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景色优美、气候宜人,非常适合人类繁衍生息。”
“我便将第一批人安置妥当后,才返回汉朝。”
薛潘的神情开始变得坦然和愉悦起来,他显然为自己实施的壮举十分满意。
而徐福也开始有些欣慰和骄傲了,看来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对的,新朝必将充满希望!
“我在返回秦国的时候,便已想好了计谋。”
“为了给皇帝交差,也为了长期哄骗他。”
“我在第一次回去时,特意带了美洲大陆上的彩色黏土和奇艺的瓜果。”
“并向皇帝描绘了一幅如极乐世界般的仙境,皇帝兴奋不已!”
“他迫不及待地又派我二次出海。”
“我便乘机索要了更多的钱财和人员,皇帝不假思索全部答应下来。”
“看着皇帝欣喜若狂的样子,我的内心其实又悲又喜。”
“我为自己的成功而自豪,却为皇帝的愚昧而深深地伤痛!”
毫无疑问,薛潘的第二次出海也获得了成功,他开辟的美洲大陆已经初见成效。
那里带去的人民,早已融入到当地的土著居民里面。
他们友好相处,互相促进,一个原生态的自由之邦已露端倪。
这次是薛潘第三次出海,也是最后一次,因为薛潘无法再将实情隐瞒下去了。
皇帝早已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长生的秘方,薛潘拿什么给他呢?
“为使自己的计谋永远不会泄露出去,我对那些存有二心。”
“又表现极端的人,尽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加以劝导。”
“实在执迷不悟而又试图揭发告密的人,也只有将其处死了。”
所以,薛潘出海的目的地鲜为人知,便不足为奇了。
徐福待薛潘讲完这么多隐情,从内心里,也对薛潘产生了敬佩之情。
同时徐福更加坚定了同薛潘一起赴美洲大陆,去见证这段传奇的信心和勇气。
“薛大人义薄云天,忧国忧民,实在令人佩服。”
“我已知汉朝的现状,叫人无比心痛。张涛所幸能与大人海上结缘。”
“大人既然有如此勇气和胆识,张涛愿追随大人而去!”
薛潘听言,显得十分高兴,他拉起徐福的手掌,哈哈大笑道:
“张兄弟果然深明大义,薛潘没有看错人啊!来,你我痛饮一杯,共商大计!”
二人携手,便走进了船舱。
薛潘兴致高昂,开始给徐福绘声绘色地描叙美洲大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大船平稳地前行,经过数十个日夜的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美洲。
众人无不兴奋激动,纷纷跑上岸边。
人们喜极而泣!
第二百零四章美洲大陆
这一路历经艰险,耗时近两个月,能登上这片土地的实属幸运。
不少同伴在半路上不是病死就是溺亡,能活下来就已经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了。
薛潘有条不紊地指挥大家卸载随船的货品,并清点人数。
此处是一个不大的海港,当地土著人也在各自忙碌着。
他们似乎对这些异国他乡的来客,并不感到十分得惊奇。
又似乎与他们早已相识,远远地打着招呼。
这些土著肤色黑红,头上和腰部戴着羽毛,女人们穿着抹胸。
男人只穿着短裤,赤着脚,嘴里咿咿呀呀说着当地的语言。
薛潘在接近美洲大陆时,放出了信鸽,给自己在美洲的居民,发出了信号。
他们在接到指令后,已来到了港口等候。
这些居民的肤色也比较深,他们仍然穿着中国的服饰,这明显有别于当地的土著居民。
大家在异国相见,真是喜不自禁。
这里是美洲中部的一座岛屿,它与广袤的美洲大陆相连。
这里的文明与中华的文明遥相呼应,各有所长。
岛屿的纵深是广阔的大草原和热带雨林。
一座座当地印第安人建造的城市,如同气势宏伟的城堡,巍峨壮观。
这种风格与秦国及汉朝土木结构的宫殿式建筑,相差迥异。
城市之间的道路平坦笔直,全部用巨石铺就,让人叹为观止。
素素兴奋不已,徐福也深深地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
想不到世上还有如此美丽迷人的地方。徐福心中暗自感慨:
“这个薛潘果然深谋远虑,能在此处落脚生息,真是绝佳的选择。”
这一群来自遥远国度的迁徙者,此刻正在一步步接近并融入到异国的文明之中。
他们在此破荒开垦,同样用辛勤的汗水和聪明的智慧,开始展示自己的风采。
薛潘在此处已经安排前两批的人员,建造了自己的家园。
他们借鉴了印第安人的诸多聪明才智,将房屋建造成了东西合璧的艺术风格。
既保留了东方古韵,又显出了异域风情,这座家园已初具规模。
这些百工和技术人才各显其能,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医术,精彩的绘画和雕刻技艺。
还有丰富的音乐和蜡染、纺织技术,这些都是当地所缺乏的。
印第安人早已愉快友好地接纳了他们,当地的土著首领从他们这里学习了精湛的技艺。
同时也派了大量的劳动力,帮助“邻居”建造房屋、开垦荒地。
种植玉米、甘蔗、咖啡、马铃薯和番茄等等新的农作物。
并且开始相互参与各种祭祀和交流活动。
印第安人将象形文字传授给这些伙伴,他们的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畅通和深刻。
这里的文明已经十分发达。
他们创造了古老的历法,使得时间可以准确地推移,大大提高了生产和生活的效率。
人们可以自由地贸易,商品可以迅速流通,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太好了,我要将这些新朝没有的文明带回去。”
徐福对印第安人创造的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薛潘一行人到了自己的“国家”,他们马上有了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
这里的大汉子民和睦共处,团结一心,他们早已忘记当时出海的目的,没有人再愿意回去。薛潘也适时给他们灌输着再造家园的思想。
这些曾经的少男少女们,日久生情,自然开始了“恋爱”。
薛潘便一一主持了他们的“婚礼”,渐渐的,以家庭为单位的新的社会组织结构开始形成。
薛潘还不断健全治理体系和各种规章制度,他沿用了一些汉朝的规章礼法。
同时也借鉴了当地印第安人的管理经验,推出了一系列有助于新居民稳定和发展的措施。
古玛雅文明也称“玉米文明”,他们是全世界最早培养玉米的地方。
这里还有许多“第一”,也深深吸引着来自东方农耕文明的异国人,前去探寻和体验。
徐福目前还没有回到自己真正的“家”里。
但他自从遇到薛潘一行后,已经找到了“家”的感觉。
尤其现在和这些勤劳朴实的人民在一起,他已深刻地体会到了“家国”的氛围。
这和他的新朝百姓非常相似。
他与素素早已成为情投意合的夫妻,他俩在一起,便是“家”。
和血脉相通的“人”在一起,就是“国”。
这种感悟,给了他无上的荣誉感和满足感。
徐福素素便是新家园中的两位成员,他们共同参与大家的劳动。
分享着劳作后的喜悦和欢愉。
巨雕也在新家园找到了栖息之地,徐福在自己的屋外,给雕兄搭建了一座气派的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