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山很奇怪地听到了古瑟的声音传来,越过粼粼的湖面。义山不自觉地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以及和那个飘摇着古瑟之音的窗口之间的联系。他顺着湖岸散步,目光始终不离那个窗口,慢慢踱到了芙蓉塘外。此刻是芙蓉和桂花开花的季节。一缕缕的桂花清香沁人心脾,缠绕在树叶和菱枝间,仿佛和着古瑟之音飘舞。就着月光,可以看见大片的紫红色的芙蓉花瓣盛放在枝头,也有洁白的花骨朵藏在叶下,都象莲花的形状,在幽幽的夜色中,好像水上树上的景色融为一体,人就“宛在水中央”了。
芙蓉花花期短,而且开在深秋,难得一见,更遑论这样的月夜花景了。义山感觉心情舒泰,就取了椅子来,坐在芙蓉树下,品看着月光下的芙蓉花,沉浸在古瑟的音乐以及桂花的香气中,可以在池塘的倒影中看出那个窗口的烛光始终未息。很快更夜就过去了,天边泛了鱼肚白,一片彩霞出现在崇让坊的上空。
义山陡然醒来,是因为耳边响起了井轱辘的声音。他在椅背上轻轻欠起身子,看见是个丫鬟正在转动井轱辘,长长的井绳缓慢地卷动着,使轱辘上雕刻的玉石老虎显得轮廓清晰。义山想绕路回去,不料正好碰到另一个端着汲上的井水的丫鬟。那个丫鬟措手不及,水都泼翻了浇在义山的身上。
本来就是料峭的秋天清晨,义山睡着后着了凉,衣裳一被冰冷的井水浇湿,寒气立刻游遍全身。但顾于礼仪,义山没有说什么,瑟瑟发抖地想走。却听到身后一个悦耳的声音说道,“菱香,弄先生一身水,也不知道道歉?”
义山回头一看,一个小姐模样的女子映入眼帘,竟然有奇怪的幻觉,青鸟恍惚地飞到现实中来,古瑟的声音又响起……
义山漫漫地记忆着,恍惚地问,“小姐是——?”
话语一出,才知道自己唐突了,在这样的清晨,遇到一个陌生的大家闺秀,应该回避才对,怎么能主动发问?
对方也是一愣,然后害羞一笑,用圆扇轻轻遮了脸,却似乎不愿就此离去,低声问道,“先生可是以诗称著的李义山?”
“正是。小姐何以知之?”义山有些纳闷。
旁边的那个叫菱香的丫鬟却抢着回答,“我家小姐早就喜欢你写的诗了。听说你搬到咱们宅子的对面住,小姐硬是也搬到湖边的屋子住。那间屋子有什么好?风大湿冷,可是我家小姐就是喜欢,每天还不分白天黑夜守在窗口看你——”
“住口。别说了。”小姐脸低得更下了,急着制止。
那个菱香却是个胆大的快嘴,抢着说,“怕什么?小姐你不就是喜欢他吗?一个劲地在屋里背他写的那些诗,我们还要点香上烛——”
小姐急忙转身离去,脚步碎碎的,却走不快。义山不知来了什么力量,痴痴地追着,随口吟诵一句,“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未料小姐定了脚步,也低声曼吟,“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月榭故香因雨发,风帘残烛隔霜清。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吟罢抬头轻轻一看,两人的目光就相遇了,在这清清凌凌的早晨,在这彩霞、薄雾、荷花、菱枝、桂树包围之中。清晨的芙蓉花是雪白色的,吐着纤弱的花蕊,一朵一朵像含羞的少女……
这是义山早年写的一首诗,没想到被眼前的这位小姐记在心里,且在这样的风景中吟诵出来,这是否就是修来的缘分?
2012-7-12 13:58:00
两人就那样对视着。义山隐约能感觉到那只梦中的青鸟低低地在两人间徘徊,尽管相距仅咫尺,却似乎飞遍千山万水般辛勤。义山低声呼唤着:“青鸟——”听到小姐也回答:“青鸟——”隐约又有古瑟的声音响起,使两人都有些惊讶,呆呆地站着。
半晌,小姐才说,“先生,你就在这里歇息了一夜?”
