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现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了主心骨,精神上也都有了寄托和依靠。

大家好像一下子都找到了各自的位置,不像以前那么迷茫和困惑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帝已经明确了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建设好家园。

他们终于可以安心了,不必老想着“反攻大陆”的事情。

老百姓是最怕打仗的。

只要能安心地和家人守在一起,谁还愿意冒着流血牺牲的危险,成天提心吊胆地去拼杀呢?

徐福心中早已明白了这个道理,他立志要做一个有德行的皇帝。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叫停为皇帝修建宫殿的工程。

他要把有限的劳动力用在恢复和发展生产,解决百姓饮食起居的基本诉求上来。

这个决定深得民心,大家拍手称快!

第二件事就是如何开拓疆域,分流和安置百姓的问题。

这件事蒙恬先行做了安排,在发现的新海岛上,已经建设了一座新城。

徐福决定要择日亲自前去视察和督导。

第三件事就是如何因地制宜地不断发展生产,从身边的一切资源中挖掘和汲取有用的东西。

以此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保障岛上居民的长期生存需要。

这件事,雁秋做的非常好。

她早已经发动并领导着妇女儿童们,展开了一场生产自救、共建家园的“战斗”。

人们热情高涨、信心十足地参与其中,真有种比学赶超的竞赛味道。

徐福也是信心满满,他的“三把火”很快得到了贯彻执行。

他第一次感觉到了作为皇帝的成就感。

接下来,徐福要拿自己“开刀”。

他舍弃了一切奢靡繁复的皇帝生活传统,提倡节俭亲民的务实作风。

不住“豪宅”、不乘“豪车”、不穿“豪服”、也不吃“小灶”。

他要过上与民同乐的生活,这是他与传统帝王,最大的不同。

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徐福便命人造了一面大旗,将“秦”字招牌,高高悬挂在岛上。

这似乎给了岛上的秦人莫大的激励,大旗一树,便有了方向感。

人们的眼中就有了目标和寄托,这种精神指引的作用,徐福是明白的。

但他心中始终不愿再举大秦的旗帜了,他要开创属于自己的朝代。

这是他心中的理想,但是现在,他还不能对任何人表露出来。

一切都在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徐福心感慰藉。

他现在需要去看望一个人,那人已经卧病近一月有余,自己是该看看他去了。

徐福在冰心的陪同下,缓缓走进蒙恬的大帐。

他没有让人通报,害怕惊扰了蒙恬。

只见大帐之中,蒙恬正独自躺在床上。

他微闭着双眼,面色苍老、须发皆白,因为身着便服,更显出一副饱经风霜的老人之像。

徐福默默注视着蒙恬,他的心中也伤感起来。

面前的秦国第一勇士,如今也成了风烛残年。

徐福知道,蒙恬心中的帝国大厦随着始皇帝的离去,也轰然倒塌了。

他的生命是属于大秦的,他的信仰已追随先帝而去了。

但是蒙恬的这种忠贞与执着的精神,足以让世人感动。

蒙恬无疑是大秦最坚实的精神基石!

蒙恬微微睁开了眼睛,他意识到皇帝和皇后已经来到了自己身边。

他要挣扎着起来,可身体实在难以动弹,但还是在努力。

徐福见状,赶紧上前阻止,他劝慰道:

“大将军不必多礼,保重身体要紧!”

蒙恬颤抖着说道:

“多谢皇上,恕老臣失礼之罪!”

徐福和冰儿在蒙恬的身边坐下。

徐福简要地向蒙恬介绍了最近岛上的情况。

包括他点的“三把火”,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军士们的备战状态。

蒙恬听着,心中也有了几分激荡。

他对徐福能否治理好朝政,仍然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但老道的蒙恬,在徐福面前自会大唱高调。

“皇上圣明,此乃我大秦之福、百姓之幸。”

“先帝没有看错人,皇上奉天承运,这是天意,与百姓同舟共济,这是人心。”

“皇上能够爱民如子,亲力亲为,必将得到大秦子民的全力拥戴。”

“光复我大秦江山社稷之伟业,指日可待矣!”

蒙恬有些激动,他说着话,又不断咳嗽起来。

“咳!咳!……”

第七十九章希望的田野

徐福赶紧宽慰蒙恬,注意修养,不必操劳国事。

徐福与冰儿便起身告辞。

“蒙将军要安心静养,待康复后,早日助徐福一臂之力。”

蒙恬不竟动容,他目送着皇帝离去。

岛上的春天来临了,冰雪消融,海潮变得汹涌异常。

海平面在上升,徐福抓紧让居民加固海岸,修缮房屋。

并将海边低处的居所全部搬到较高的安全地方。

居民出海暂时受到了影响,大家便抓紧时间开始了春耕。

那些神奇的玉米种子,正等着秦人去播种和见证它们的奇迹。

一切辛勤的劳作都将开始,人们已进入了春季奋战的状态。

徐福亲自率领百姓,开始平整耕地,深挖细掘土地。

耕耘播种的事情,对那些富有经验的秦人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了。

他们对土地的热爱程度,就像对自己的身体一样,熟悉而又敬重。

两亩左右的一块肥沃田地,很快拾掇停当。

老农根据试种玉米的结果,给每一粒种子,都间隔了三尺左右的距离。

好让它们将来能自由舒展身姿。

玉米种子被精心种在了一个个小坑里,并掩上了虚土,浇透了水。

大家拍拍手里的灰尘,都坐在地头,充满渴望地注视着这片希望的田野。

“皇上放心吧,我赵老汉种了一辈子庄稼,知道怎么伺候它们。”

赵老汉满脸堆笑,他显得很有信心。

“老伯费心了,这些玉米可是咱们秦人的希望所在啊!”

徐福微笑着看着眼前的景状,他自然寄托着很大的希望。

“皇上,这玉米老汉确实是第一次见到。”

“如果真能亩产五石,那用不了几年,粮食就堆积如山了!呵呵。”

赵老汉捋着银须,骄傲地笑起来。

是啊,粮食是大家的命根子,有谁不希望是这样呢?

三丫跑了过来,她是亲眼见证过玉米神奇模样的。

“赵爷爷,这还有假?三丫见过的,别说五石,就是五十石,都有可能!”

众人一片哄笑,这当然也是大家的心声。

播种完玉米,剩下的事情就是精细的田间管理了。

赵老汉拍着胸脯保证:

“老汉就是舍了这把老骨头,也要看护好这片救命田!”

赵老汉主动请缨,他挑选了几名农夫,要日夜守护在田间地头。

一定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徐福十分满意,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他还特意安排赵明,继续派卫兵,为玉米站岗放哨。

“皇上放心,上次那两名士兵,早就找过我,请求仍由他俩来保卫玉米。”

“这玉米太有魔力了,他俩好像已经迷上了。呵呵!”

赵明笑呵呵地说道。

徐福看赵明一脸的憨笑,心里也倍感欣慰。

方士徐福》小说在线阅读_第7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金海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方士徐福第7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