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传播过程中有两个不同的反射过程呢?第一次反射的时候拉长句子,第二次反射的时候加快频率?”
我想不明白这该是什么样子,但是很敏锐的认识到他要将谈话拖到我不懂的地方去,便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会不会是空间压缩和空间释放同时作用的结果呢?”
王山奇丝毫没有听出我话语中的意思,想了半天来了一句:“你能不能详细说明一下?”
我没理他,笑着走了,这种事情不过是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罢了,对我们的行动没有什么威胁,所以我并没有太在意,小阚却觉得很有趣,又不好意思大声喊只是一个劲的拍巴掌。
此后便再也没有什么稀奇的事情发生,山谷不久便又改变了方向,我们在大肥的指引下,选了个较缓的坡再次爬上了山。
走了没多久,前面突然大叫起来,二锅头的几个伙计围在一节断崖前面,不知道发现了什么,一边喊着一边朝后面招手。
我们快步走上前去一看,原来夹杂着砾石和贝壳化石的砂岩中,竟然有几块略微规整的石板斜斜镶嵌其中,这些石板一看就不是自然生成的形状,虽然已经被摩擦的圆滑,但还是能看出明显的斧凿痕迹。
几块石板露出来的部分长短不齐却又依次排列,就像是一条道路,朝砂岩组成的山中去了。
二锅头背着手站在后面,施施然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四安兄弟,此情此景可喻我等。”
我听明白了他的意思,这几块石板就是寒山石径,那人家自然指的就是古墓了,但是这么说着总觉得有点慎得慌,只是随口垮了他一句好才情。
反正我们并不着急赶路,这等事情也是极为罕见,索性停下将它挖出来瞧瞧,从这片砂岩形成的年代不知有多么久远,久远到那时候人恐怕还是猴子,这几块石板出现在这里面显得特别不严肃,就跟开玩笑似的。
我看着二锅头的几个伙计凿石头,一边对站在我身边的王大科学家说:“你看,还说没有史前文明呢?这几块石板怎么回事?”
王山奇没说话,我瞅了他一眼接着道:“看这样子还真是条路,别再挖着挖着又挖出辆汽车来。”
“这不一定就是什么史前遗迹,我看更像是栈道……”王山奇捏着下巴道。
“栈道?”我快要笑死了,“你看清楚,这截子断崖离地面也就四五米高,走这里不就行了,何苦走上面?”我指了指脚底下。
王山奇看我一眼,“很难说,太行山的地质变化太大,我们脚下的小山包说不定在当时根本就没有,这篇断崖也得有一百多米高!”
我看了看手表,的确,和山谷中相比,海拔又高了一百米。
“还有种可能,当时这个地方可能是河道或者其他不适合通行的地方,很难说。”王山奇接着道。
这时候已经有一块石板被抽出来了,我凑过去看,只见石板上斑斑驳驳沾满了砂砾,就像是硬从砂岩之中剥离出来的一样。
但是这个并不能说明什么,砂岩这种东西本来就有很强的亲和性,天长日久跟什么东西都能黏在一起。
王山奇也凑过来看了看,脸色却有些变了,指挥着人把石板竖起来,围着石板看个不停。
我问他,“怎么回事?”
王山奇没有看我,只是用一种很不确定的声音道的“我好像看到了化石……”
化石?我围着石板周围转了两圈,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处看到半截鱼刺,伸手抠了抠也没抠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建栈道的时候工人吃剩下的?
“这是什么?”我问道。
“不管是什么这都是化石,是化石年代就近不了。”王山奇喘了两口气,“这个化石特征不全,但肯定是真骨鱼,年代不会少于一百万年!”
“一百万年?”我吃了一惊.
“没错,大约是第四纪的时候.”王山奇道,”那是北京人的时代,是冰川的时代!”
我看着那标志般的半截鱼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么近的面对已知如此古老的人工遗迹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你的意思是说,这东西是北京人搞出来的?”
