大台柱说:“这丁兰尺上十字,各有所指,六好四坏,这丁字乃是生子、添丁、多子多福的意思;这害字乃是伤、灾、病、痛,遭小人的意思;这旺字乃是招财进宝、家业兴旺的意思;这苦字乃是悲哀、愁闷、贫穷、困顿的意思;这义字乃是厚利多行财运的意思;这官字乃是升官高就的意思;这死字乃是重病不愈,遭受横死的意思;这兴字乃是家和万事兴、蒸蒸日上的意思;这失字,乃是破财丢宝的意思;这财字乃是财源广进的意思。但凡督造阴宅,祠堂家庙,祖先牌位,必用此尺。取其吉寸,不用其凶。贫道这把丁兰尺,是贫道自幼修行的时候练就的宝贝,极其灵验!施主你让那木匠拿了去,在柳家祠堂里动动手脚,把其尺寸设在失字、死字、苦字、害字四坏上,日久必见效用!”

文彦莱听了之后,心中大喜,连连称谢,拿了那丁兰尺,就又让管家寻来那被收买的木匠,将丁兰尺交给他,吩咐他要如何如何。那木匠自然是受命而去。

做完这件事,大台柱便即告辞,仍旧是留下一张符纸,说以后但有所求,焚符即来。

文彦莱再三挽留,大台柱已经是得了一千五百大洋的人,哪里还会再行逗留?说自己道行损耗太过严重,不回去修行,恐怕就有不测之祸。这个借口一出来,文彦莱也是无法挽留了。

最终,大台柱仍旧是飘然而去,留下文彦莱等人感慨叹息:“真是世外高人,不落凡尘啊。”

其实是,大台柱在文家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接下来便该轮到柳家了。

大台柱回去之后,等着柳家的砖头回来报讯,等到一切都安排妥当以后,便精心换了一副装扮,然后再次奔赴文柳镇而来。

而这个时候,柳家也已经出事了。

柳家出了什么事情?

自从那天夜里,一个老师傅在睡觉的过程中,莫名其妙爆炸而亡以后,柳发昌就闷闷不乐起来,总觉得有点什么事情,而且还是不好的事情,是冲着自己来的。但是具体是什么事情,他又说不上来。

结果,第二天白天,自己的小儿子就上吐下泻,差点脱水死过去!这可把柳发昌给折腾的,满腹心事,在家就是莫名其妙的烦躁,所以他忍不住要出去走走。

人但凡是有些难以解决的心事,不自然的就会想到求神问卜,这跟人迷信不迷信其实没多大的关系,而是跟人的本能有关。

就好比人在倒霉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己的命不好,人在喜事连连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己的运气好。做成了什么事情,就会说老天开眼,遭了什么磨难,就会说老天不长眼——这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出于人只是这大千世界小小一份子从而对整个世界不能全面认知和了解的本能。

当然,迷信的人,会更加相信这些东西。

这世上,也没有多少人不迷信的。

只不过迷信的东西不一样罢了,有人迷信鬼,有人迷信神,有人迷信佛,有人迷信耶稣,有人迷信科学。

信科学的人瞧不上信鬼神的,信鬼神的还瞧不上信科学的,前者笑话这世上哪里有鬼神,出来一个给我看看?后者笑话前者这世上哪有外星人,出来一个给我看看?前者说,你又没去过外星,你怎么知道没有外星人?后者说,你又没死过,你怎么知道死了以后不变鬼?

所以,这是个没法辩论的问题,谁也别笑话谁,五十步和一百步而已。迷信什么都不好,迷而不信,信而不迷才最好!

这次更新差不多有四千字了不算少了吧

其实我是感觉文章慢慢写才能写的踏实和稳妥跟做别的事情都一样一步一步来每天都写出来六七千字绝对是注水文除非是事先就写好的我也问过很多作者写东西都讲灵感不可能每天都有灵感每天都能写七八千字当然不追求质量的话一万字两万字也能写但是写出来有多少人愿意看呢

鬼话上有不少好的作品开头都很好写着写着就飘了比如御风楼主人的《麻衣神相》,鲁班尺的《青囊尸衣》,开头都写的很现实,到后面就飘成神鬼莫测了

木工厌胜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故事我从很多老木匠哪里取材自己润色加工慢慢写然后保持这个节奏从头到尾都争取写好不能到后面这木匠也去抓鬼去斗神去打僵尸去飞檐走壁吞云吐月那样我自己也受不了

谢谢大家的支持!

我还是那句话觉得我写得好看完了随手顶个贴

我没有说要挟谁你们不顶我就不写了怎么怎么着我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大家互相尊重我没有骂过谁请也别在帖子里骂我不喜欢看的话直接走就是了毕竟也没让你损失什么也没让你吃亏什么真管不住嘴非要骂人的话我设个厌胜术咒你哦呵呵开个玩笑大家周末愉快!

木工厌胜—被扣工钱,师傅让我在卧室墙里砌进一双死猫眼》小说在线阅读_第3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陈木郎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木工厌胜—被扣工钱,师傅让我在卧室墙里砌进一双死猫眼第3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