义山回答,“是啊。背灯独共余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说罢叹口气。
小姐也叹口气,说,“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义山不由深深折服小姐的诗才,心里暗暗生成留恋来,如这桂花的暗香轻轻飘荡……
只一刻,天地忽然起了变化,起风了。东风拂来,激起池塘、湖面上一片涟漪。天上的云朵迅速生成,有风雨满楼之势。义山本就淋湿了一身,此刻被风一吹,不禁飒飒发抖。小姐瞧见,说道,“先生湿了衣裳,风雨欲来,还是请先回府吧。”
义山急忙问道,“晚生有三问,请小姐能否明示?”未等回答,便问,“不知小姐芳名?不知小姐府上何处?不知晚生能否登门致谢?”
那小姐见这风雅书生也这般急迫样,不由扑哧一笑,用手指指菱香,“让她告诉你好了。”说罢一路碎跑而去,留下一个呆呆的义山在原地。走远了,还回头轻轻一笑,融万种风情于一瞬间。
义山下意识要跟着走,却被菱香挡住,说,“你这呆子,连我家小姐都不认识,亏你还在洛阳城住那么久?我家小姐就是王府的七小姐,锦瑟呀。”
锦瑟?——义山立刻就联想到每夜里的梦中琴音,难道这一开始就是宿命?他不知是惊是喜,迎风对着崇让坊和湖面出神。天上开始飘着凄迷的细雨,隐隐的有轻微的雷声掠过芙蓉塘。义山望着锦瑟的身影跑过牡丹花丛,跑过翠竹林,消失在院墙的拐角处,心里不由怅然若失。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三)怨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此后的日子里,义山害了相思病。每天白天便流连在崇让坊的院墙周遭,看着墙上方的阁楼,静静地听里面的声音,却不敢贸然进去拜访。恪守身份的他认为以一介寒鸦书生,怎能登封疆大吏的家门?只有把苦恼埋在心里,回到寒室埋头继续苦读那些已背得滚瓜烂熟的经书。
但他又经常在烛光中出神,幻想着锦瑟的容颜,幽思难抒,便奋笔写思念诗。写好后无人可对而诵,只有付之一炬。看着薄纸在烛火的舔炙下卷着化成灰烬漫漫飞扬,散发出墨汁的清香味,不由长歌大哭——
表哥让山却快步走过来,很惊讶地看着他,说,“兄弟,你怎么会认识王家小姐的?她有信通过哥哥让我转交给你呢。”
义山顾不上解释,急忙从表哥的手里抢过来信,展开就看,是娟秀的小字:池塘秋风晨,萍水相逢,与先生一见恨晚,思念有心,下笔无力,先生诗才但薄云海,小女缘浅,也求一题,只请赐墨,切记切记,珍重珍重。
义山轻轻地捧着带有清香的信札,却仿佛捧着重物似的,又惟恐它会突然插翅飞走,半晌才放下。连忙研墨提笔,临落笔时却踌躇不决,平时下笔如有神的他,竟然思路梗塞,一时不知写什么好,只有急得流泪,握拳猛击自己的脑袋。让山见状,连忙劝止,还说道, “据她哥哥所说,她很喜欢你的诗呢,说你的诗情真意切,读着就让人流泪。她哥哥亲眼看见她背诵时悄悄地掉泪呢,多好的姑娘啊。”
义山听闻,更加哭得厉害。让山劝他,“别哭了,那我们一起去见老婶娘,只要他老人家同意了,我就去为你求亲,如何?”
义山听得,心中的喜悦流露脸上,立刻破涕为笑。却忽然听到背后一个苍老的声音说到,“义山,你这孽子,不好好读书,怎么尽想些男女之事?”
原来是义山老母颤巍巍地拄着拐杖进来了。老人家尽管腿脚不便,口齿听力却仍好,听到兄弟两个的对话,恼怒不已,就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