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7:华严经
本来这个故事是想下午说的,现在改到晚上了。这也是见到自己的故事,不过和早晨那个差别挺大。
我当丨警丨察的那个同学的一位同事,他的父亲,也是个老丨警丨察,在几年以前还是坚定的无神论者,现在成为了虔诚的佛教徒,居士。
事情的起因是他一次旅游,跟着大伙,走进了一座寺院。可能有的朋友见过这样一种情况:某人进入寺庙,会莫名其妙的悲从中来,甚至会痛哭。这位老丨警丨察以前去过的寺庙不少,倒不是他信佛,是因为他的文化水平比较高,而且业余对古建筑比较感兴趣,都没有出现过悲痛的情绪,这一次,原本是很愉快的旅行,他却忍不住痛哭了。
同行的人当然要问,他也说不出是怎么回事。有一个同行的同事,是个居士。说他和这个寺庙有缘,或者问问当家的和尚。他说不必了——————因为当时他也根本不信佛————————但是另一个建议被他采纳,就是在这寺庙住一晚。
本来也不是跟着旅行团,他们一行人有充分的自由。何况这个寺庙本来就允许游客住宿。寺庙里面都睡得早。他们9点来钟相继都睡着了。这位大叔的床靠着窗户,他无意向外一看,居然看到自己坐在大雄宝殿里——————其实应该是看不到的,中间还隔着别的建筑,何况大雄宝殿晚上也是关上的————————打扮得像个和尚,旁别还有个老和尚在对着自己说什么。说的啥。听不大清,只记住几个句子,不过他好像明确的听到一个僧人的名字,而且觉得这就是那个老和尚的名字。
第二天起来,他把事情和通行的人们一说,这一行人里,只有他是坚定的无神论者。所以大伙都劝他去找当家和尚问问,这种缘分是很好的。他此时也不再坚持,找到当家的和尚,把事情一说,那和尚也很惊讶。因为他描述的样子和那个名字,也就是说他昨夜“幻视”到的老和尚,是这个庙当家和尚的师傅,已经去世30多年了。
自然他看到的不是前世,不过这事也太过神奇。众人疑惑赞叹了一番,根据和尚的建议,给他请了一部华严经走。拿回家一看,他觉得经文很熟悉,好像以前看过。后来看到当中几句,他恍然想起,就是“幻视”时候听到的经文。反复看了一年左右以后,他也成为了居士。
698:隔音不好
这是我一个朋友的同事讲的,他表姐的故事。
她的表姐甲,一家都是特别老实厚道的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甲一家住在一栋老式的筒子楼里。这种楼是五十年代初建造的,刚建造的时候隔音就不好,40年以后当然更不好了。
甲家住在楼道的尽头,旁边是一对不到三十岁的夫妻,带着个7,8岁刚上小学的儿子。那家邻居对面和另一边的隔壁,都是空房子没人住。
隔音不好也不是什么大事,不幸甲那一年高考。更不幸的是那对夫妻特别热衷于吵架,而且兴致来了不管白天黑夜的吵。如果心情好不吵架呢,甲也安心学习,因为不吵架的时候这对夫妻就唱歌。那时候还没有卡拉ok呢,他们是跟着录音机唱。同时他儿子也跟着唱。
甲的父母也曾经去委婉地提过意见,但是那家的男主人一瞪眼,甲的父母也就不说什么了。好在高考前天气是暖和的,甲就到楼下去复习,她还劝父母,说就算同时乘凉了。不过学习的时候可以下去,晚上那家兴致一来不是吵架就是唱歌,睡不好觉也受不了啊。眼看快到高考,甲的父亲又去找他们家一次。那家的男主人骂骂咧咧的,女主人也说我们儿子才小学都不怕睡眠不足,你闺女怎么就那么金贵。甲的父亲看他们不可理喻,也就不再说了。
没想到第二天开始,那家人连吃饭的动静都变得极轻。偶尔出来上厕所(筒子楼厕所和厨房都是几家共用的)也低着头,看起来谨小慎微的样子。甲家人还说,咱们都误会人家了,人家嘴上不说,其实还是照顾邻居的。
甲考完试,在家等通知。一天晚上,那家的男主人过来借改锥,他要修什么东西。甲的父亲去工具箱给他找,那个人在屋里东张西望,猛然看到墙上一张照片,是前几年甲跟着父母回老家,照的全家福。邻居脸色大变,指着照片上一个人问这是谁?甲的母亲过去一看,告诉他是甲的太爷爷,去年去世了。邻居扭头就走,改锥也忘记借,还是后来甲的父亲给送过去的。
甲家只感到奇怪,但是老实人不回去打听别人的隐私。还是邻居忍不住了,一天提着瓶酒来找甲的父亲。说前几天——————就是甲考高前她的父亲最后一次去找邻居交涉那天——————我不是没答应你晚上不吵不唱吗。那天睡下,从我家墙里,慢慢透出来一个老头。盯了我们(他和他老婆)半天,用个不知道什么东西,像是木头的,带着一股腥臭放在我们嘴上,我们半天透不过气来,第二天嗓子就全哑了。养了一星期才好。那些天我们一到天黑就提心吊胆。甲的父亲这才知道他们为什么安静。
