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着师傅的话若有所思的问道:“师傅,那这位高人也是来自西夏王朝?”师傅摇摇头道:“此人来历非常,你是念过书的,说起郦道元想必你应该知道。”提起这人那我自然知道,而且此人在历史上知名度颇高,不敢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最起码一提起北魏这个朝代,大家都会想到有郦道元这个人。我点点头道:“我知道,郦道元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他在其所着《水经注》一书中,所记大小河流有一千余条,而且详细到从河流的发源到入海,举凡干流、支流、河谷宽度、河床深度、水量和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以及沿河所经的伏流、瀑布、急流、滩濑、湖泊等等。所记湖泊、沼泽五百余处,另外还有山川、沼泽、矿产、灾害等等。不过郦道元是个地理学家,和我们道家又有何联系?”
师傅一翻身坐了起来,说道:“这个郦道元,表面上是普通的地理学家,其实不然,实际上他是北魏王朝皇家的御用的风水大师,也是我们道家风水一脉的大家。世人尽知郦真人有遗作《水经注》流传后世,却不知郦真人除此之外尚有两本着作,那就是被我们奉为道家至宝不传之秘的《星经录》和《山经图》。这三本着作,其实是郦真人奉北魏皇室命令而作,其中《星经图》和《山经录》被北魏皇室所,这两本书所记载的便是观星和龙脉,为了掩人耳目,郦真人最后一部书定为《水经注》,仅是普通的人文地理资料。就在《水经注》书成之后,北魏皇室卸磨杀驴,派人暗害了郦真人。”“诶师傅,郦真人如您所说为我道门大贤,具有观星断龙脉只能,难道不知北魏朝廷有灭口之心,难道没有自保之法?”师傅长叹一声说道:“郦真人为风水一脉,识星象、辨河流、断龙脉,却不懂武功术法,郦真人既然书成,北魏朝廷岂能留下此人?郦真人如再能飞檐走壁,降魔除妖,乃是无敌的存在,天道使然,岂能如此?”“师傅您是怀疑……?”“不错,我觉得眼下发现的这个离宫遗址,定然存有未知的秘密,你想,先前老厂区人气旺盛,虽有些古灵精怪之事,也属偶然,在老厂区搬走之后,这里一片残垣,不过也未有大规模怪事发生,就在前不久,工地施工之后,怪事频频,而这里隐没许久的妖灵野鬼纷纷出来活动,这说明这座离宫之中,有助妖灵修行之物,我怀疑是,贺兰龙脉所蕴含的龙气。另外说不定这《星经录》、《山经图》也藏在其中。”
听着师傅忽然说起《星经录》和《山经图》这两部失传的道家秘典可能藏在离宫之中,我有些不大敢相信,于是问道:“师傅,这两部秘典已经失传了许久,从北魏到西夏,也将近有了五六百年,而且其中北方zhèngquán更迭,战『乱』不断,如何推断这两部秘典藏在离宫之中?”师傅呵呵一笑说道:“说起这个倒不得不提起另外一个了不起的英雄人物,此人便是蒙古大汗铁木真。这个铁木真与长春真人还有一段典故,晚年的铁木真也跟其他的帝王一样,盼望永生,不过他比其他帝王强的是在追求永生这个事情上面比较理智,并不像其他帝王那样盲目的『迷』恋。当年邀请时任全真掌教真人长春子丘处机前往蒙古论道,请教长生之法。邱真人当时微微一笑说道:‘世间岂有永生之人?贫道虽无永生之法,却有长生之道。’于是邱真人在铁木真处盘庚数日,传授铁木真一些习气功法,便飘然而去。而此时铁木真已经年老体衰,行将就木,枯木岂能再逢春?于是就在蒙古大军疯狂进攻西夏王朝的时候,铁木真病逝与蒙古军帐中,而同年邱真人也驾鹤西游。”
