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第二天早上,何仙姑和张老三先起床了,他们做好了早饭,左等右等,儿子儿媳妇终于起床了,何仙姑就催着他们赶紧吃了饭去县里民政局领结婚证:要不要妈跟你们一起去?“妈你不用跑了,昨天累了一天了,我们俩去就行了!”这媳妇真是又好看又会说话,何仙姑简直美到心里了!她一时也大意了,连说好好,把身份证和户口本都给了她儿子,交代了半天,这俩人就出发了。
何仙姑的傻儿子和新娘子出发去县城民政局登记领结婚证啦,这下子可算安心了,一家人静等着他们欢喜归来,谁知道还没走2个小时,一个邻居大哥急匆匆跑来传递消息:你家新娘子跑啦!快带人去找,现在你儿子在汽车站,你们找多点人,新汽车站,老汽车站,宾馆,快!
何仙姑一家本来也是早防着这一出呢,只是没有想到会这样快就跑了,“黑心的,走!去抓住他们,小霞你带你几个叔去媒人家堵”何仙姑安排妥当,看来她早有这担忧,所以一早也安排下了人手。当下打电话的打电话,喊人的喊人,立刻都冲去了县城。周围k看热闹的乡邻们又聚到了一起,当起了先知:昨个突天然黑那一下天就说明不对劲了!就是,别人家电都没有停,为啥就他家停?不是说何仙姑家的祖传玉镯都突然断了!他们家祖先都看不下去提醒呢,却都没有看出来!真是奇怪啊,啧啧啧…。
这边何仙姑一家多少人跑到了县城,她的傻儿子正站在那里一脸沮丧焦急,原来他们俩走到了民政局,突然新娘子就甜甜的说要去卫生间,傻儿子也被交代过,就紧跟着她到了卫生间门口,过了一会,这个女的果然出来了,没有跑,俩人就继续进民政局交资料排队,民政局的让出门左拐去照相,等照相的功夫,新娘子又说肚子疼,再去一次卫生间,傻儿子继续寸步不离的跟到门口等着,突然就出来一个陌生女孩,对他说:你是张XX吧,你老婆说她来例假了,让你去给她买个卫生巾…。这下子,傻儿子智商不够用了,就乖乖跑去商店买东西,5分钟不到跑回来一看,哪里还有人,赶紧跑出去喊人来找…
哪里还找得到,两个汽车站都说没有见到有这样5个人买票走,宾馆也早已人去楼空,说昨天晚上就退房完成了。跑去堵媒人的小霞也空手而归,两个媒人也只是借住在远房亲戚家几天,早几天都一齐在县城宾馆借住的,奔忙了一天,何仙姑一家嚎啕大哭的回了家,这下子,看热闹的人是更多了…。
何仙姑还拿着新娘子的身份证,跑去公丨安丨局一查,根本就是一张假身份证,户口本也是假的,没有抓处,何仙姑大闹起了介绍这几个媒人的的远方亲戚来:都是你给我们介绍的人,现在竟然骗了我们这么多钱,你说怎么办吧!你肯定和他们一伙的,要么给我们新媳妇,要么把6万还给我们,,不然跟你没完!这个亲戚也是多管闲事倒霉透顶,本来也是好心介绍,没有想到一起被骗,她家也有一个儿子老大难,看到了何仙姑家这样好事,忍不住心动也给了媒人几千元红包托请介绍新媳妇。当下两家打的头破血流没有开交。到底是何仙姑损失大些,而且确实也是这远房亲戚介绍来的人扯出来的事,最后就按着这亲戚的头,让她保证3个月之内再给何仙姑家介绍一个新娘子来!
