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瑶楞在那里,旋即惊喜的叫道:“静之!我被互动啦!姐!我被互动啦!”之后便兴高采烈的拽着那个还在发愣的小丑往大堂上走。对面两个衙役已经迎了过来,一边一个架住了洛瑶就往堂上拖,留下洛雨三人一时都傻在了那里。
转眼间洛瑶已经哈哈大笑着被拖进了大堂,还故意把两腿抬起来打秋千。来到堂上,洛瑶自然不会真的下跪,演包公和演家丁的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对答了几句,而她只说了两句民女如何如何之类的话,就这还是她从小说上看来的。然后就算定案了。
包大人一拍惊堂木:“来人呀!把她给我去押压入天牢!”两个衙役又把洛瑶架了起来,就要往后堂拖。
这时突然一只手搭住了衙役的肩膀,原来是陈静之实在看不下去别人对洛瑶动手动脚,这才上来阻拦。“行啦,审完了,放手吧!我们不玩了!”他一把拨开了衙役的手,拉着洛瑶就往外走。
“不好意思啊,你们继续。”陆林挥手向愣在堂上的包大人打了个招呼,让他们接着拉别的游客玩,说完四个人便出了正堂又向后院走去。谁都没有注意到,那个“包大人”染得乌黑的脸上,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心中暗骂,只差一点就成功了!
“刚才那两个是张龙赵虎吗?怎么没有王朝马汗?还有展昭?刚才很像五鼠闹东京的桥段呀!还想看看白玉堂呢,没想到就这么草草事了。”陆林失望的说道。
“呵呵,你不会就是为了看三侠五义才想业开封府的吧?!”洛雨鄙视的看了他一眼,“那你肯定要失望了,关于包青天的故事九成九都是假的,三侠五义更是清光绪年间才出现的小说。其实,包括铡美案、狸猫换太子在内,所有的断案故事都是明清时的人编出来的。整本包公传,基本上一点真事都没有。”
“开什么玩笑!那么多公案,那么多传说,里面总会有真的吧?!”包青天坐镇开封府,题记碑就立在外面,上面也有包拯的名字,几出戏已经唱了上年了,可洛雨却说这些都是假的,陆林听得世界观都有点乱了。
洛雨接着说道:“不只如此,包拯一生基本上是没断过什么案的。东京汴梁是北宋国都,你见过北京市长天天当法官吗?而且他在开封府呆的时间也不长。他一生真正处理过的案件不超过五个,没有一个是出现在故事和戏曲里的。假皇子案倒是有,但那也是庙堂上的案件,是不会告诉百姓的。可以肯定的是,他生前一定是个刚正不阿的好官,从南宋开始就受人敬仰!到明清时,为了满足百姓对于青天的渴望,艺人们才杜撰出了关于包青天断案的种种故事。久而久之,包龙图就成百姓心目中对于公正和法律的一个梦影。”
“你这人真无聊!”陆林被她说得兴致索然,连继续逛下去的心情都没有了,加快了脚步开始满院找石头。
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做为一个官方办公场所,他们在后院里也没有看到几块石头,便又一头扎进了不远处的包公祠。其间洛瑶和陈静之拿着相机一直在拍照,把每块形似太湖石的石头不同角度的拍摄下来。一路上他们注意到还有很多东南亚及日韩的旅行团驻足于此,不由的感叹包大人真是威名远播,这就是文化的辐射作用呀。遍寻无果后已经临近中午,他们奔向了不远处的下一站,一个在各种描写北宋的故事里,都肯定会提到的地方:大相国寺。
好郁闷,刚才正开着另一个贴,结果一不留神,直接在回复栏把更新贴上了,然后就把这段贴到了人家帖子里去~~~~orz
天涯还有没有这样没心没肺的作者呀!!!太丢人了- -
今天是正月十五,街上非常热闹,大相国寺前人潮涌动,寺内更是摩肩接踵香火鼎盛。树上、香炉上被绑了无数用来祈福的红带子。一群群的香客、信徒把大殿前的空地挤得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大雄宝殿前最大的那只香炉已经被香灰填满了,一团团的火烧在其中,仿佛这红火的新一年。
“好热闹!只是不知道这香要卖多贵。我在美国就听他们说过,寺庙里的香很贵。”洛瑶说道。
“和尚嘛,总要挣个香火钱,不然吃什么。”洛雨不以为意的说道,“大相国寺成名自北宋,你未必会注意它,但总能时不时就能在小说里看到它,因为在当时它实在太有名了。比起那时做生意的和尚,现在的和尚弱爆了。”
“和尚还做生意?”陆林问道。
洛雨笑着解释道:“出家人做生意有优势,直到今天他们都是不用交税的。北宋年间,大相国寺与其说是寺庙,不如说是开封乃至世界最大的商业中心,就是CBD!它本是皇家寺庙,但几代和尚的用心经营,把大相国寺附近打造成了最大的超商市,娱乐中心,同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交易中心、货物集散地。大宋的商人、辽国、日本、高丽、越南、波斯的商人,云集于此。”
“《东京梦华录》里说寺内:‘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越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和尚们不但不排斥商业活动,反而牵头交易、坐地抽成。其实这也是小头儿,大头的生意是寺产!大相国寺在寺庙周边和京城内外经营着大量的商肆、邸店、钱庄当铺和庄园等一大批的商业机构,来财如长江流水一般。要说从当时的汴梁数出十大富豪来,大相国寺的和尚们就算不是第一,也出不了前五!”
