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还债(原作者:月漪霏铯 )
有这样一种说法,生儿子不是来讨债的就是来报恩的。
董先生的夫人在正月里生了一对双胞胎,两个儿子的出世举家欢庆,兴奋的不得了。
早出生2分钟的董云极乖巧孝顺,极懂事,而弟弟董星却是一个调皮闯祸让人不省心的主。所幸董先生家底厚实,用钱为小儿子挡过不少的祸事,而大儿子是个十足的书呆子,只要给他一本书,他便能安分的看一整天。
董先生的夫人极宠溺董星,能给的,不能给的,只要儿子要就一定会满足,渐渐养成儿子目中无人,嚣张跋扈的性格。
当董星浑身是血的出现在家中的时候,一家人震惊了,董先生怎么也没想到儿子只是因为与人一句口角,活活把人给打死了,而董夫人又惊又怕的搂着儿子,不停的要董先生想办法,董云从书本中抬起头,冷冷的瞥了一眼董星,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第二天一早,当警察敲门的时候,董先生忍不住流下泪来,瞬间老了几十岁,杀人是要偿命的啊!而董夫人惊惧的几乎晕过去,哭天抢地,又是下跪,又是搬出保险箱里一沓一沓的人民币,她还天真的以为这次还能用钱可以为儿子摆平他犯下的滔天大罪。
“我认罪,我跟你们走!”董云挽起跪在地上的母亲,他从她的眼中看见了希望和不忍,他对她来说只是不忍吗?他也是她生的,为何她会如此的厚此薄彼呢?
董先生颤抖着双唇,紧紧的拉住他的手臂,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的大儿子,他乖巧懂事的大儿子,他的接班人,他怎能让这样一个好孩子去顶罪。
“不,不是的……”董先生大叫出声。
“老公,我们还有阿星……”董夫人尖叫着打断,她激动的捂住董先生的口,她不能失去她最疼爱的儿子。
董云咬着牙根,闭了闭眼,罢了!
接下来的几天,董先生到处走动疏通关系,可是这是人命案子,一条活生生的人命,人证物证具在,受害家属拒绝赔偿,死咬着杀人偿命,媒体的关注,舆论的压力,这种风口尖上谁会赔上自己的名声来收钱。
警察不是没有怀疑过,可是一模一样的脸,几乎相同的身材体型,坚决认罪的口吻,他们又能奈何,定案吧!是哥哥还是弟弟,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案子是破了,犯人抓到了。
董云被枪决前,只有董先生来了,董夫人心有愧疚,不敢来见大儿子最后一面,而阿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爸,好好照顾自己,儿子不孝要先走了。”董云握着董先生的手,眼中尽是不舍的泪水。
“好孩子啊……,你为什么,你为什么要……,是爸爸对不起你啊……”董先生几乎泣不成声,哭的肝肠寸断。
“我是来还债的……”董云眼眸幽深,唇边浮起一丝沧桑的笑意,他无法开口告诉他,其实他出生后不久,脑海中渐渐的浮现了前世的记忆,依稀记得上辈子他是侯相之子,无意错手杀了人,然后被父亲行刑前调换出来,而替他被砍头的就是阿星,他很早就有很强烈的预感,这条命他终究是要还给阿星的。
几年以后,一次机缘巧合,董先生去了五台山,逛完龙泉寺后,有一算命先生拉住了他,硬拉着要所要给他算命,不准不收钱,董先生被缠着无法,便在他桌案前坐下了。
“先生你命中无子,无人送终……”算命先生说了这句。
“不准不准,我有一对双胞胎儿子!”董先生瞪着眼睛拍了拍桌子。
“这双儿子不算是你的儿子,他们一个是来讨债的,一个是来还债的……,跟你没关系。”算命先生摸了摸胡子,笑答。
董先生一下子红了眼眶,自从阿星走后便渺无音讯,是好是坏,是生是死完全不知……,原来啊原来,阿云来还的阿星的债的。可若当时他们没有选择沉默,没有让大儿子去顶罪呢?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董先生抹了抹眼泪,叹了一口气,或许只能说,许多事冥冥中早已注定了的。
539.幽冥(原作者:月漪霏铯 )
我不记得我是怎么死的,只知道灵魂离开肉体的刹那间,被一种力量牵扯着走上了黄泉路。
这条路极长,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周围很安静,只有无数种脚步声在空气中回响,唯一吸引我的是路边的引魂花,当然它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彼岸花。也正是闻着这种幽长而芬芳的花香,我才想起了前世的种种,我自嘲的勾了勾唇角,想我是一个没有遗憾的人,长相好,家境好,人缘好,工作好,妻子温柔体贴,对我照顾的无微不至,一生没有经历过什么坎坷,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早年父母双亡。我想我是不会去望乡台上留恋什么了,我也不会在头七的晚上回去看望妻子,她胆小,妻子是个坚强的人,即便我不在了,她也一定能将自己照顾的很好,所幸的是还来不及有孩子,她也能再找个好男人嫁了。
哟呵,看见忘川河了,河水不时的翻滚着,一股腥臭扑面而来,我伸伸脖子望见忘川河水血红一片,随着河水翻滚一颗一颗人头浮沉着,我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怪吓人的,我向里走了走,生怕那些可怕的人头会翻滚出河面。
突然前面的人停了下来,差点将我绊倒,抬头望去,隐隐约约望见了一座桥,很奇怪的桥,哪有桥分三层的,终于前面的人又走了起来,我赶紧跟上,眼神依旧离不开这座桥,终于快要到达桥下了,这才看的真切,桥的最上一层路面平整,贼亮贼亮的青石很是华贵,中间的桥泥泞不堪,破损的厉害,勉强可行,而最下面一层那才叫恐怖,半淹在忘川河中,走过去的人,哦~不,走过去的鬼多半是被河水中什么东西拉扯进了河水中,瞬间淹没了。
我伸了伸脖子,看见不远处一玫红衣裳的身段,赶紧向前两步,那是谁?
终于挨到了我,见她十指芊芊的在一石盘中舀起略微浑浊的汤倒入石桌前的青色瓷碗中,她笑盈盈的望着我,示意我喝了。
“额……,这是孟婆汤?”我怔怔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