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行刚到徐州,就见城门大开,吕布坐于赤兔马上,引着刘备家眷一同出迎,吕布见了刘备:
“玄德公务怪,布本不想夺城,只是翼德酒醉闹事,着实让人担忧,深恐守城闪失,这才引军来守徐州。”
一旁张飞闻吕布如此无耻,当下冷哼一声,吕布此时自作大人量,只做没有听见,又道:
“如今玄德已归城,布自当退守小沛,玄德公勿争。”
吕布作势要离徐州,刘备忙拉住吕布手道:
“兄长勿争,刘备资质愚钝,哪能守得徐州,欲让兄长久矣,今日正好。”
吕布再让,刘备只是不肯,当下令本部人马去小沛驻扎。吕布见状也不再推辞,忙安排车马将刘备家眷送往小沛,刘备又再次拜谢,吕布一行这才回了徐州,直到刘备在小沛安顿好人马后,这才又至徐州小叙,至深夜方归小沛。
是夜,甘、糜二夫人将吕布令人把守宅门,又常让夫人与貂婵前来探望,一应物品尽是有序,两位夫人似深有感念,言语间自是发心肺腑,刘备闻言点头道:
“我知吕布必不害我家眷。”
其实吕布也曾同貂婵一同探望甘、糜两位夫人。二位夫人虽然嫁于刘备,却是年龄不大,甘夫人稍长一些。这甘夫人乃是刘备命中贵人,非是等闲,此女名叫甘梅,本是一只乌鸡。刘备是六爪金龙所化。大家不要以为做金龙很好,像刘备这种出身的人,寻常女子根本享不起这福报,其实,说白了就是刘备命中有克妻之相,这么大的福报哪有女人能消受得了,所以刘备在年少时曾娶过几个老婆,但都因其克妻之故而亡故了。
后来刘备在徐州时娶了糜夫人,糜夫人虽是与佛有缘(其兄糜竺为佛门弟子),却没有大因果,因刘备克妻之故,本该早亡,但因其有个好哥哥,也就是糜竺。糜竺与糜夫人有兄妹之情,自是不能眼见着妹妹被刘备克死,当下却想了个办法,在小沛中找到了甘梅。
却说他为何找甘梅?原来这甘梅曾受十世草木之苦,今世才修得个乌鸡,而甘梅又因机缘得了道,化成人形。十世的苦命正好这一世得了大福报。其实,糜竺本来想娶甘梅的,但后来被陶谦叫止,原来甘梅非是一般的福报,糜竺虽是佛门弟子,但毕竟是从地府转世而来,这生死大权不由自己所控。要是娶了这甘梅,那就要损寿三十年,换句话说,就是这甘梅克夫。
故此糜竺才想到了甘梅,毕竟甘梅也有大福报,这样一来,便冲了刘备的克妻之相,也能为他妹妹争取几年的寿命。虽然治标不治本,却也是一个办法,于是便为刘备提了这门亲事。
刘备本无兴致,但一见之下却惊为天人,原来这甘梅是乌鸡中的白凤鸡,而其更与其它乌鸡不同的是其肤如白玉一般,却是沛城第一美女。事实上,甘梅早有艳名,乃是三国闻名的四大绝艳之一,其艳色也自不俗,被称作白玉美人。但比起三国三大奇女子之首的貂婵,却自差了些许。
甘梅之美由此可见一斑,果然刘备娶了甘梅后,非但没有将其克死,反到与之相生相合,连那糜夫人也因此受了福泽多了几年寿命。
甘夫人修的道为自然道,这种道却是处处机缘,其幻化成人,本非自己修炼,而是缘于误食了一粒仙丹,这便是其第一大机缘。而第二大机缘便是随了刘备,诸位不知甘梅正是因随了这刘备,才有了这第二大机缘。看来有些东西确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很多凡人都是一生修道却难悟其道,而像甘梅却是无需修炼便入了道门。当然这因果也是有的,毕竟甘梅十世草木才有了这等机缘,要知这草木一世便有数百年之多,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也正是因与刘备的这等机缘,甘夫人对吕布虽是欣赏,却无他意。
