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999、绝户坟(原作者:好大的核桃。摘自《小故事,大杂烩。听着好再来》)

旅游的时候,在太行山区某地发现的这个故事。那会儿正是清明,可以看到很多上坟的人,他们好像故意避开一座坟墓。我同行的哥们比较多话,我俩在村里小卖部喝汽水的时候,他就开始打听了。

老板也很爱说话,告诉我们,当地的风俗,烧纸的时候要划一个圈子,不能用铁器呦,圈子还要留一个小口,然后在圈子里焚化烧纸。人在小口附近站着,那就是祖先们拿钱的门。烧之前呢,要现在圈子外面烧一点纸,点燃了扬起来,这是给孤魂野鬼的。

答案来了,为什么大家都避开那座坟墓呢?因为不想给那坟里的鬼送钱—虽然是纸钱。

这是多大的仇啊,一村都如此针对他。

当然更引起我朋友的好奇心,老板也很愿意给我们讲,同时推销了四个鱼罐头。

坟中埋的人姓韩,生于清末。他有个结拜大哥姓徐。俩人好的跟一个人似的,从小光着屁股玩起来的嘛。早些年,韩家还算个中农,所以他不到二十娶了个媳妇,后来就败落了。徐大哥大他两岁,有个刚出生的儿子。

现在姓韩的家里穷,有时候弄点东西,去镇上卖。那天去镇上,无意中撞到个人。是镇上的一霸。小镇上的霸王,也不过是凭着家里人口多,力气大。你说有什么人情势力,还真没有。生活也不是很富裕。这恶霸那天提了壶酒,正在街上走,被姓韩的撞了一下。酒壶落地摔碎了,恶霸能干吗?举手就打,姓韩的挨了顿揍,又央人(他不识字,只会打手印)写下张欠据。赔人家酒钱呀,一共是五十文。

倒霉就倒霉在借据上。姓韩的没钱,去找徐大哥,徐大哥也是农民,哪有富裕钱。说我去给你张罗张罗吧。

没等他张罗到,恶霸第二天就来要账了。姓韩的躲出去,他女人在家。恶霸一看,好吧,先欠着吧。

姓韩的觉得这是个好事。

当晚徐大哥把钱拿来,姓韩的很感激,同时说不着急了,XX说先欠着。徐大哥问你 怎么和他说的?姓韩的说我躲了,你弟妹说的,你看你弟妹多会说话。徐大哥不好说什么,把钱留下,说咱别欠着账,这是心病。

姓韩的爱小,看徐大哥执意留下钱,也就答应了。不过他可没还钱去,五十文,一半买点鸡雏去卖,一半自己改善生活了。徐大哥后来也问他“还了吗?”他就说“还了。”徐大哥也就放心了。

过了半年,恶霸又来了。倒腾鸡雏,姓韩的还真赚了几十文,有钱心里就不慌。客气几句,拿出五十文,恶霸一瞪眼“这是什么钱?”

姓韩的以为他不想要了,很高兴。

哪知恶霸拿出字据,上面写着利息多少。具体多少,小卖部老板也说不清,总之是连本带利好几两银子。

姓韩的祖宗三辈没见过成两的银子,这是要他的命。恶霸说不还钱也没事,你干活抵债。姓韩的只好认。

就是去镇上打更啊,本来这是恶霸的差事,每月有一定的工钱,现在活是姓韩的干,钱归他拿。打更,大家知道,就是每天晚上打着梆子巡逻,这活自然不能回家。

他替恶霸打更,恶霸就替他回家了。连吓唬再给点小恩惠,姓韩的老婆和恶霸那啥啦。

一个小村子,这点事怎么藏得住。姓韩的抬不起头。

徐大哥知道了,可是现在埋怨他也没用。仗着自己口碑好,东求人西求人,替他借到几两银子,叫姓韩的还了他。

没想到恶霸更不讲究,钱收下,照来不误。姓韩的没办法,又去找徐大哥。徐大哥摆了一席酒,请恶霸来。并且请了几个村里的头面人物,恶霸不能不给面子,答应以后不来啦(当然说得没这么直接)

人是徐大哥请的,他得陪着。恶霸因为要赶回镇上,先走了,姓韩的跟着也走了。这人有个毛病,喝了酒特冲动。回家看着他老婆,越想越气,又想这一段自己在镇上打更受的气,又想被讹诈了那么多银子,再看看他老婆,姓韩的一跺脚,抄起根棍子走啦。

干啥去?追上恶霸,他不敢当面打,打闷棍,一棍子打在后脑上,要了恶霸的命。恶霸死了,他也清醒了。杀人偿命呀,怎么办?只得回去再找徐大哥。

徐大哥在那还招待几个村里的头面人物呢,姓韩的把他叫出去一说,徐大哥吓得几乎摔倒。

不管怎么也要解决呀,最后商量的办法,是徐大哥去县里自首,说人是他杀的。为什么呢?徐大哥的理由是:

