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那么第二页碎片里的女子想必就是当时的那个李天师了,我可压根没想到她居然是个道姑,也没想到居然有人会向道姑求婚,这是什么爱好?

目光转向我的左手,我十分好奇这第一个出现的男子又是何人,这三人又有怎样的纠结为什么会同时出现?

不知哪来的灵犀,我双手相握,将三页碎片合在一起,一道细碎璀璨的光立刻从掌心溢出,它袅袅而上,直击穹顶,立时将穹顶原本粘着的那些碎片震落下来,如珠如雨。就在这美如流星一般的碎片之雨中,我如愿以偿的看到一个幻境。

一片焦野,烟熏火燎的焦野。抬头看看天,现在约莫是凌晨四点左右。

看得出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规模不小的战役,虽然并没有那种触目惊心尸体遍野的凄惨景象,但空气中弥漫着散不开的浓浓的死亡气息,若是仔细看,泥土呈斑驳之色,深的无疑是血渍,更勿论时不时可见的散落在地的折断的兵器,间或还能看见断肢什么的。总之,这是一场相当惨烈的战争。不过,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场面大都如此,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周遭无风,却有凄厉哭号之声,那是怨魂不肯离去在战场徘徊踯躅之故。一场战争得死多少人,鬼差收魂也来不及。

我讨厌战争。但不得不说,这样的战乱年代,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是极好的修行机会。难怪这一届李天师会做道姑打扮,生意多,用道姑的身份出去做事更方便;也难怪她会开个草药堂,战乱多,会点医术不但有利于自我保身,出去行走时也比较容易受到尊敬。

但显而易见的,她也因一身医术被那个什么孟仆射相中了。这个仆射什么的,我依稀记得是古代的一种官位,虽然不知道大小如何,可但凡官字两张口,惹上了都是麻烦。

以前我还做过一个梦,梦里那个天师在田里插秧,然后来了个道姑和她道别,说要去安南降妖伏魔什么什么的。那时我还把这个插秧的天师和这个开草药堂的弄混淆了,以为她们是一个人,现在看来,根本不是。那个天师的时代我非常能够确定,是唐朝盛年之时,祖奶奶的授课里有提到过这个天师,说她有个好友,是个道姑,去伏魔却被魔所伏,于是李天师千里追凶一直追到了长安,在天子眼皮底下打了好大一场架,连当时的皇帝武则天也惊动了。

而这个道姑天师——她出现的朝代实在让我有点难以接受——我同样记得很清楚的是,在梦里,这个孟仆射对李天师说什么唐军大势已去兵败如山倒,劝李天师以医术为倚靠投靠他的叔父,但被李天师拒绝。虽然那时不能确认,但现在我已经有了相当大把握,单凭‘冲天将军’这个称呼。现在是唐末代,冲天将军就是搅得唐朝神鬼不宁的黄巢,虽然他最终还是被剿灭,但之后的唐朝也只维持了二十多年就土崩瓦解。

也就是说,在轮回印带我回去的这两个梦里,同一个朝代出现了两个李天师……

可是这怎么可能?我琢磨着,同一朝代,两个天师,期间顶多隔了百年,从轮回时效来看这太不合理,她们的间隔太近。这一矛盾佐证了我之前的一个猜想——轮回印并不单纯的带我回到了属于我的前世,它似乎是把我带到了某几个天师的时空中。至于这些天师是出于某种用意而特意选定的,还是只是随机的,现在我还不得而知。凤卿之前说的那些关于前世的话,想来都是骗我的。

望着这片充满血腥的焦土我就这样发了许久的呆,等我在心中把这些思路理得稍微顺畅了些的时候,数个人影出现在我的视线,那时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刻。

来人一共有五个——四个身强力壮的男子一手抬着一只肩舆,另一只手则握着一盏甚是亮堂的气死风灯。肩舆里坐着个人,穿着领口绣着回形文的灰色长袍,隔远了虽然瞧不太真切,但能从发型判断那也是个男子。

不知道这几个人出现在这片死亡之地是想做什么,我就远远的旁观着。

有空幽的铃音传来,响一下,停三秒,配合脚步数着节奏,那抬肩舆的四人也是走一步,停三秒。他们先是背对着我,渐行渐远,走不多远便转身面朝我走来,随着铃音的渐渐靠近,我将那三人面目逐一看了个清楚。

抬的人面目普通,五大三粗的汉子,我没做细看。但坐肩舆之人却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他就是第一页碎片显示的那个年轻却面有病容的男子,此时见他膝盖上搭着块雪白的狐裘,显然身体不是很健康的样子。此外他的左手拿着只铜铃,右手握着支白布幡,口中还念念有词。

不知道他们是否也看见了道姑天师,或者他们根本不在意她,反正抬肩舆的人脚步没停,坐肩舆的人的动作也没停,很快经过了道姑天师的身边。我扭头继续观望,听着他轻轻发出的那些祭语,然后明白过来,他这是在做安魂仪式,安抚战场上枉死的怨灵。

又安静的看了会儿,我断定,这个不知是什么来头的家伙做的这个安魂仪式并无多大用处。怨灵太多,不来个规模庞大的道场不足以平息强大的怨气。但他似乎没有意识到,依旧不紧不慢一丝不苟。不一会,那五人渐渐走远。我有些犹豫,要不要去提醒一下他?想想,还是作罢。虽然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人,但看他坐着的肩舆装饰华丽而舒适,身上的衣服虽然色泽素雅却质地极好,而且那四个抬轿大汉虎背熊腰营养充分的模样,所以这个人背景应当深厚。身处乱世,明哲保身不惹麻烦是为上策。

虽然说战场上枉死的人并不一定都能顺利的前往地府报道,原因种种此不赘述。不过冤魂们产生的怨气倒也不一定会给在生者带来麻烦,因为刀剑为凶,凶煞之气远胜冤魂之怨,冤魂于是因被压制而无法作怪。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穷凶极恶之徒敢于肆无忌惮行凶害人的缘由所在,鬼也怕凶煞恶人。所以即便安魂仪式不到位,对住在战场附近的、侥幸还能喘口气的人来说也不用担心以后会有阴魂害人的事情发生,顶多看到点幻象听到点幻音而已。现在这种时候人命如草芥,道姑天师一人独木难支,选择什么都不做悄然而走实在是值得理解和原谅。

所以我转身走了。

顺着阡陌来到大路,沿着大路朝东走。薄雾中,旭日东升,虚弱的如褪了色的鸡蛋黄。

我走了一段并不短的路,也路过过若干村庄,可是我没见到过一个活人。不少茅草搭的房子冒着的黑色烟火未息,一路血腥与尸臭之气相伴,或浓或淡,听不到鸡鸣狗叫,直至城门远远依稀可见,四周一直一片死寂。

沿路而来压抑而沉重的心情在看见城门的时候稍有放松,城里总该有活人了吧,不会都死绝了吧,我这么想,不由加快步伐来到城门外。

天已经亮了,照道理说城门应该大开,但并没有。我抬头望望城墙顶,也没看见守城的士兵。

墨笔绘阴阳》小说在线阅读_第40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半桶水的小神婆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墨笔绘阴阳第40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