邻居又说你知道那个老头是谁?那天去你家看见相片,才知道是你爷爷。想起来他是恨我们吵了他曾孙女,堵我们嘴的,是不是棺材板啊。甲的父亲半天没说上话。
甲考上个不错的大学。那年头大学生又值钱,毕了业工作也不错,她大二,她家就搬走了。不过据说前年邻居还找到她家求帮,不仅仅是找他们家,所有老邻居都找了。那家人过的很不如意,邻居的儿子,因为盗窃也进去了。不过我想这就无关乎灵异。在社会上只知有己不知有人,当然路越走越窄。
699:猫
这是我一个老师讲的,他山东人。
甲原本是普通农民,小日本侵略中国,他从韩复榘的逃兵手里买了两条枪,跟自己的兄弟一块拉起队伍。
后来八路的人就去了山东,当时乱的很,不但有八路,也有中央军派去的人,也有杂牌的队伍。反正各色人等吧。甲兄弟手下有人手里有枪,各方面都想拉拢他们。其中第一步棋走的最坏的,是八路。
八路当时人数少,只能在某些次要地点派去一两个人员。派到甲这里的人比较失误。上级光考虑他是本县人,没考虑他是青年学生出身。77才跑出老家投奔八路的。
不是说学生不好,是学生和当时的农民之间隔阂很大。比如学生们以为自己的措辞很朴实了,但是农民们听起来还是如同天书。甚至这个八路刚来的时候,一次安排行动。他说十三号开会,到日子一看没人来。下去一调查才知道,他默认的是阳历十三,而当时的农民都用阴历,甚至人家都不说一号二号,说初一初二。
这样的人和土匪性格差不多的甲兄弟接洽,自然效果很不好。但是这个八路有一点优点,就是真诚。所以甲虽然同时和几路人马谈着条件,心理却并不反感八路。他只是觉得八路娘们,因为这位知识分子出身是书香门第,说话固然文绉绉,而且还经常抱着房东家的猫,像女人那样给猫顺毛,和猫说话。
甲不讨厌他,不等于日本鬼子不讨厌他。小鬼子在山东站稳,也就是徐州会战之后,就开始残酷的统治山东。在小鬼子的高压之下,其他不少势力,包括人枪极多的一些杂牌,不是当了伪军,就是消极避战。但是这个八路手下没几个人,却几次主动和日本鬼子对着干。甲对他的印象越来越好,唯一不放心的,就是此人说的理念。术语太多了,甲觉得他在忽悠自己。
到底这个八路军事素养不很高,再加上势力的弱小,他被鬼子俘虏了。鬼子对他用了极多的酷刑,他身子软骨头硬,到了也没说一句软话,鬼子要公开处决他。拉到刑场的时候,他已经自己站不起来了——————一身伤。鬼子把他倒吊在桩子上,用刺刀一刀一刀的捅,直到死他还在骂日本鬼子。
甲知道这个消息立刻组织队伍,准备打小鬼子的据点。注意是据点不是炮楼。那时候小鬼子还没发展到使用炮楼的阶段,不然甲的武器装备也打不下来。就是打据点,甲也没想活着回来。他通过关系,大致弄了个据点的布防图。至于据点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也闹不清楚。就把这张粗略的图放在地上,他召集几个心腹弟兄研究作战方案。几个人看着图呢,不知从哪里走来一只猫,把一粒黄豆放在图上。
甲的寨子里没猫,他正在惊异,猫跑出去,一会回来,又把一粒黄豆放上。黄豆他知道是自己寨子的。猫,有人看出来,说是八路房东家那只。甲叫众人不要阻拦,看看猫干什么。等猫把黄豆放完,甲恍然大悟,猫是用黄豆表示据点里各个位置的敌人数量。不过在据点一个不很重要的位置,猫放了一个绿豆。甲想不出来是什么。不过他觉得是个重要的东西,所以安排作战的时候,去那个位置的兵力很雄厚。
因为知己知彼,他们很顺利的打进据点。绿豆代表的也搞清楚了——————那个位置是出卖八路的汉奸睡觉的地方——————出来的时候,他们遇到了困难。一是因为此时小鬼子已经反应过来,二是猫只告诉他们各个位置的兵力,火力配置它可没表示。对付轻步兵,一挺机枪等于一个班的三八大盖。反正甲他们也没想活着回去,毙了汉奸,他们据守在一个屋子准备跟鬼子拼了。这时候那猫不知道又从何处出现。拉着甲的裤脚往一处拽。甲跟它从屋子的后窗户出来,发现拐个小弯就是个废弃的厕所,而猫的动作告诉他,厕所下面有通出去的路。
仗着这条路,甲他们几乎全员脱险。不过杀出来以后,猫被流弹击中,死了。
甲回来就带着队伍参加了八路,在欢迎大会上甲就说了一句话“八路都是条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