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坛将愁苦全部向迦叶表明,迦叶十分怜爱净坛。
“仙翁是不是故意将佛法中的最高精妙掩藏起来。”
“其实并不想弟子修成正果,而对其造成危机呢?”
这一猜想,正中净坛的下怀,他居然相信了迦叶的臆断。
净坛从此便无法全神贯注地修行了,他整日臆想着师傅的绝密所在。
终有一日,他潜入仙翁的卧室,偷走了几本经书。
偷得经书后,净坛怕事情败露,便与迦叶私自潜逃,多年未归。
其实,仙翁对净坛入室窃书之事,心知肚明。
他也知道净坛与迦叶的苟且之事,仙翁慈悲为怀,始终不予追究。
只希望净坛能早日醒悟,回头是岸,便由他们去了。
至于世上流传的仙翁追杀所谓的仙侣,仙侣后来又来报仇,
刺瞎仙翁的双眼等故事,纯属编造的传说。
那净坛和迦叶最终魂归何处?
这似乎成为了世间的不解之谜。
灵坛仙子又讲道:
“净坛大师兄走后,南极仙翁开始严格管教座下的弟子。”
“对那些佯装修行,阴奉阳违,且品行不端的弟子,逐一进行劝诫。”
“实在执迷不悟,又心术不正的,便予以劝退,遣返。”
“仙翁常训导大家,佛度有缘人。”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和佛结缘,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修成正果。”
灵坛仙子天资愚钝,又不愿整日修禅问道,念经打坐。
他天性顽皮好动,虽已年迈,却始终不泯一颗童心。
仙翁见他实难定性,便打发他去菩提岛看护佛祖的巨幅石像,法外修行去了。
这一晃已经十年有余,真是世事难料,沧海桑田啊!
原来如此,徐福听灵坛说完,似有感悟。
这里原来是“菩提岛”,“菩提”他略有所知。
菩提代表着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达到了涅盘的程度。涅盘对凡夫来讲是人死了,实际上就是达到了无上菩提。
徐福现在对南极仙翁有了新的认识,而对一对仙子更加充满了遐想。
“如果他们没有被仙翁捕杀,必然是去了别处。”
“可为什么会把两人修行之处,起名叫‘绝情谷’呢?”
徐福心中仍疑惑重重,他正欲开口向灵坛请教,灵坛却不耐烦地说道:
“不提这些旧事了,我要回去睡觉,还是睡觉舒服,嘻嘻!”
灵坛话音未落,一个闪身,便已消失。
徐福呼喊一声,只见灵坛头也不回,哪里还能寻见他的踪影。
也不知灵坛住在何处。
岛上再无人烟,他却独自生活了十余个春秋,想必灵坛也寂寞得久,才会如此行事。
好在这座菩提岛上,物产丰富,倒也可以过活。
徐福不再多想,他决定明日再去探寻灵坛的下落。
次日天已放晴,徐福和雕兄、素素一起离开山洞。
他们一来想出来活动一下,另一方面是想巡查到灵坛仙子的居所。
雕兄展翅盘旋,不多时已绕海岛两个来回,却始终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徐福思忖:“既然灵坛被仙翁指派来看护佛祖的石像,他必然不敢离开太远。”
“我便守在石像附近,看他如何躲避。”
三日后,灵坛自动现身,他眼看着徐福在石壁之巅守候,气得在山坳里乱蹦乱跳。
口中喋喋不休地骂道:
“臭小子,拿你没办法,算你赢了!”
徐福见状,也忍不住大笑起来。
接下几日,徐福知灵坛性格乖张古怪,倒也不急于惹他。
他每天只和素素在石壁下徜徉,又在晴日里坐在雕兄的背上,在蓝天碧海间遨游。
这让灵坛童心荡漾,心里奇痒,自己虽然善于腾空飞走,但毕竟只是游走的凡人。
像飞鸟般畅游蓝天,也是梦想而已。
“哎!哎!……”
灵坛在山间呼喊,徐福故作不解,还不断让雕兄低徊在他的头顶。
这下更让灵坛心中火急火燎,他大声叫道:
“臭小子,我服了你了,你想让我做什么,快说就是!”
第一百八十九章菩提本无树
徐福便缓缓降落在灵坛身边,向他直言道:
“小弟此次南游,只为去南极仙岛一睹仙翁尊容,烦请灵坛仙子带路如何?”
灵坛听罢,竟然脸色大变,冲徐福大叫道:
“哼,别的事情倒好商量,要去南极仙岛,却万万不行!”
说完,扭头便跑。
徐福一时倒不知如何是好。
徐福回到洞中,素素便提醒他道:
“灵坛一听到让他回南极仙岛,便似十分害怕地逃走。”
“这其中定有隐情,明日我去会会他如何?”
徐福听完,不觉一愣,没想到素素也有如此决心,心中倍感温暖。
次日,素素独自一人来到石崖壁前。
眼见灵坛在石像上攀援,手脚忙乱不迭。
原来他是在清理佛像上的污渍,这是他多年的修行。
灵坛动作敏捷,在如此悬崖峭壁上游走,竟如履平地,让人叹服。
灵坛见素素一直守候在崖顶,先假装不理不睬。
约莫两个时辰过后,素素依然站立在原地,一动不动,还一直微笑着注视着他。
这让灵坛好不自在,他跃上崖顶,有些垂头丧气地嘟囔道:
“我真怕了你们夫妻,我不坐飞雕了还不行吗?”
素素并不接话,依旧笑着,走到灵坛身边。
“唉!好吧,我就给你一个人讲讲我的‘糗事吧’,不过,你不许给那个臭小子说哦!”
灵坛终究忍耐不住,将他的一段韵事也表白出来。
灵坛仙子原本在南极仙翁座下修行,本人虽然天资愚钝,但为人忠厚老实。
渐渐也深得仙翁的喜爱,久而久之也赢得了同门师兄弟的尊重和信赖。
在灵坛门下修行的弟子也日益增多,他本人也渐渐受到很多香客和信徒的追捧和膜拜。
灵坛开始设坛讲经,也为众生安魂布道,超度亡灵。
在南极仙岛附近,有一个鄯邺国,全国百姓都信奉佛教。
国王更是痴心于佛法,每日参禅念经,渐渐疏于国事,也冷淡了身边的王妃佳丽。
王后曼托莎也日益烦闷,便也常去灵坛座下,聆听佛法,以遣心中的苦闷烦忧。
曼托莎渐渐移情灵坛,竟也整日在灵坛处消磨时光,不愿回宫。
后来国王病逝,灵坛前去宫中讲经布法,超度亡灵。
曼托莎便形影不离地侍奉在灵坛身边,一步都不愿离开。
法会期间,曼托莎总是找机会,向灵坛眉目传情,嘘寒问暖。
灵坛渐渐也察觉了王后的用意,心中惶恐不安,便故意逃避疏远着王后。
曼托莎怎可死心,随后便去仙岛出家,甘愿受戒于灵坛座下。
灵坛已知她的来意,虽不愿接受王后的皈依,但一时也不知如何应对,只好继续逃避着她。曼托莎整日纠缠不清,灵坛有时慌不择路。
渐渐地众人便开始议论纷纷,终究传入了仙翁的耳朵里。
后来灵坛整日心慌意乱,再也无法坐定参禅,讲经诵法了。
仙翁便打发他去菩提岛法外修行,以正视听。
灵坛讲完,不觉面红耳赤,满脸羞色,倒也有些可爱有趣。
素素自然懂得男女的情怀,她对眼前的仙子,也多了几分同情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