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立王自从来到崇明岛后,一直在等机会。
他难道仅仅是“想念”徐福而来的吗?
当然不是。
他在伺机见到丽莎,哈立王是专门为他的“阴谋”而来的!
丽莎来到崇明岛已经三个多月了,哈立王怎能不着急呢?
“丽莎,你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哈立王终于秘密见到了丽莎,他低声地问道。
“哈立王,我,我在做。”
丽莎不敢抬头,她怯懦地答道。
“那怎么徐福的状态还是那么好?莫不是你……”
哈立王进一步追问道,他怀疑丽莎的执行能力。
“哈立王,小奴不敢下手太重,以免引起皇上的怀疑。”
“不过,请,请哈立王放心,小奴会办好的。”
“好,我再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要是我还听不到徐福上天的消息,嘿嘿……”
哈立王狞笑着,他的眼里喷出了邪恶的火焰。
其实哈立王的心里早就谋划好了。
“新朝的强大和繁荣,完全靠徐福一人之力,徐福有着神的本事。”
“其他人,嘿嘿,倒不值一提,只要杀了徐福,我哈立人定能统治整个新朝。”
野心膨胀的哈立王,在日夜做着好梦。
他对智慧的东方人,所创造的文明,早已垂涎三尺了。
“丽莎,别忘了我们的约定,一个月后,我便要起兵攻打新朝。”
“到时你要做好内应,嘿嘿,如果此事大功告成,我定当重用与你!”
“但是,如果你背叛了真主的意志,不光是你,连你的家人,都会死的很惨!”
“丽莎,你听明白了吗?”
哈立王再一次威胁着丽莎。
“是,小奴心里明白,请,请哈立王放心!”
丽莎的心在颤抖,她仿佛已经看到了哈立王举起了冰冷的屠刀。
还有他那张阴森恐怖的嘴脸。
几日后,东方号了。
徐福派出了五百名将士,还有二百多名工匠,各种建设用的物资也准备的很丰富。
而且这次徐福决定要亲自去一趟,他对岛夷非常的重视。
哈立王便乘此机会,也要回去了。
他还要求丽莎陪同徐福一起去,他的目的是让丽莎继续实施他们的阴谋。
给饭食里投毒的计划,不能停止,要连续才行。
哈立王害怕失去了机会,他的用心真是狠毒啊!
丽莎便以照顾皇上为名,请求徐福把她带上,徐福便答应了他。
徐福考虑到了哈立王的面子,也不好一直冷落了丽莎呀!
东方号一路高歌猛进,它的前方是三艘战舰,后面也有两艘战舰。
东方号现在就像一艘“航空母舰”一般,护卫舰威风凛凛地在前后保驾护航。
它的出行已经展示出了一个强大海军的规模。
对这种恢弘的气势,哈立王一路显得非常感慨。
“多么气派的舰船啊,多么威风的舰队啊!”
“我哈立王一定也会这样的,我一定要比徐福更加强大!”
一路上,徐福显得非常放松,他在东方号上来回的巡视着。
“皇上,此去岛夷的航程末将已经能驾轻就熟了。”
肖克现在充满了自信,他也显得轻松自如。
“肖将军为我新朝探寻了新岛,这件功劳先给你记着。”
徐福对肖克笑着说道,他为肖兄的出色表现,感到由衷的高兴。
“是啊,肖将军智慧超群,勇猛无敌,小王也是敬佩之至!”
哈立王总是能找到机会,他满脸堆笑地走到了徐福和肖克的身旁。
“呵呵,哈立王过奖了!”
肖克淡淡地说道。
东方号一路乘风破浪,没过几日便到了岛夷的附近。
第二百五十九章台湾岛
这座岛屿,便是后世称作的“台湾岛”。
在先秦以前,根据《尚书》记载,被命为“岛夷”。
徐福早已考虑清楚了,他要派一艘战舰送哈立王回家。
“我最亲爱的朋友哈立王,请随新朝的舰船回到哈立岛吧!”
“请恕我不能远送了!”
徐福向哈立王拱手告别,哈立王有点措手不及。
他原本想和徐福一起登上台湾岛,没想到徐福下了“逐客令”。
“哦,好吧,祝愿伟大的皇帝陛下,能够在宝岛上有所收获!”
哈立王也向徐福深鞠一躬,便坐上了送行的舰船。
他在临走时,向丽莎望了一眼,这一眼自然意味深长。
丽莎急忙躲开了哈立王的眼神,那双眼睛里,分明带着阴冷的刀光!
哈立王在战船上最后瞥了一眼东方号。
“迟早有一天,你的大船和身后的宝岛,都将是我的,我的!”
东方号徐徐靠近了台湾岛。
徐福的脚刚踏上这座岛屿时,他的内心就有种异样的感觉。
这里好像并不陌生,好像和自己早已熟知了一样。
这种感觉让徐福感到了兴奋和激动,怎么会有如此的体会呢?
徐福站在一处山腰里瞭望。
远山连绵起伏,望不到尽头,到处都是绿色,空气一下子湿润温和了许多。
山与山之间是盆地和广袤的草甸,看得出这里是未被开发的处丨女丨地。
徐福的心情又激动起来了。
“太好了,一切都在向我们招手,新朝人民来了!”
“肖将军,将人员分组编队,大家分头去岛中探寻。”
“从这里出发,天黑的时候返回,大家再一起商议各自的见闻。”
徐福还指派了部分将士和工匠,选了一块平地,搭建临时宿营地。
东方号上的大型物资暂时不动,只把生活所需,先搬上岛再说。
肖克已经清晰地领会了皇上的意图,便逐个开始安排部署。
石勇和徐禄带了一队人马,徐福也亲自带队,他们朝相反的方向出发了。
肖克负责在岛上指挥搭建营地,并搬运各种物资。
两支队伍沿着山脊开始前进。
一路上徐福的心情都是舒畅的,他看到了漫山遍野的山花。
虽然都叫不出名字来,但丝毫也不会影响徐福欣赏美景的心情。
“风和日暖耀光明,岁月如歌咏太平。一片山河诗染绿,千秋故事墨传情。”
徐福诗兴大发,他随口占了一句诗。
身后的将士们纷纷叫好,但苦于无法应和皇上的诗情。
“云卷云舒作画图,一枝一叶入江湖。何言醉梦无颜色,长宵月伴好读书。”
徐福听到身后有人也吟了一首诗,不觉回头看去。
原来是令狐风。
“令狐御史,你怎么也来了?”
徐福感到奇怪,令狐风是何时同船到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