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不,不行,我必须走”

为了天下。这么说着的他眼神灼灼,填满了我陌生的东西”

我和天下,哪个重要”

瞬间,我看到了他愕然和哀伤的表情,碎片般直刺入我心里,血和泪一同决堤而下”

我说,走吧,你有你该做的事,我只是一介红尘女子”

他就走了,转身拂袖,马后一片尘土飞扬。长亭坐在我的房间里听马蹄声远去,脸隐没在房间的阴影中。沉寂如常”

很久之后她突然扬起头,直顺黑悸的发蓦地铺了满肩,苍白肃静的脸上泪痕闪亮,暗色的角落中如裂痕般清晰刺目”

铃,如果我是你,多好”

嘶哑凛冽的嗓音撕扯着静谧的空气,我几乎更窒息在湿润而花香浓郁的暗色空气中。

杨柳晓风,岸旁残月

长亭和寒蝉构起了我的整个世界,寒蝉走了,我的世界跨了一半,长亭成为了我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人”

她平日并不接客,现在更是尽量留在我房中,用清净的眸紧盯我的眼。她是个刚强的女子,我知道她爱寒蝉,爱得深切而绝望,无所期待一无所有”

我很爱她,爱这个眼神碧蓝澄澈脸庞决美忧伤的女子,亦爱他,那个笑容似阳光般俊郎的叫做寒蝉的男子我从未想过这青楼中会有孩子。青楼中的女子是决不可生子的,这是规矩。一旦怀孕,变会逐出这唯一允许违逆天理的地方,流离失所,凄惨死去”

但一个人例外,我知道,只有一个人例外”

我一时闲来无事,倚在窗前从纸破的小洞中窥视外面的天空以及窗下怒放的花儿,欲沉沉睡去时,却听得孩童的嘻声,清澈干脆如水波轻击瓷瓶。我甚是惊讶,遂向外张望。院中一个稚气的孩子正独自玩耍。大概玩得兴起,不觉便来到被视为禁地的我的窗下”

孩子容貌干净漂亮如娃娃,料想父母必也是朗才女貌。想着不由轻笑出声,惊动玩性正浓的孩子。她才发现自己已涉足禁地,慌忙逃离”

我大致明白,这孩子的母亲”

长亭问我,你见过晓月了吧”

晓月?我反问”

杨柳晓风,岸旁残月。晓月是我女儿,她爹给她的名字”

晓风是希望,那么残月是什么?

千种风情,与何人说

最近街上反常的喧哗,深居青楼的我都能感受到那种动荡不安的气氛。我不擅长发问,尤其是面对长亭那长沉静如常的脸”

一日,长亭来我房间,默默为我换上杨国忠被处死那天我穿的血色衣服,为我梳妆。衣服依然流光溢彩溢彩流光,烈焰般燃尽浓腻的华丽。长亭眼里寂暗一片,洇出些微淡红和依旧冷清的微蓝”

我全不惊讶,黯然的发在她指尖缠绕坠落,被挽成好看的发髻。如寒蝉当初的离去一般,我知道这是宿命”

长亭一袭素蓝长裙,水袖盈动,优雅到了极致。那片静默的蓝,很配她黯然决美的脸”

她扶我出屋时已是午夜,月光柔静。晓月走在我们旁边,仰头看我。姐姐姐姐,你的脸怎么了”

我的脸——吗?我在轻纱舞动的缝隙间露出一个凄惨的微笑。一路走下来,楼中空无一人,原来这里已荒凉至此”

长亭沉默着带我到前院,月光下院子惨淡而明亮异常,中间一池水,水中泛出清淡的淡色月光,清凛纯粹得让人不寒而栗。我们在池边坐定,长亭的脸坚毅而温柔”

她指着池水要我看,我便俯身看下去,薄纱轻启。池中是一张狰狞丑陋得异常的脸,只能模糊得辨出五官。发髻整齐,出自长亭素净纤长的手”

我微笑,然后看到池中的怪物裂嘴露出残缺的牙。长亭抱住我,我抬起头,轻纱掩面”

我说没事,没事,我早就知道”

否则,房间里不放镜子的唯一理由是什么?寒蝉初见我时转瞬即逝的震惊和嫌恶是什么?他们做一场给我看的戏,唯一的缺憾是它太完美,让我不由地猜忌,而谜底有是如此显而易见,无话可说”

长亭说,我们没想到你能知道”

你的本名是杨玉环,杨国忠的妹妹。寒蝉是当今圣上,玄宗李隆基。玄宗是唐朝最开明的皇帝,却被李林甫谗言诱惑,你哥哥又用你取悦龙颜,成为宰相。国家由此堕落。如今安禄山叛变,皇上落难此地,官兵要求惩办你和哥哥。皇上安排你假死,由我收留,却不幸被毒药毁容,失去记忆。皇上现在无法久留此地,才于之前匆忙逃离,留我照顾你”

我知道杨贵妃,那个红颜祸水———倾国倾城的美人———是我”

是你。长亭冷冰冰的手指握住我的手”

那你呢”

我?她尖锐地苦笑一声。我是皇上民间遗下的女子,一夜风流声的晓月,却无福进宫”

于是流落于此,开这家青楼妓馆,却恰好藏你于此。她的脸上依稀泪痕滑落,浸着月光的泪隐入无言的池水”

如今叛军已达城下,一旦入城,你我皆在劫难逃。我已安排青楼姐妹各自逃散,只留你我和晓月无处可去。我想不如就此终了一生,免得受尽凌辱”

我点头,用手抹去她脸上闪亮的泪。我说,我会在这里等他”

长亭笑了笑,脸庞惨白却精致秀美,月闭花羞。晓月安静贴在她身侧。她说,我们在这里等他。

我亦笑,屏息迈步,水花飞溅。水深不见底,红莲怒放,水波开合。失去意识前我触到了身边另一具冰凉的躯体,和她如常寒若冰霜的手指,于是眼前浮起她寂蓝的双眸和她光亮的笑脸。欣慰地沉寂下去,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当夜,城市沦陷。

------马嵬兵变后,杨贵妃缢死,在平定叛乱之后,玄宗北还,一路戚雨沥沥,风雨吹打皇銮的金铃上,玄宗因悼念杨贵妃而作此曲。《碧鸡漫志》卷五引《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霖雨弥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与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时梨园弟子惟张野狐一人,善筚篥,因吹之,遂传于世。”这也就是词牌《雨霖铃》的由来。

聊斋夜谈-每天三个故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55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mustang53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聊斋夜谈-每天三个故事第55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