这何仙姑一家的结婚闹剧,说穿了其实就是他们家太贪得无厌,爱占便宜而惹出来的祸事,觉得天上会掉馅饼,所以才会掉进骗子设好的坑里来,那么漂亮的姑娘,又聪明伶俐,怎么会看上你家的傻小子呢?事出反常必有妖,何仙姑一家人不自省自量,平时又坏事做尽,装神弄鬼骗人钱财,撺掇女儿破坏他人婚姻,无德无道,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最终被大骗一场,焉知不是罪有应得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婚礼那天突然遮天蔽日的怪异天象,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不知为何?一直到现在我们乡邻说起来都引为奇谈,至于何仙姑家祖传的玉镯突然崩裂,又让人不禁心生敬畏,很多时候,这些有灵气的物件,是不是真的带着祖宗神灵的精魄,岁月的心意和沉淀,一直在暗中默默守护着,庇佑着,到那大劫大难之时,玉碎石崩,代你受过,护你周全。
写到这里我真是忍不住了,插个题外话:虽然我们建国70年了,可是在广大的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农村妇女的地位和权利简直低的可怜,一个女孩子,如果你没有上大学走出农村,80%的命运就是出门打工或家里务农,打工几年工资大部分补贴家里生活开销或者给哥哥弟弟攒老婆本,等到结婚的年龄,媒婆踏破门槛,讲的都是:谁家弟兄几个,出的起多少礼金。2000年的时候我们那里彩礼维持在两千到一万的水平,后来突飞猛进,现在已经高达10万,还有什么三金五金,房子车子,10万是彩礼钱,结婚钱还有一笔大概5万的钱,我现在也不是很清楚这笔钱什么名堂,另外糖果点心等杂七杂八的又3万,一场婚礼下来哪个家都要欠外债。可是不这样又不行,你不要彩礼,别人却要彩礼,你家女儿没有赚彩礼钱,去哪里筹备钱来给哥哥弟弟结婚呢?这样你给我,我给他,越要越高,越来越吓人,像龙卷风一样,越卷越大,越发展越吓人,最后长成一股摧毁力吓人的台风!
912、能折腾的舅妈(原作者:水穷云起龙沙暗。摘自《讲讲中国都市里那些温暖人心的神鬼故事》)
外公因为和舅妈生活上老是不和,妈妈就接了外公来我家养老。
外公虽然退休前大小是个领导,可是他勤俭节约惯了,从抗战年代过来的人,针头线脑都看的非常珍贵,从来也不舍得多花一分钱。
外公的退休金颇丰,儿女们也不怎么需要补贴,他就把大部分的退休金用来接济穷苦之人,镇上村里谁家孩子上不起大学,看不了病,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外公。
而舅妈是一个非常大手大脚的人,喜欢的东西,不管家里是否已经有了几份,也不管价格多少,直接买了再说,衣服一个不喜欢,标签没有拆就扔掉;天天在家里想做这个生意想做那个行当,项目思路还没有想清楚,先把东西全部置办起来,哗啦啦花一堆钱,新开的饭馆还没有经营几天,就觉得生意不好啦,这行好累啦,各种理由就不做了,一堆前期投资全部不要了,几次打水漂后外公实在看不下去了,当面指责他们:生意哪里是这样做的,什么都没有想清楚就大干快上,一点吃苦耐劳的精神都没有,稍微不如意就扔下一堆烂摊子给谁收拾?!
舅妈不服气:不就是花点钱吗?你还不是把钱天天白扔给那些人,他们穷成那样也有脸要!怎么不知道还给我们呀!外公实在不想再跟这样庸俗的舅妈纠缠理论,一气之下就来到我家散心小住,后来就一直在我家生活,当时老人家走的时候,已经在我家生活5年多了。
外公外婆一生养育了挺多孩子,但是兵荒马乱的年代最后也没有留下几个。有日军突然进犯赶紧逃跑的时候不小心流产掉的,战事吃紧的时候姥姥她们妇女也端起武器抵抗外敌,长期精神紧张营养不良生下了一对死胎,那是姥姥姥爷一辈子唯一的儿子就这样没了,孩子死了就直接草席一卷挖个坑就埋了,哪里还记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