闲谈了半天,我和师傅都有些口干舌燥,我端来茶壶茶碗,摆在炕上,师傅端起茶碗一饮而尽,继续说道:“铁木真病逝以后,蒙古大军疯狂进攻,西夏最终不敌,被蒙古大军所灭。西夏国朝覆灭之后,蒙古军士大肆烧杀,焚毁了西夏国的离宫。不过这里面就有问题了,西夏与蒙古虽说两军交战,有恩有怨很正常,但是二者之间与当年项羽焚毁阿房宫的情况不同,项羽饱受秦朝bàozhèng统治,因此才推翻秦朝对始皇遗迹进行毁灭『性』打击,是一种泄愤,日益强大的蒙古是在侵略,说好听点是在进行统一战争,要是你自愿归顺,蒙古大军自然乐得不战而屈人之兵,何故要将百年宫舍付之一炬?因此我认为蒙古大军的目的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屠城,而是借着屠城的幌子,其实是在找东西。他们所寻找的,说不定就是郦真人的遗着《星经录》和《山经图》,不过从此后蒙古帝国的运势来看,他们应该是并未找到,否则盛极一时的大元朝仅仅九十八年之后,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师傅这一番话说得我顿时对离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来还继续问下去,俺师傅这个牛鼻子老道却一摆手道:“行了行了,天都快亮了,抓紧时间歇着,明日午时寻得那个二头领的本相,给我来个斩草除根。”
当下师傅不再言语,倒头便睡,我毫无困意,于是打坐习气,运行几个周天之后,天『色』已经大亮,看着师傅依然沉睡,我悄然下了炕,抄起水桶,翻出来曾经练功用的沙袋绑在腿上,便出了门。其实雷云观的后院有一口水井,还是当初俺姥爷带着老厂区里的工作人言给俺师傅打的,不过自从我住在观中的时候,老牛鼻子从来不许我喝井水,每日早晨定时将我从被窝里拎出来,绑上沙袋扛着水桶去山涧离去挑水,不过那时候山涧里的水确实水质好,入口甘甜凛冽,只是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有山泉水了。
想当初得有差不多十七八年了,小小的我不论寒暑,只要是假期,总是每日早晨穿梭在道观和山涧之间,最初一次往返,歇歇停停,一个半钟头才能挑回来两桶水,急的等着喝茶的老牛鼻子哇哇大叫,别看老牛鼻子吃喝不讲究,那是没有遇到好东西,老牛鼻子嘴那可是十分的刁钻,普通的食物,老牛鼻子也能吃的津津有味,要是遇到上好的酒肉烟茶,老牛鼻子品得头头是道,有一次俺姥爷杭州出差,花了几十块买了二两明前龙井给俺师傅捎了回来,俺师傅一见,迫不及待的给我轰了出去,叫我立刻去山涧中取水,当我一路飞奔挑着两桶泉水回来的时候,老牛鼻子已经洗净了茶壶茶碗,不知道从哪里弄过来一小把干柴,看见我回来之后,点上了干柴,将山泉水倒入茶壶中烧开,再次洗净之后,烫壶汤碗之后,这两桶泉水已经用了大半,于是老牛鼻子两眼一瞪,于是我抄起水桶又飞奔了出去。等我回来之后,老牛鼻子和俺姥爷已在屋中就坐,滋儿喽滋儿喽二老正喝的挺美。边喝边听老牛鼻子给俺姥爷讲解品茶之道,俺姥爷对茶道一无所知,平时也不怎么喝茶,此时居然也学着老牛鼻子的样子品的有滋有味。老牛鼻子一时白话的兴起,见我回来,老牛鼻子放下茶碗,亲自结果接过水桶,给我示范品好茶的时候,如何取水,如何烧水热壶烫碗,如何取茶叶如何冲水,老牛鼻子正讲的来劲,俺姥爷起身客套了几句便告辞离去,老牛鼻子见俺姥爷走了,只好滔滔不绝的对着我讲了起来。不过俺师傅确实是有两把刷子,按他的方法泡出来的茶也是味道好了许多,我说主要是茶叶好的缘故,老牛鼻子不停地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