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十分喜欢这种味道,便大杯畅饮起来。
这时有两位秦人走到徐福面前,也恭敬地举起了酒杯。
“大秦皇帝陛下,我俩是汉朝人士,敬皇上一杯!”
徐福举起的酒杯,突然停住了,面前之人居然是汉朝人,这是怎么回事?
“皇上不必惊慌,这两位包括岛上,已经有了几百名汉人,他们是我们中间的一份子了。”
楚风连忙向徐福解释道。
“这些汉人为了躲避战乱,是从汉朝借路朝鲜,辗转来到这里的。”
“他们同样仇恨残暴的大汉统治,与我们有着共同的愿望。”
徐福心里说道,他马上又举起了酒杯,向两位汉人敬酒。
“秦人汉人同宗同祖,我们都是被迫离开家乡,在海岛上漂泊的游子。”
“只要大家团结和睦,不忘血脉根本,就一定能在异国他乡立足和发展起来。”
“来,徐福敬两位英雄,也敬所有的汉人和秦人!”
众人的情绪高涨起来,他们为面前这位胸怀博大的新朝皇帝,大为敬佩。
“皇上,请喝一杯我们的敬酒!”
又有两位穿着奇特的汉子,走到了徐福身边。
这二人的装束明显与汉人和秦人不同,他们更像是当地的土著居民。
他俩有着黥面纹身,脸部和裸露的胸和胳膊上都有。
“呵呵,好啊,徐福也敬你们!”
徐福对热情的百姓,从不敷衍,他也端起了酒杯。
这些当地的土著居民,依然还保留着浓厚的传统习俗。
但他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自从徐福第一次带领百工来到这里后,他们已经慢慢从原始社会进入了金石并用时代。
从大陆带来的水稻栽培技术和青铜器、铁器等金属文化传入了岛中。
全岛的人口已达十万以上,他们分居在四座岛屿中,社会处于“采集”经济阶段。
他们共同生产,共享劳动成果,无贫富贵贱之别。
现在的桑蚕业和医药业也慢慢发展起来,整个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迅速发展。
这里原是辽阔的大平原,没有高大的山脉。
相传当地土著的祖先,是从遥远的西伯利亚迁移而来的,很有可能是“阿伊努族”的后裔。
他们日常的主食是新鲜的鱼和兽肉,他们喜欢把生鱼和生肉切碎,拌上“阿伊努葱”来吃。
喜庆的日子或有客人来时,用“小米粥”来招待。
这些都是接近北极严寒气候条件下,人们最普遍的生活习俗。
为了储藏食物,他们通常制作干菜(野菜类)。
将鱼肉熏制,放置在炉灶上、天棚或者库房里。
他们的衣服和鞋帽都用兽皮制作,非常喜欢带花纹的饰物,比如鱼皮和鸟兽的皮毛。
当地的百姓喜欢饮酒,由于水稻种植面积十分广阔,人们便在丰收后,将大米酿成美酒。
男人们都有饮酒的习惯,而且酒量很好,赵明在这次的宴会中,就被热情的居民灌醉了。
“我能喝,我没醉,呵呵……”
赵明自认为酒量超群,但也架不住大家的车轮大战啊!
徐福没敢多喝,他深知自己的酒量和身份,自然不会喝醉。
他找来几个从汉朝而来的百姓,与他们聊天谈心。
“皇上圣明,皇上从秦时就出海远航,现在已然建立了海上的王朝,可喜可贺啊!”
一名汉人长者率先恭维着皇上。
“听说皇上乘着巨大的战船,从千里之外的南方而来,那里有数不尽的金银和宝藏?”
长者显得充满了好奇和疑问,仿佛徐福他们来自于世外的仙境一般。
“呵呵,老伯严重了,我们新朝百姓和你们一样,都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建设着家园。”
“从来就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他们同样非常想念家乡,因为那里有他们的亲人啊!”
徐福说的很动情,也在暗示着汉人,大家都是一脉相承的炎黄子孙。
“不知老伯离开汉朝时,汉朝皇帝是谁?”
“哦,回皇上话,是孝文皇帝刘恒。”
长者提起汉朝皇帝,神情变得伤感起来。
“唉,皇上有所不知,现在的大汉早已今非昔比了。”
“刘恒昏庸无能,只知道搜刮百姓,严于酷刑,弄得百姓怨声载道啊!”
第一百五十三章血脉相连
“是该回去看看了!”
徐福耐心地听着,他对远方的故地,也充满着爱恨情仇。
徐福决定择日启程,他准备先绕道朝鲜半岛,再率领大船抵达齐地。
第二天,赵明满身酒气地来见徐福。
“皇上,请恕末将贪杯,醉的不省人事了。”
赵明不敢抬头看徐福,而且离得很远,害怕皇上闻出他的酒味。
徐福自然不会责怪他这位憨厚忠诚的兄弟,只是想借此机会再戏弄他一番。
“赵将军不用懊悔,你每次醉酒都有好事啊!”
徐福借上次赵明醉酒后,对琳达“失身”的往事,调侃着他。
赵明慢慢反应过来,脸羞得通红。
“皇上,皇上又开起末将的玩笑了,惭愧,惭愧呀!”
“呵呵,老哥不必多虑,向来‘美酒配佳人’,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徐福见四下无人,便直率地和赵明称兄道弟起来。
“嘻嘻,皇上真会说笑,不过,这酒,还真是好东西!”
赵明嬉笑着,便爽朗地说道:
“末将听说,这喝酒有三种境界,皇上可知晓?”
“哦?你说来听听。”
“第一种境界,是说大家刚开始相互敬酒,显得文质彬彬、非常客气。”
“这是文人的阶段。”
“而到了第二个阶段呢,便要相互拼拼酒量。”
“如同我们这种上阵杀敌的莽夫,充满着豪气和胆量。”
“这是武将的阶段。”
“可到了第三个阶段,饮酒过量,便丑态百出,最后烂醉如泥、不省人事了!”
“这便是乞丐的阶段。”
“哈哈,赵将军昨日便是达到第三种境界了!”
“嘻嘻,是啊,皇上所言极是……”
赵明是真性情,徐福打心眼里喜欢和敬重着他。
“老哥,我想改日启程,去齐地,不知老哥有何想法?”
“哦!”
赵明见皇上的话锋一转,谈到了正事,赶紧调整了情绪。
“皇上是要与汉军展开战斗吗?”
赵明以为徐福要冒然进攻汉朝,不免充满着忧虑。
“皇上,我们这次可没有做好同汉军打仗的准备啊!”
徐福见赵明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便将昨日同众位汉人聊天的事情,简要向赵明讲了一番。
“汉朝现在由孝文皇帝执政,听说国力衰微,军队士气低迷,疏于防务。”
“我们便可趁机抵达齐地,也好见机行事。”
“好,皇上圣明,不知何日启程,我便做好准备才好。”
徐福站起来,他慢慢地走了几步,沉思了一会后,便转身说道:
“目前随大船出行的人员和物资状况如何?”
“回皇上,此次出行的将士共计一百二十名,船工和各类杂役二十名。”
“粮食和食物及淡水,可供大家半月的所需。”
赵明胆大心细,对自己大船上的家底了然于胸,这不得不让人暗自佩服。
“很好,再多补给一些淡水,另外你和楚风商议,带一些大米,还要有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