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二姨有些舍不得,但是心里却很高兴,刘奶奶过来串门听说了,就跟二姨说他做了善事,会有好报的。渐渐的家里又忙活过年,二姨淡忘了这只燕子。

开春了,冰瘤子化完了,柳树抽芽了。春困的早上,二姨却被一阵燕子呢喃吵醒。出了屋门一看,顿时兴奋的叫了起来。家里的障子上占着两只燕子,正梳理羽毛呢。二姨一打开屋门,俩燕子似乎也兴奋起来,围着屋门飞了几圈,又飞走了。二姨有些悻悻的进来。姥姥已经做好了饭,吃完了还要去翻地。下晌回家,二姨进院就被小舅舅拉进了外屋厨房,哈哈,房梁上已经磊好了半个燕子窝,还是湿嗒嗒的没干呢。底下也星星点点的撒了些筑窝的泥巴。这俩燕子在姥姥家做窝了!仅仅一天的时间,这窝就磊成了。姥姥因此开门到晚上天黑,直到俩燕子都进了屋才关门。

二姨兴奋的跟大姨打赌,说肯定是去年秋天的燕子。大姨非得唱反调,说就是一对儿燕子过来住,不是那只。最后差点吵起来。姥姥笑呵呵的劝开她俩说:“燕子来是福,不管是不是那只,咱家人都不许伤了他们。以后有了小燕崽子,好好看着,学飞的时候最容易摔下来的。“几个孩子都答应了。

果然,没一个月,小燕子已经出壳了。姥姥家热闹起来,天天开着门,大燕子一回来,房梁上就会忽然涌现四五个嫩黄的张着的小嘴,啊啊啊的叫着抢食。二姨为了怕燕子粪掉地上脏了厨房,还特意让姥爷做了个兜子兜在燕窝底下。

有一天二姨突发奇想,拿了当初装燕子的那个簸箕进屋来,冲着老燕子摇晃一下放在地上,你猜怎么着?那老燕子顿了顿竟然滑翔着飞了下来,站在簸箕边上冲二姨叫了几声,又飞到梁上去了。二姨顿时兴奋的语无伦次,冲出去找到园子里干活的大姨,直说就是那只就是那只。大姨弄了好半天才知道二姨说的什么,也兴奋异常,两人回来又拿簸箕晃了晃,燕子又飞下来一回。这下大家都知道就是去年的燕子回来了。这燕子在姥姥家呆了几天,竟然记性这么好,找了回来!

从此一家人更为关心这窝燕子。小燕子学飞的时候,厨房里的水缸特意盖上怕小燕子掉进去淹死,平时也很少关门怕燕子进不来。直到秋天,燕子一家才又南飞。其实燕子南飞的时候非常好玩,基本上几场秋雨一下,天气迅速转凉。这时候农村的树上就占满了燕子,叽叽喳喳的吵个不停。姥姥说那是开会呢,商量什么时候走,要走就一起走了。果然,只要哪天早上你没被燕子吵醒,起来看看,燕子就已经全部飞走,就像一夜间达成协议,一起走了一样。只剩下偶尔几只没参加会议的燕子,三个一帮五个一伙的孤单上路了。

二姨说,这燕子一直在他家住了四年。期间有次姥姥往田里送饭比较匆忙,没将炉子里的火熄灭,结果火从灶膛里烧出来点着了旁边的柴火。就是这对燕子飞到园子里,不断的扑正在浇水的大姨的头。大姨奇怪回屋看看,这厨房都被浓烟垄住呛死人了。幸亏燕子通知的及时,大姨用缸里的水把火扑灭,不然再过一会就烧到里屋柜子了。姥姥说这就是燕子的报恩。不过四年后的春天,燕子却再没回来。二姨一直等到入夏,终于知道燕子不会回来了。燕子窝在这四年里经过俩老燕子的不断加固,已经有皮球那么大了,但最终还是渐渐的剥落掉泥,直到姥姥家重新盖新房的时候才将窝给拆了。

