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昂首走进了这家Ji院的院子里,我跟在后面。我觉得奇怪,白头翁空手空脚,我空手空脚,我们怎么可能给人家看病呢?
这家Ji院的院子很宽敞,中间还栽种着一棵巨大的石榴树。在这个季节,石榴早就成熟采摘了,树叶也快要落光了。
我坐在石榴树下,白头翁跟着那个三角眼走上了二楼的房间里。按照师徒之间的规程,没有经过师父的允许,徒弟是不能去瞧病人的。再说,一个下身受伤的**,我一个还没有老婆的人,也不好意思去看人家那里的。
我坐在一张杌子上,背靠着石榴树树干。石榴树长不高,但是树干很粗,很壮,就像一根插在地上的棒槌一样。
身边不时走过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她们身上散发着浓浓的香味,那种香味让人沉醉,也让人晕眩。她们都穿着旗袍,从我的身边走过去的时候,屁股夸张地扭动着,腰部就会出现丝绸衣服的褶皱,像波浪一样翻卷。她们腰肢很细,屁股肥大,从后面看起来就像葫芦一样。相书上说,过早频繁干那种事情的女孩子,屁股都很大。
我正欣赏她们一张张形似而神异的屁股时,听到白头翁在上面喊我:“呆狗,呆狗,你上来。”
我跑到楼梯口,两步一个台阶,两步一个台阶跑上去,来到了白头翁所在的那间房子。我看到三角眼站在一边,白头翁坐在一张圆凳上,圆凳放在床边,床上躺着一个脸色惨白的女人,头发搭在她的脸上,她好像已经昏迷过去了。她的大腿根肿得很粗很粗,粗得就像两根柱子一样,每条大腿看起来都比腰粗,大腿上是动物的抓痕,抓痕和抓痕之间,是被紧绷的几乎要爆裂的血管。他的皮肤很白,好像是透明的一样,尽管隔得有一丈多远,但是蓝色的血管都看得清清楚楚。
我知道,躺在床上的,此刻昏迷的这个女人,就是梨花,三老汉的女儿。
梨花中毒这么厉害,没有那任何医药的白头翁,如何施救?
我心中非常难受,想来现在我的脸上是痛惜的表情,但是我看看三角眼,三角眼一脸冷漠,好像这个女人的生死都与他没有关系;我又看看白头翁,看到白头翁面无表情,可能他见多了各种伤痕疾病,早就不会为之动心了。
白头翁对我说:“呆狗,见过蜘蛛网吗?”
我说:“见过。”
白头翁又问:“见过蜘蛛网上的育儿袋吗?”
我想起了,每一张大的蜘蛛网边缘,都有一个白色的像笔帽那样的东西,粘在蜘蛛网上,小时候,我就听说,蜘蛛把孩子生在这里面,免除风吹日晒雨淋。长大后的蜘蛛,从这个笔帽状的东西里钻出来,开始自己独立的捕食生活。
我说:“我知道。”
白头翁说:“你快去找这种蜘蛛的育儿袋,愈多越好,不管找到多少,半个时辰内,都要回到这里。”
我说::“好的。”
我跨出房门,白头翁在后面高喊道:“一路都要跑着去。”
我一听白头翁让我跑着去,就知道梨花的病情一定很危急了,如果我找不到蜘蛛的育儿袋,如果找到了蜘蛛的育儿袋,而没有在半个时辰内送到白头翁的手边,梨花肯定就要死了。
我的眼睛在Ji院四周扫了一圈,没有看到蜘蛛网。Ji院每天都有仆人打扫卫生,当然就不会有蜘蛛网了。我跑出了粉巷,边跑边想着哪里会有蜘蛛网。蜘蛛吃的是虫子,虫子多的地方,蜘蛛网才会多。什么地方虫子多,肯定是树林里。一想到树林,我马上就想起了昨天夜晚跑进的那片树林。
我轻车熟路,跑进了那片树林。跑进树林里,我才看到原来这是一片坟地,荒无人烟,野草丛生,怪不得昨天夜晚我跑进这里面的时候,那些追兵没有追过来。他们也知道夜晚的坟地阴森恐怖。
因为人迹罕至,因为树木丛生,所以这里虫子很多,蜘蛛网也很多。我拿一根棍子,见到蜘蛛网就划,见到蜘蛛网就划,很快就收罗了一大捧那种育儿袋。
我把育儿袋装在口袋里,向着Ji院飞跑。
跑进Ji院的时候,Ji院里信新一天的工作已经开始了,有各种客人走进来,有各种**迎上去,他们欢声笑语,娇嗔嗲声,他们完全就不知道,此刻,有一个人快要死了,她就躺在距离他们只有几丈远的一间房屋里。
我跑进房间,上气不接下气,把蜘蛛的育儿袋倒在床头柜上。白头翁看到我收罗到了这么多的育儿袋,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床边有半碗蜂蜜,白头翁用手指甲撕开育儿袋,蘸上蜂蜜,贴在梨花的大腿上、小腿上、两腿之间,我偷眼看到她两腿之间血肉模糊。
白头翁说:“中毒太深了,一个时辰后再看情况。如果一个时辰后醒过来,那就没事了;如果一个时辰还没有醒过来,那神仙也没办法了。”
白头翁带着我走出去,走到了楼下,我看到那个肥胖女人从一间房子里走出来,她用冷漠的眼光看着我们,她肥胖的身体,堵住了整个房门。
我跟在白头翁的后面,走出了Ji院,Ji院里传来肥胖女人的喊话声。她说:“救活了就救,救不活就叫仵作背走,丢在乱坟岗让狗啃了。”
仵作是那时候一种特殊的职业,由最低等的贱民担任。仵作的职责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查验被害的尸体,一个是背走没人认领的尸体。
这个肥胖女人真是蛇蝎心肠,他的毒辣远远超出我是想象。
我们走在粉巷,街巷里一片混乱,大家纷纷传言说,日本人已经打到了大同北面的郊外,有钱人都坐着马车,拉着家眷逃到了太原,城里剩下的都是没钱出门的穷人。我们走过粉巷,走到一条叫做马巷的地方,这里喂养着很多名贵的马,所以才有这样的名字。马巷是大同富人聚集地方,粉巷设在马巷对面,就是为了方便马巷的有钱人嫖娼。
马巷两边的房子都高大巍峨,要走进院门,先要登上高高的台阶。台阶越高,表示这家人越有钱。台阶都是石头铺成的,台阶下是石头柱子,柱子上镶嵌着铁环,这是为了拴马用的。过去,天晴的日子,有钱人家的仆人,都会把喂饱的马牵出来,拴在门口台阶下的石头柱子上,站在巷口向里望,马巷的两边都是喂得滚圆的马,谁家的马多,就表示谁家的钱多;谁家的马好,表示谁家的家境好。那时候,富人们比的是马,今天,富人们比的是宝马,比来比去,都是比马。
但是,今天,马巷没有一匹马了,那些马都跟着主人向南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