第一章 落难将军
原本甘梅并不喜这桩婚事,刘备毕竟已近不惑之年。虽然修道之人无岁月,但来了人间自当别论。也是刘备素来闻名,且为徐州之主,倒也合适,便入了洞房。与这刘备交合之后,却发现了自己体内有了大变化,只觉得体内元丹有若经过淬炼一般,浑身发热。但不是那种难受的发热,而是一种舒服的感觉。
甘梅虽未修得上乘道法,却也知此节对自己百益而无一害。甘梅虽有白玉美人之称,又是三国四大绝艳之一,但比三大奇女子之一的第一奇美人貂婵,却自差了些许,其性情本就如白玉一般,更死心塌地追随刘备,自是不透声色。
而糜夫人却不一样了,她本是糜竺妹妹,来徐州时才嫁于刘备,年龄未过二十,正当如花似玉的年龄。
早闻吕布,人中龙凤,英雄了得,一见其人,比传闻还要威风。英俊潇洒,自是情素暗生,说不出的喜欢。只是,虽然心中喜欢,毕竟已作人妇,那个时代的女人却是保守的很,糜夫人却也不能超脱。所以只在心里暗暗喜欢而已,又见貂婵倾国倾城,人间绝色,以甘夫人之貌亦自叹不如。看着这一对碧人,端的是郎才女貌,一对玉人,羡煞旁人。两位美人都是善良之人,自再无他意。
吕布也着实讨女人喜欢,自古红颜爱英雄,甘夫人还好,这糜夫人真有些春*荡漾。何况她也不像刘备等胸怀天下志在四方,虽然吕布夺了徐州,自己却没损失什么。所以也没有那么仇恨吕布。如今只怕刘备吕布二人一言不和,打将起来,确不是自己所希望的,所以更是尽心为吕布说话。
吕布却也很会做人,刘备刚到小沛,便又送钱粮资助。刘备收拾好一切,又去徐州拜谢,只有张飞未去。但张飞不去却比去了要好很多,刘备也不计较,自此两家无事。
却说袁术杀败刘备,大宴众将,正议间,忽有人报孙策征卢江太守陆康,大胜而归。袁术非常喜欢这孙策,年少英雄,谁不喜欢?要不是孙坚死了,自己也不会得此良将,听见孙策为自己又夺一城,喜不自溢,忙将孙策请上座席,大赞其勇。孙策落座后,众人推杯换盏,纷纷都来敬孙策,每个人都是面露喜色,笑容满面。
满营众将都如同新年一般,唯有孙策看着众人酒杯交错,却是高兴不起来。孙策少年便随自己的父亲征战杀场,遥想曾经何等风光,而今寄人篱下,对方又曾屡次为难过他的父亲,孙策如何能高兴起来?本来这次打败陆康,袁术曾许以孙策卢江太守之位,只是如今卢江拿下了,袁术竟没有半句提及此事。孙策何等聪明,自是知道袁术根本没有这个打算。照此发展自己再没有出头之日,想到自己再难复父亲孙坚昨日辉煌,痛苦之情溢于言表。
孙策想及此事,不禁又多喝了几杯,宴席过后,独自走回府第,越想越难受,酒不醉人人自醉便是这种感觉吧。孙策心中装着心事,不觉走路时,已泪流满面,刚开始只是轻声抽咽,后来竟痛哭起来,泪流满面,正自哭间,从后面走来一人哈哈大笑道:
“伯符,男子汉大丈夫何以至此啊?你父亲在时,遇事多与我商量,你若有不决之事,何须自已烦恼,问我便是了。”
孙策闻言望去,竟是朱治,不觉大喜。孙策来投袁术之时,朱治与孙策一同来到袁术麾下,来时吴国太曾告诉孙策,如有不决之事,但可问计于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