第一,自己兄弟三个,即便自己出了事,还有兄弟奉养父母,姓韩的一脉单传,只有他能供养自己的老娘。

第二自己有个儿子了,姓韩的无后呢。

第三自己徐家在村里是个大族,托托人情罪不至死。韩家是外来户,就靠他顶立门户,他一进去,这家就完了。

姓韩的哭着给徐大哥磕头送行,徐大哥说没别的,我能回来什么都不说了,回不来,你帮我照看点爹娘和我儿子。

和徐大哥预料的差不多,自首,亲族们再帮忙疏通疏通,没定死罪。徐大哥放心了,坐几年牢出去好好过日子吧。谁知人算不如天算,闹牢瘟,徐大哥没挺过来。

消息传回村子,姓韩的也大哭一场,把尸首请出来,下葬等等不必细说。可是徐大哥这一死,当年他替姓韩的借的那点钱出了问题。他就是个老实的农民,他的社会关系自然也是同阶层的。谁家攒点钱都不容易,徐大哥在,那些人信他,不在了,就得找姓韩的要账。

姓韩的琢磨了一宿,决定:不认。钱是姓徐的借的,字据是姓徐的写的,没我的名字。你找他去。

那些人都有心揍他一顿,徐大哥的亲兄弟给拦下了:“算我们兄弟没长眼,以后各走各的。”

姓韩的逃过一劫。徐家兄弟挺不错,对徐大哥的儿子尤其好。都是务农的家庭,自己的孩子从小就下地了,对这个侄子,可是花多少钱都要让他上学。当地也穷,这孩子是村里唯一上学认字的孩子,村里都说,徐家是好门风。姓韩的呢,基本没人跟他来往了。他也主要在县城给人打零工,只有老婆孩子在村里。

一晃就是几年,民国了,忽然姓韩的那天跑来徐家,还提着礼物,进门(农村大门白天一般不关)直奔堂屋,徐家老爷子老太太听有人来,迎出屋,一看是他,脸就沉下来了。姓韩的双膝跪倒放声大哭。边骂自己边磕头。

杀人不过头点地,徐家一看他这样,也就不计较以前的事情了。姓韩的在徐家坐了半天,尤其是徐大哥的儿子放学回来,姓韩的拉着手一个劲地夸,小孩(此时八九岁)都不好意思了。

过了没几天,徐大哥的儿子丢了。

徐家人像疯了一样到处找,整整找了一夜— 孩子下午放学,一般放了学玩一会儿,天不黑就回家。这天天黑了都没回来,徐家人就去找,找到天蒙蒙亮,才失望的回村,一进村口,发现站着一个人。

走近了看,是姓韩的,一身鲜血。看到徐家人就磕头,一边磕一边喊“大哥我不是人,我也没办法呀,我真不知道带到哪去啦。”

徐家人就知道孩子丢和他有关,正要过去问,姓韩的纵身起来,一边跑一边喊“大哥饶命呀,松开我呀”就这么喊着,好像被人推着一样,一头撞在磨盘上,死了。

村民也有帮着徐家找的,也有被这一闹吵醒的,都被这场景吓了一跳。到韩家一看,他的妻子和儿子,(姓韩的后来也生了个儿子,才两岁多)都被扼死在家里。

村民都说,徐家的孩子丢,是姓韩的搞的鬼,所以被徐大哥追魂了。然而这只是猜测。村里一些人出面,把韩家一家三口葬在村外。

过了十几年,徐家老三下地干活,看见远远走过来几个人,打头的是个年轻人,背后跟着俩马弁。军阀混战,徐老三看见当兵的就害怕,转身想走。那年轻人过来,看看了他,问您是XX吗?徐老三很害怕,说是。那个青年扑通跪下了“三叔”

这就是徐大哥的儿子。

当年姓韩的在城里染上赌钱的毛病,欠了一屁股债。赌局的人说,不还钱就剁他手,跑?老婆孩子跑不了吧。姓韩的走头无路的时候,听到一个消息,某营长要买个小男孩,要会念书,长得俊的。他就想起徐大哥的儿子了。不过这么长时间没走动,他也几乎不在村里,也不知道这孩子啥样?于是有了他去赔罪那一幕。

看徐大哥的儿子真不错,他就把孩子拐走了。卖了钱,还了赌债。

营长买小男孩干啥?他们旅长的老太爷是个文化人,老派的文人,喜欢用书童。营长不懂,以为老太爷有特殊爱好呢。所以觉得这是个好礼。

徐大哥的儿子送到老太爷那,爷俩特投缘,老太爷逼着旅长认个干儿子。当时认下了,孩子还没敢说想回家看看,毕竟是寄人离下,人家一翻脸,自己最好的下场也是流落街头。直到学业结束才敢说,这不回家认亲吗。

故事开头说的,就是韩家的坟,到如今百年上下,村里都叫绝户坟,互相告诫,谁去那烧纸,让韩家的鬼得着了,非倒霉不可。

鬼事佛心--1001个短篇灵异故事的整理版》小说在线阅读_第70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风雨巨浪牧场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鬼事佛心--1001个短篇灵异故事的整理版第70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