洛雨正说得起劲,不料众人身后突然响起一声佛号。一个大和尚全脸黑线的盯着洛雨,“施主,你是来进香的吗?”佛门清誉,不容诋毁呀!
“对不住对不住,我们转转就走。”陆林陪着笑拉上洛雨,四个人逃也似的跑开了。
在庙里转了一大圈,洛瑶和陈静之还在不停的照相,但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仍然是一无所获。
眼看到饭点了,四个人马不停蹄的奔向下一站,开封最大的一片旅游区,龙亭风景区。
龙亭位于御街以北,是北宋皇宫曾经的所在地。附近分别有龙亭风景区、清明上河园、翰园碑林、天波杨府等多个风景区。想把所有的景区全都踩上一遍,怕是需要两三天的时间。不过令他们非常惊喜的是因为上元节的关系,每个景区里都有非常丰富的活动,各种民俗文化表演络绎不绝,晚上还有灯会、焰火和大型演出。索性就当是来过节了,便不再多想,安心的继续找了下去。
第一站清明上河园,这是一座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的主题公园,意在复原北宋时期东京汴梁的繁华景象。走进园内,人流如织,其中还夹杂着很多穿着古装的人。那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或者说是正在扮演着各色宋人的临时演员。他们中有叫卖的小贩,开店的商家,赶车的把式,逛街的女子。汴河旁的码头,一些木制古商船正在卸货,河上画舫如织,一些女孩撑着纸伞游于河上,扮演着大家闺秀抑或青楼名妓。一切行制都是仿照《清明上河图》的画卷中来的,可惜演员们举手投足间充满的现代气息,还有满园的游客,着实让众人有些跳戏的感觉。
倒是因为元夕的关系,今天园中有很多跑旱船、踩高跷之类的民俗文化表演,虽然在陆林眼中这些蛮土的,但洛瑶和陈静之却看得有滋有味。园内杂耍小吃应有尽有,商家全都身着古装。正走着,前面一座宫殿处人头攒动,挤了好多人,洛瑶拉着众人挤了进去。原来是一个互动节目:大宋科举。邀请游客穿上古装,上台扮演参加科举的考生。
“这都有!不知道考完了有没有榜下捉婿?”洛雨感叹道。
“什么榜下捉婿?”洛瑶问道。
洛雨便接着解释道:“这是当时汴梁的一个习俗。科举发榜之日,大户人家的管家们会云集榜下,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因为狼多肉少,所以一般都要用抢的。看谁高中了,掏出绳子上前就绑,抬回家里直接拜堂,民间便戏称之为‘捉婿’。如此‘金榜提名时,洞房花蜡夜’的双喜临门之事,官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许了,也算是对士子们的一种福利。而且‘捉’的对相不只是青年,有时连上了年纪的老举子都不放过。曾有人向一名中了进士的老者提亲,老者做诗云:‘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哈哈哈,太逗了!这些汴梁人还真是‘龙袖骄民’,这种事都敢做!”洛瑶笑到不行,非要推着洛雨上前报名不可,没想到还真被选上了。
来到殿前,工作人员给她拿来了一身儒生的古装。洛雨本就容貌出众,换上一身男衫之后,儒雅中透着一股秀气,秀气中又带着几分英气,颇有几分青霞姐女扮男装后的感觉。她和另外几个人站在宫阙之下,一场轻松的考试开始了。几道富有趣味的问答题后,洛雨成了今天的“女状元”。而奖品,便一是卷《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