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妄想一招一式即可收复失地,光复大秦呢?”
徐福望一眼张鹏,接着说道:
“此去汉朝,实属投石问路,探究汉军虚实之意,绝不可图一时之快,逞匹夫之勇!”
“将军可知否?”
张鹏顿感心中一亮,皇上果然高瞻远瞩,想得如此周到!
“皇上圣明!令末将感佩之至。末将愿随秦军勇士一同前往汉朝,为我大秦探查军情。”
张鹏的话让翁仲犹感欣慰,他作为前秦的第一勇士,对孤军作战的体会更加深刻。
面前的张鹏堪当勇士的称号,他向皇上徐福微微一笑。
徐福会意,决定次日便向秦军颁布出发的命令。
张鹏从宫中出来,心情变得轻松了许多。
不管自己能不能参加这次的队伍,总算向皇帝和丞相直抒了胸臆,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真是不吐不快啊!
第二天,皇上颁布了圣旨。
“命张鹏任此次军事行动的指挥官,完成探查任务后,即可返回新朝,不得拼死一搏。”
勇士们出发了,战船满载着各种物资,除了三十余位勇士外,还有船工和医生。
他们也是保障此次行动顺利成功的重要因素。
张鹏在飞速前行的战船上沉思着,自己该如何向汉军编造“起死回生”的故事呢?
此次返回汉朝的旧将也有三四个,他们同样心属大秦,自然不必担心“翻船”的问题。
张鹏很了解自己昔日的部下,于是几个人便日夜商议着。
如何将“故事”演绎的顺理成章,无懈可击才行。
张鹏还担心其他秦军将士的安危。
为了消除汉军的疑心,他们必须在抵达齐地海岸时,统一穿着当地渔民的衣裳,改乘渔船。
而且是经过千难万险才得以生还的,各种迹象都要表明他们能活着回来,是多么得悲惨和不易啊!
张鹏还在途中,向秦军将士详细介绍了汉军的有关军容军纪,以及齐地这支汉军的来龙去脉等等情况。
不过,再怎么考虑,人面对未知的事情,总会心存忧虑的。
这也是十分正常的心理状态,谁都无法做到未卜先知。
三艘战船经过近十天的航程,终于到了齐地的海域附近。
远方是依稀可见的海岛,那是齐地近海的一些小岛屿。
当地的渔民就生活在这些零星的海岛上。
张鹏决定晚上乘着夜色,先由秦军的战船将他和七八名将士,悄悄地送到小岛附近。
然后他们装作落水求生的样子,向渔民呼救。
战船便迅速撤走,保持一个安全有效的距离,等待接应他们。
“救命!救命啊!”
如此这般,张鹏几个便在海中一边呼救,一边向亮着微弱灯光的小岛边游去。
假戏真唱也着实不易,几个人浸泡在冰冷的海水里,渐渐都有些体力不支了。
他们奋力朝着灯光处游着,真有种绝处求生的渴望。
如果再没人出手相救,就真的弄假成真了!
就在张鹏他们几乎精疲力尽之际,终于出现了一支小船,将他们搭救了上来。
真险啊!
这是一个三口之家,救他们上岸的是一名老渔夫和他的儿子,家中是渔夫的老伴。
众人随渔夫来到家中,女主人热情招呼他们。
家里点燃了炉火,好让落水之人烘烤衣服,取暖驱寒。
齐地百姓一贯憨厚朴实,对人坦诚相待。
老渔夫还熬了一锅姜汤,让他们饮用。
张鹏十分感动,他用齐地的话说道:
“多谢老伯搭救之恩,俺们是汉军将士,三年前出海公干。”
“不料遇到惊涛巨浪,几十名兄弟就剩下俺们几个了。”
“唉!真是一言难尽啊!”
第一百二十一章告状
张鹏边说边用衣袖擦拭着眼泪,旁边的将士们也都唏嘘不已。
老渔夫和他的妻子都是从小生活在海边的人,对大海的凶险自然十分清楚。
他们见过了太多的生死,也对从海中死里逃生的人更加充满着悲悯和怜惜。
“能活下来就好!”
夫妇俩不想再多问什么,不管眼前的人是干什么的,他俩都不愿深究。
有什么能比活着回家更有意义呢?
张鹏原本想把他一路上演练过十几遍的台词,慢慢说给对方听。
可看到老夫妇并没有继续追问的意思,也就把编好的瞎话咽了回去。
瞎话就是瞎话,最好不说,也最好少说为妙,张鹏暗自庆幸。
第二天,老渔夫一家拿出家中仅有的一些面粉,做成了摊饼和窝头。
还熬了一大锅鱼汤,招待张鹏他们。
这算是最好的饭食了,张鹏非常感动。
他心想等他们顺利完成任务,如果还能活着回去,一定要来重重酬谢这对夫妇俩。
接下来张鹏几人只能假扮乞丐出行了,这年头哪里没有逃荒的难民啊!
作乞丐的入世门槛最低,随便扯上个麻袋片片,再把脸和手脚抹黑涂赃。
如果鼻涕挂着,还有眼泪汪汪的,就更入戏了。
张鹏带领着七八名难兄难弟便朝齐地的县衙走去。
他要找到组织,最好能寻见自己以前的上司,一个叫马文斌的少府,外号马胡子。
此人也是楚地人,和张鹏原是同乡,对张鹏非常哥们。
在汉军中对张鹏大有另眼相看的意思。
马胡子为人耿直、性格爽快,作风勇猛。
打起仗来,那可是一身的胆气,所以也赢得了大将军韩信的赏识。
张鹏打听到此地为同心县,自己以前就在这一带活动,马胡子如果还在,定能寻见。
现在齐地并无战事,所以一路上看不到汉军的影子。
军队多半驻扎在县衙之中的营地,很少有成群结队出行的现象。
张鹏摸索着走到县衙门口,衙门里大门紧闭,时值正午,想必县太爷正搂着小老婆午睡呢!
张鹏思谋良久,觉得最好不要惊扰县太爷的美梦。
便与部下以及十几个外地的流浪汉,拥挤在县衙门口晒太阳。
正午的太阳很暖和,乞丐们最喜欢这样的阳光。
即使没吃饱饭的情况,能懒洋洋地晒着太阳,也是一天中最惬意的事情了。
县衙门前十分宽敞明亮,是晒太阳最理想的去处。
所以这里便成为南来北往无家可归的乞丐们,最理想的家园。
“哎,你靠边点,我说,你听见没有!”
晒太阳也有矛盾和冲突,那些人多势众的乞丐们,便蛮横地抢占地盘。
将最好的阳光占为己有。
那些形单影孤的单帮子,只能乖乖地让出阳光最充足的地方,孤零零地躲到墙角里去了。
张鹏显然是优势群体的代表,他们来时墙边已经有很多人了。
张鹏原本没有抢地盘的意思。
可当他们走近时,墙边的一排乞丐竟纷纷站立起来,主动让出了这块风水宝地。
张鹏自然不会多想什么,便靠在墙上舒服地晒太阳了。
几个时辰过去了,衙门里一点动静也没有。
“县太爷难道睡过头了?”
“县太爷即使不升堂,平时总该有值守的衙役吧!”
张鹏心中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