二姨很伤感,不知道燕子夫妇出了什么事情,甚至想请刘奶奶问问白家仙。刘奶奶只是慈爱的摸摸二姨的头说:"万物有灵,缘分也有深浅,他们报恩完了就不过来了。不过你看每天飞过去的燕子群,里面还是有它们啊。"二姨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从此看到燕子飞过总是有一份亲切。这份亲切遗传给了我,我也十分喜欢燕子。看他们从高高的蓝天上悠闲的飞过,总觉得那就是自由。

551.中秋 (原作者:凝波)

东北这边把端午节称作八月节。也会有很多传统的习俗。当然吃月饼是少不了的,只是家里并不富裕,孩子又多,所以多数的时候都是买几块月饼,大家分着吃。二姨说她从来没有吃过一个完整的月饼,都是拿刀切了和姐姐分着吃的。就是最普通的青红丝果仁月饼,在二姨眼中,都是最上等的美味。每次都舍不得下大口咬下去,要一点点啃着吃,里面的青红丝二姨都是含着吃的。想想现在我们的日子,物质上是丰富很多了。但越富足的生活,似乎追求就更飘渺了,远不如二姨那时对一块月饼的期待那么简单。

这年又快到中秋,地已经快收割完了,看样子收成很好。姥爷心情好,准备好好过个中秋节。于是在中秋前两天跟姥姥要钱去集上买月饼。顺便也给孩子扯点新衣服的布料。二姨小舅吵着要跟着去逛。姥爷就领着他们出了门。到镇上要穿过两座山,从山间小路走过去。不过二姨小舅虽然年纪小,却被历练出来了,自己走个十里地都不成问题的。

起早赶路,山间的树叶红的红,黄的黄,晨霜一化在太阳的映照下特别的好看。二姨拉着小舅跟着姥爷的脚步,一面在路边的山上找些野果实吃。山里有山丁子,小小的红红的,吃起来酸酸涩涩的;有黑星星,吃起来很甜,但是吃多了会便秘;有山里红,这个最好吃,酸酸面面的;还有托捧(红山梅),这个摘起来困难,因为树枝上带刺,很容易就被扎伤了。二姨带着小舅舅找了一丛就站下来摘着吃,然后再跑去追姥爷。这么走走停停的,嘴巴都吃的红通通的。

跨过一道山梁,姥爷准备歇歇脚,就找了个平地儿坐下,喝口水抽口烟。二姨带着小舅趁机又钻进了林子里。忽然小舅舅很兴奋的拉二姨看树下,原来树下竟然趴着一只蛤蟆。足有大人巴掌那么大个儿。不过不是青蛙,应该是癞蛤蟆,是灰色的。二姨不怎么感兴趣,只顾着摘野梅子吃。那边小舅拿了根小棍儿去捅咕蛤蟆,边捅咕边说这边的顺口溜:蛤蟆蛤蟆气鼓,气到八月十五,八月十五不杀猪,气的蛤蟆直哭。(我非常的不明白编这个顺口溜的意思,蛤蟆又不吃猪肉,干嘛生气啊?哈哈)

你别说,这蛤蟆真的开始鼓气囊,一呼一吸的生起气来。小舅舅更高兴了。拿着小棍儿把蛤蟆挑翻了个,看着蛤蟆翻背踢腾爪子想翻过来。二姨摘够了野梅子,正想回去找姥爷,就看到小舅舅在虐待蛤蟆。于是立即拿棍子把蛤蟆翻过来,又告诉小舅舅不要再霍霍它了。把小舅舅拉着走了。她也并没想,这个时候一般的蛤蟆都开始挖洞准备冬眠了,怎么还会在树林里遇到。

从集上赶回来已经是后半晌了。姥爷手里拎着油纸包得月饼,和一袋子酸梨匆匆忙忙的带着二姨他们往回赶。晚间走山路可不好,虽说狼少了,但是还是有的。万一遇上不是好玩的。不过今天月亮很好,明晃晃的,姥爷也就稍微安心了。为了保险,还是砍了两根松枝准备做成火把。

鬼事佛心--1001个短篇灵异故事的整理版》小说在线阅读_第23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风雨巨浪牧场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鬼事佛心--1001个短篇灵异故事的整理版第23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