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858、挨饿想的办法(原作者:ccw999。摘自《也说点林区的事》)

六一年,我们村只有二十多户人家。全靠种地生活,地大多数在村边大河的沿岸。那年大河发了大水,造成土地绝收,打下的粮食仅仅够流出种子。大伙省吃俭用,六二年种子下地,快要收获的时候,闹起了鼠灾,我们这管老鼠叫耗子。村里的男女老少每天都去抓耗子,也没有什么效果。眼看庄稼被耗子祸害的越来越多,大伙一筹莫展。

村里刘伯六十多了,见多识广,眼看这样下去,大伙又得挨饿,不由的狠狠心,想到了一个办法。刘伯自己进山去了好几天,正当大伙满山找他的时候,一天晚上他抓了三只黄皮子回来了。大伙平时是不敢招惹这个动物的,不知道刘伯要干啥。这三只黄皮子看样是一窝,一只大的,两只小的。刘伯把大黄皮子放在一个铁笼子里,放到地里,那两个小的就放到外边。小的看见大的在笼子里也不走,隔着笼子互相叫着。刘伯上前说对不住了,实在没有办法。只要你们帮我们把耗子赶走,我就让你们团圆。也不知道黄皮子听懂没有,刘伯说完就带着大伙回去了。

当天晚上大家都没想到会有什么奇迹发生,等到第二天去了地里,人们惊喜的发现,耗子少了。原来上地,都会看到耗子的影子,现在看不见了。同时看见笼子里黄皮子的旁边还有几个耗子的尸体,应该是别的黄皮子抓的送来的。刘伯急忙上前作揖,打开笼子放了黄皮子,说大仙显灵,勿怪的话。等到过了几天,耗子就基本绝迹了,大伙很是高兴。

到了收割庄稼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这种苞米的多,刘伯家也是种的苞米。苞米杆也是不扔的,拉回家冬天喂老牛。一天下午刘伯用牛车往回拉苞米杆,走到路上突然想大解。把牛车停在路边,怕人看见就蹲在在路边的沟里。刘伯蹲的正爽,也不知道苞米杆装偏了还是怎么的,一牛车苞米杆都朝他这边倒了压了过来。牛车装苞米杆能装四米多高,装的很多。兴好他蹲在沟里,有两边的沟边挡着没砸到,只是前后左右都被苞米杆子挡住了。

刘伯在里面折腾了很久,也没挪开苞米杆,一直压在里面。那个下午还没人来这条路,等到村里人发现,喊人过来的时候,刘伯整整在里面待了6个多点,幸好人没啥事。出来就是身上沾了点大便,挺尴尬的但是气血还很壮,张口说是黄皮子报复他。大伙一想,的确很像这么回事。大伙问刘伯抓不抓它,刘伯说抓啥,我关了人家两天,人家才关我半天,谢人家吧。以后刘伯也没什么事情发生,直至终老。这是我听过的最可爱的黄皮子故事。

860、张独臂(原作者:ccw999。摘自《也说点林区的事》)

十年前,我们这边有专门跑山的人,就是在山上采药卖钱为生。和别的地方不同,像长白山叫参客,我们这就一个名字叫山炮。现在说山炮有些骂人的意思,但是那个时候是指有经验的跑山人,张独臂就是山炮里的一人

张独臂刚来的我们林场的时候,就没有左胳膊。他除了采山,还顺道收一些狗皮、兔皮啥的,所以很受林场人欢迎。他四十多岁,带着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管他叫叔叔,张独臂每次上山都会带着这个孩子。林场的人也不觉得奇怪,因为那个时候大伙都穷,都以为是张独臂家族的孩子和他一起讨生活。张独臂租住在一个土房里,很少和外人交流,有时候人们会听见他对孩子大声呵斥,更多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只是过段时间,会看见他背着一麻袋的药材出去卖。

大伙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他每次上山都要带着那个孩子。采山是很辛苦的,有的时候要在山上住,而且越名贵的药材需要走的越远,例如灵芝、人参之类的,附近长的老百姓都采光了。每次他和孩子上山回来,那个孩子都会遭很大罪,身上都是蚊虫叮咬的痕迹,也不见张独臂心疼。大伙都说这个张独臂心挺狠,平时离他更远了。

在一年的七月份,张独臂和那个孩子已经上山好几天了。等人们闲着没事,发现那个孩子回来了,自己在房子里待着,因为没有吃的出来要。人们问他张独臂,那个孩子说张独臂摔死了。人们很是惊讶,人命大事,拍了好多人上山去找尸体也没找到,因为他走的太远,这个孩子回来了却记不住他在那摔死了。人们只好不找,就当做生死未卜。一问孩子和张独臂什么关系。那个孩子一说又让大伙吃了一惊,这个孩子是张独臂拐来的。

张独臂拐孩子的目的就是带着孩子采山,他认为山上的的灵芝、人参都有虚型,比如灵芝是车马型,人形,牲畜型,只有孩子的眼睛能看见。这次张独臂摔死就是因为这个孩子说一棵树上有个小孩,张独臂就爬上去了。因为树上边太细,张独臂抓折了树干掉了下去,下面是山涧。这个孩子说张独臂摔死没啥表情,不像个十岁的孩子,可能是张独臂对人家太不好了。人们后来联系官方把孩子送走了,应该是找到了他自己的家。

鬼事佛心--1001个短篇灵异故事的整理版》小说在线阅读_第65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风雨巨浪牧场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鬼事佛心--1001个短篇灵异故事的整理版第65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