“我那就是格约数,说不定这化石的年代要远早于百万年,从四百八十万年到百万年都有可能,你觉得一群拿着旧石器的猴子能加工出这样的东西? ”
我蹲着又看了会那石板,实在搞不清楚所谓的真骨鱼和其他的什么有什么不同,只是为了确定这化石不是原本就生在这石板上的,拿刀将它凿了一块下来,果然,在底下贯通的凿痕里面还有小扇子一样的鱼鳍痕迹,黄乎乎的填充在石板上面。
那边的挖掘还在继续,一干人叮叮当当地将石板周围疏松的砂岩凿开,将石板抽出来。因为后面的石板埋得越来越深,干了好半天才又抽出来一块。
这一块上面没有任何发现,虽说是很有些超现实的史前遗物,但是归根结底也就是个石板而已,我看的无聊起来,便坐在一边,看他们到底要干到什么时候。
王山奇凑到我身边,像是自言自语一般道:“这次发现要是搁以前,功劳大了!”
“你也别可惜,这功劳跟你关系也不大,全是他们的。再说现在大家都自顾不暇,谁还去关心这个?”我靠在一边的石头上,懒洋洋的说。
“几百万年前!”王山奇还在惊叹着,“那时候人会干什么?他们怎么加工出来这种东西?”
“你怎么知道就是百万年前的?”
“化石就是证据!”王老头冒出一句,呆了一下又道:“不对!太行山脉始于七千万年前的,那时候哪来的真骨鱼类?”
王山奇这时候已经开始抓狂了,不停地喃喃自语:“这石阶必然是从水底沉积才埋入岩层的……”后面的变得喃喃不清,“这种红色砂岩……七千万年!七千万年!”
老王头疯子一样又跑过去看那石头了,那股贪婪劲,就差趴上面舔了。
其实我很理解他的感受,如果说一两百万年前的猴子们可以用粗粝的石器加工出这种东西还比较可信的话,那这个七千万年的确是太惊人了,觉我所知,古猿下树表达进化意向也就是千万年前的事情。
小阚在逗小阿当,根本就没有注意这边发生了什么,格格却问我:“四安,他怎么了?”
“没事,科学发现而已!”我回答道。
这时候二锅头已经下令停工了,后面的石板实在是太难挖了,那几个精悍的伙计早就累得像狗一样,再不歇歇恐怕等会就走不了了。还有四块石板没有挖出来,一点点朝山崖里隐没进去了。
王山奇还在失魂落魄地抱着那块带着化石的石板,二锅头坐过去轻声询问了两句,眼睛里也冒出惊诧的光来,后来两人的交谈我没有听清楚,只听见二锅头说了一句难道这真是神仙的洞府?
本来二锅头就想挖来看看这石径通往何方,此时虽然作罢但和王山奇交谈后却又起了心思,跑去跟格格商量什么。
我就在格格边上,自然听得一清二楚,他想在这里住上两天,搞清楚再走。格格却表示反对,又无法说服他。
我看两人僵持不下,忍不住插嘴道:“这事没必要搞这么麻烦,真要是挖到头的话别说两天,两年也不一定能行,我看这石板的排列还算整齐,咱们按着这个趋势找一找看还有没有露出来的部分,直接掏他老窝岂不是更好?”
二锅头当下点头称妙,格格也表示赞同,于是我们集合起来,简单说了说再度上路。
这个山的造型很有些意思,大体上是一圈矮坡环绕,一根巨柱从中间升起大约十多米高,四周都是断崖。
也不知道是在一万年中的造山运动将这一小块升高了,还是周围的岩层被一点点风化削矮,反正我们发现的这些石板就是镶嵌在这片断崖之上。
我们先在周边坡谷中搜寻了一下,没有发现其余的石板,随后便按照石板的走势,向山上搜索而去。
绕过断崖,走不多时,我们便又在草丛中发现了一块石板,这块石板可能是从砂岩中掉了出来,已经在草丛中躺了不少时日,上面都已经贴了一层腐败的野草,简单的清理之后,两条深沟出现在石板之上,恰似路上深深地辙痕。
之后的时间便在不停地搜索中度过,又陆陆续续找到了几块石板,但是道路的终点却还没有找到,而我们则逐渐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二锅头仍然兴致勃勃,格格却着急起来,跑到他那边去说话,我离得远也不知道他们说的什么,只看到两人指手画脚十分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