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历史番外篇:《历史的那一抹浪花-----大人物背后的小人物们》,第11篇:

11.保全岳飞的遗骨----隗顺

隗顺,生卒年不详,南宋首都临安的狱卒,因掩藏民族英雄岳飞的遗骨而闻名于世。

南宋高宗绍兴年间,也就是民族英雄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遇害的那一年,隗顺正好在监狱当狱座,也就是狱卒,他为人忠义,对岳飞一向仰慕,在岳飞无辜被害后,他冒着生命危险将遗体连夜背出城外,偷埋在九曲丛祠旁。

为了日后辩识,隗顺又把岳飞身上佩带过的玉环系在其遗体腰下,还在坟前栽了两棵桔树。

20年后,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赵慎为顺应民意,特降旨为岳飞澄冤昭雪,并以500贯的高价征寻岳飞的遗体。

隗顺的儿子把其父藏尸的真相告知官府,岳飞的遗骨才得以迁葬杭州西子湖畔栖霞岭,让后世之人络绎不绝地于墓前凭吊。要不是隗顺,我们今天凭吊的恐怕就不是民族英雄的真正遗体了。

历史番外篇:《历史的那一抹浪花-----大人物背后的小人物们》,第12篇:

12.袁崇焕祠的守墓人

袁崇焕字元素,号(或字)自如,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广州府东莞县石碣镇水南乡(今广东省东莞市)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明末著名政治人物、文官将领。入兵部,守卫山海关及辽东;指挥宁远之战、宁锦之战。但不救朝鲜,擅杀大将仍触兵家大忌。后被崇祯帝以诛杀毛文龙、己巳之变护卫不力以及擅自与后金议和等罪名正法。

袁崇焕祠左边墙上有袁崇焕手书的“听雨”二字以及康有为撰写的《明袁督师庙记》,祠堂后袁崇焕墓位于正中,前面有一个石碑上书“有明袁大将军墓”,左边较小的圆墓据说埋葬着冒死盗取袁崇焕头颅的佘姓义士,也就是为袁崇焕守墓372年的佘姓家族的先人。

1630年,袁崇焕在北京西市被处以极刑,北京百姓误认为袁通敌,恨之入骨,明末史家张岱津津乐道地记下了这个血腥的场面“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

到了夜里,袁崇焕的头颅在刑场,他的佘姓部下趁夜盗取了头颅,就埋在现在东花市斜街52号院内,还交代子孙,不必再回岭南原籍了,世世代代就在这里陪伴。60多岁的老太太佘幼芝自称从1630年至今,佘家已经守了372年的墓,历经了十七代。

历史番外篇:《历史的那一抹浪花-----大人物背后的小人物们》,第13篇:

13.苏武身后的常惠

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常惠当时随苏武出使。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常惠严辞拒绝了。

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囚笞常惠于官府牢狱,以繁重的苦役折磨他。妄图以此淫威,使他们屈服,背叛汉室。如果说苏武在北海受得是饥寒困顿,罕见人烟之苦。而常惠此时已沦为匈奴达贵的宫廷奴隶,完全丧失了做人的自由。然而,常惠始终不忘自己是堂堂大汉的使节,苦愈重而志愈坚。他严格地恪守着自己民族崇尚的“士可杀而不可辱”的气节和信念,挫败匈奴人多方面的威胁、利诱和欺骗,坚持19年而不屈。

昭帝即位后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朝因遣使寻求苏武、常惠等,匈奴诈称苏武已死。后来汉使再次来到匈奴,常惠说通看守他的人,夜间往见汉使,告以苏武未死;并教使者对匈奴单于这样说:汉天子在上林苑打猎,获得一只雁,雁足上系有帛书,书上写明苏武现在某地大泽中。

使者见到单于后,按照常惠所教的那一番话,责备单于不诚实。单于大为吃惊,只得承认“武等实在”。随即召见苏武及其部属常惠等人,允其归汉。除去投降匈奴和已经死去者外,随同苏武回国的仅有常惠等九人。

历史番外篇:《历史的那一抹浪花-----大人物背后的小人物们》,第14篇:

14.左光斗的学生与父亲--史可法与左出颖

左光斗(1575-1625),明安庆桐城(今属安徽)人,字遗直、共之,号浮丘。万历进士,授中书舍人,擢迁御史,奉命办理屯田事务,在北方大兴水利,垦水田,种水稻。泰昌元年(1620年)与杨涟等迫光宗选侍李氏移宫。

天启三年(1623年)擢大理少卿。次年,拜左佥都御史。后与杨涟疏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又草奏弹劾忠贤等三十二斩罪。五年,被魏忠贤构陷下诏狱,酷刑拷讯致死。 成为历史上重大的“明末六君子”冤案。

左光斗在京都附近任学政。一天,刮风下雪特别寒冷,左公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外出,隐藏自己的身份改装出行到一座古庙。在厢房里见一个书生趴着桌子睡着了,文章刚写成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外衣盖在书生身上,替他关好门。左公向庙里的和尚问这个书生,原来就是史可法。等到考试,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奇地注视着他,他呈上试卷,就当面签署他是第一名。又召他到内室,让他拜见了左夫人,并对夫人说:“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鬼事佛心--1001个短篇灵异故事的整理版》小说在线阅读_第21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风雨巨浪牧场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鬼事佛心--1001个短篇灵异故事的整理版第21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