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鹏自告奋勇,他首先来向赵明请命。
“好啊,雷将军,我正在考虑你呢!”
赵明非常高兴,雷鹏曾经是汉朝的旧将,他对汉军自然非常熟悉。
由他出任前锋将领,便已有了八成的胜算。
复兴号和派驻在光明岛上的东方号,将同时远航,两艘大船将再次肩负起新朝的重任。
赵明还要派出一百艘战舰,作为大船的护卫舰和冲锋舰,参与到此次的行动中。
另外,徐福还特意安排赵明,在大船上装上了上万支火箭,各式弓弩和利箭几万支。
除了武器装备,各种的工兵铲和铁锤钢刀等工具,也是非常齐备。
徐福想的更加长远,也对战事的艰苦性和复杂性,有着更全面的认识。
“赵将军,此去北方路途遥远,而且情况不明,你们要做好长期作战和驻守的思想准备。”
“汉军在岛上的军队目前虽然不多,但他们既然已经开辟了海上的航线,就会有援军陆续而来的。”
“所以,这次的北方四岛之战,很有可能会成为,新朝和汉朝全面战争的开端!”
“我考虑再多派一千人,各种物资储备必须满足大军半年的需要才行。”
“皇上,崇明岛现在的军队也不多了,不能都让赵明带走啊!”
赵明担心皇上和新朝百姓的安危。
如果他把军队大部分都抽调走了,万一崇明岛出现危机,那便如何是好!
“赵兄不必担心,徐福留守在岛上,一定不会有事的。”
徐福宽慰着老将,他要给予赵明最大的支持力量。
“为了我们之间能保持通讯的畅通,你带上两只大白鹤前去,也好及时给崇明岛报信。”
“另外,赵兄再带上些新币和黄金,如果战事出现转机,你便可与汉朝先行开展贸易……”
“嗯,皇上考虑得非常周全了!”
徐福还嘱咐赵明将徐禄也带上,作为他的副将。
“皇上,天天也要随赵大人一同前往!”
翁天天忽然跑来,他兴冲冲地说道。
徐福一愣,天天主动请战的勇气实在可嘉,但一来他的年纪尚小,二来他是丞相的独子。
这事怎可草率决定呢?
“皇上,您不必有什么顾虑,天天已经征得了父亲的同意,是他让我来的。”
徐福一听,翁仲已经决定让儿子前去了,便只好予以默认。
经过一天紧张有序的筹备,出战的队伍已经严阵以待了。
徐福、翁仲亲自到岸边,为新朝的壮士们饯行,自发而来的百姓们,也都聚集在了一起。
琳达手里牵着欣欣,也来为赵明送行,母女二人的心中充满了忐忑和不舍。
“父亲,您一定要平安回来呀!”
欣欣流着眼泪,向父亲挥手告别。
赵明在大船上,分明看见了妻子和女儿的身影,他的眼里也噙着泪花。
雁秋、冰心和徐禄的妻子优美,也在送行的人群之中,他们频频向亲人们挥手致意。
是啊,这次出行的队伍,要远涉重洋而去,其间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
还有更多未知的因素,等着他们自己去克服和战胜。
此时一别,相见何日啊!
赵明站立在甲板上,他高声发布着命令。
五十艘战船率先开道,雷鹏威风凛凛地乘坐在战船上,一马当先。
东方号和复兴号紧随其后,后面是另外五十艘战舰,新朝的海军再一次开始了远航!
崇明岛上送行的人群渐渐远去,徐福也一直注视着航船,最终消失在了茫茫天际之中。
“希望海军能够一帆风顺,早日凯旋归来!”
徐福久久伫立在岸边,他的思绪已经飞到了遥远的北方……
第三百四十九章远征
崇明岛距北方四岛大约需要近一个月的航程。
如果不出意外,新朝海军到达北方的时间,刚好是汉军限定的最后期限。
“必须要赶在时限之内到达,我们要为岛上的百姓撑腰!”
赵明心里思谋着,他现在可是代表着皇上和全体新朝人,压力自然很大。
但赵明依然信心十足,他对新朝的实力很有把握,更对自己的战船无比自信。
“赵大人,远航的感觉真爽啊!”
翁天天不知何时来到了赵明的身边,他的脸上写满了兴奋和激动之情。
“哦,天天是第一次出海远航吧!”
赵明回头看着兴高采烈的天天,感到非常的亲切。
按理说,天天也是他的侄儿了,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
“是啊,天天对这次的远航充满了期待!”
天天感觉到这样的出征,更是一次长途跋涉的旅程,他显然对战争没有真正的概念。
“天天,你已经是一名军士了,此次出行的任务,是去与汉军作战,可不是游山玩水啊!”
赵明抚摸着天天的肩膀,这个少年虽然意气风发,但毕竟没有任何的参战经历。
赵明作为统帅,也作为天天的长辈,必须正确来教育和引导天天,让他能定位好自己的角色。
“赵叔叔,您放心吧!天天已经十五岁了,我知道此行的任务。“
“天天要奋勇杀敌,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让新朝人对我刮目相看!”
翁天天斩钉截铁地说道,他的勇气和胆魄让人称赞。
“好,少年志气,大有可为!”
徐禄走了过来,他也对天天的豪言壮语,表示了肯定。
“徐大人,小侄有礼了!”
天天赶紧向徐禄弓腰施礼,他们之间也并不陌生。
船队北上的路线,可以经过尚清岛和光明岛,但赵明不能再耽搁时间了。
他们只能远远望着新朝的岛屿,向伟大的新朝人民,投去注目礼!
船只随着洋流和季风一路飞速前行,新朝的战船已经非常适应海上复杂的天气了。
作为“船王”的赵明,更是具有丰富的造船和航海经验,船队在平稳顺畅地航行。
与此同时,北方四岛上的新朝百姓们,也在焦急等待着信使的消息。
楚风和众人的处境可想而知,他们将为新朝坚守到最后一刻。
“如果信使带不来好消息,大家便要归顺汉朝,但楚风会以死抗拒。”
“我作为岛上的首领,必须代替大家,向我们的新朝和新朝的皇帝,表示出绝对的忠诚!”
楚风大义凛然地向百姓们说道,他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大家。
“楚首领,我们不能让你一个人去赴死,大家和汉军拼了!”
“是啊,我们生是新朝的人,死是新朝的鬼,绝不背叛新朝和皇帝陛下!”
邓广志已是花甲之年,他对新朝皇帝徐福,始终充满着忠诚和敬意。
还有像邓广志一样的前秦百姓们,他们对徐福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我们都是皇帝从大秦带出来的,他为我们开辟了新的家园,我们是无法忘记的!”
“我们绝不背叛新朝,绝不背叛皇帝!”
楚风也非常感动,他面对如此忠贞不二的百姓们,还能说什么呢?
此刻,汉军已经有点沉不住气了,他们始终在窥探着岛上新人的动静。
汉军统帅是一名身材魁梧的征东将军,汉朝长安附近人士,显得十分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