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9-4 20:27:00
三天后清晨,一行人风尘仆仆的来到了位于俄罗斯中部的重镇,叶卡捷琳堡。在新西伯利亚一无所获之后,众人连夜起程,来到了这座坐落在乌拉尔山脉,欧亚大陆的交界线边的城市。叶卡捷琳堡被称为“乌拉尔之都”,在市内的一些小路上,很多地方都分别标注着“亚洲”和“欧洲”。这里的人们喜欢说:“俄罗斯是只双头鹰,一头看着亚洲,一头看着欧洲,我们叶卡捷琳堡就是这只双头鹰共用的脖子。”
萧卓对众人介绍道:“这里在二战期间被称为‘英雄之城’,因为西部战状吃紧,当时斯大林就将欧洲的大型工厂和重要机构大量转移到了乌拉尔地区,叶卡捷琳堡也就成了一座巨大的兵工厂。那些设备运来以后,来不及修厂房,就在露天的条件下投入运行。但即使是这样,这里的人们也努力工作,将坦克大炮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前线支持卫国战争。所以德国人有一种说法:是乌拉尔打败了德国。”
“嗯,听说早年国内的拖拉机厂,大多数都是这里援建的。那既然是军工之城,怎么管理这么宽松?”罗瑞问道,他们很轻松的就出了机场进入了市区。
萧卓解释道:“早几年可不是这样的,冷战那会,有次美国人的侦察机来这里侦察,结果直接被地对空导弹给打了下来。哪怕在苏联解体之后,这里也是外国人可以进来,但是本市人想出国会受限制,因为这里有很多的军工人才。这么说吧,这里有些稍微偏远一点的工厂,在苏联时期是生产核弹的。”
“生化危机已经遇到过了,但愿别再闹个核弹危机什么的。其实上次真是侥幸了,也就是碰上炭疽这种生物武器,咱这东西才有用武之地。要是毒气的话,越是高温蒸发的越厉害,扩散的越大。”陆林摇头说道。
“你说这个倒让我想起来了,很巧,好像是七十年代末,这里也发生过一次生化危机。”萧卓说道:“当时,一种突然出现的怪病袭击了叶卡捷琳堡,短短几天内,几十人死于炭疽病菌感染。当时苏联政府没收了所有医院的数据,对外解释是由于食用了被感染上病菌的肉。但当时西方情报部门怀疑这起炭疽热的真正起因没有这么简单,直到苏联解体以后,叶利钦才在一次采访中承认‘是我们的军事研究出了问题’。最让人愤怒的是,出事之后他们并没有停止实验,在往后的十年里,发生过疫情的那个区人口呈明显下降趋势,新生儿中有中枢神经问题的超过80%。”
“萧卓你怎么对这里这么了解?”洛雨问道。
“我祖母当年就是这里的人,都是听她讲的。当年苏联解体的时候,她是很高兴的,对她来说,那个国家太冰冷了。”萧卓说道。
“你说那个不算什么啦,我看过篇报道,当时的苏联在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划了一片跟法国面积一样大的地区做核试验。却没有清空区域里的人,200多次核爆导致生活在草原上的70多万人都被辐射了。”陆林说道,“还有一次,苏联实验核武器与常规兵种配合作战,调集了4万5千人的部队守在实验区外。结果核弹出了问题,在空中爆炸了,你们明白的,那玩意爆的越高,威胁范围也就越大。部队在没接到通知的情况下,按原计划在核爆5分钟后冲进了实验区。结果这4万5千人,最后只有两千人从实验区里活着走了出来。就这两千人,后半生也是辐射的后遗症中度过的。类似的核悲剧在苏联还发生过多次,但都被苏联政府刻意隐瞒了来。他们的核武器没对美国用过,全都招呼到自己国民身上了。直到1994年,当局才为那些在试验中丧命的人立了一块纪念碑。”
“无数人的牺牲只是为了少数高层争霸世界的野心,真可悲,真不值。”周欣叹道。
2012-9-4 22:06:00
众人找好了酒店,坐了一夜的红眼航班现在本该好好休息一下,洛雨却被报纸上的一则小新闻吸引了。她的俄语还没达到自由阅读的水平,可报道配的那张小照片却是认得的,那是件文物,却绝对不是俄罗斯的风格。陆林给她翻译了一下,意思大概是有一批非常珍贵的金帐汗国时期的文物,目前正在叶卡捷琳堡艺术博物馆展出。
洛雨对此产生的浓厚兴趣,非要去看一看,于是大家不得不陪着她开始了博物馆一日游。
进入博物馆金帐汗国的展厅,玻璃展柜中大多是一些元代的盔甲兵器和丝绸制品,百余件文物中,唯一有文字记载的,是一本类似于国内州府县志的古籍残本,也就是记载某行政区域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件的记事簿,它被摊开平放在展柜里。
整本县志都是回鹘文写成的,回鹘文是中古世纪维吾尔族使用的文字,属于突厥文的一支,随着伊斯兰教传入新疆而渐渐消失,却在四大汗国一直沿用到了清初。洛雨对这本记事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对回鹘文没什么研究,打开的页面上也只认识两个词,但正是这两个词深深吸引了她。那是两个相临的词,意思分别是天和祭坛。如果把它们用蒙语的意思表达,那就是:长生天祭坛!
“长生天祭坛?!”洛雨猛的想起了他们在克格勃研究所崩塌后,发现的那个元代遗迹。当时萧卓翻译的是祭祀长生天的地方,难道这才是它真正的名字?长生天祭坛?
“这也许真是条线索,没有想到金帐汗国的记载中也提到过那种建筑!”洛雨兴奋的说道,但接就是脸色一黯,“该死,剩下的字我真是一个都不认识了。如果传回国内找专家翻译,至少也要三五天时间。”
“那就先拍下来再说。”周欣举起相机就拍。
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身后响起,“1343年初春,正午的阳光下。早已荒凉百年的天之祭坛被一道来自远方的耀眼光芒笼罩,接着一道如车轮般粗的金光射向东南方的天空,有如长虹贯日。传说祭坛是一位东方的可汗修建在这里的,为此他还贿赂了钦察的汗。这里一直被视为禁地,早年被蒙人把守着,被人们渐渐遗忘在了荒野上。一个百户派人查看,发现祭坛顶部的机械全都熔化了。”
众人愕然回头,一个看上去六十多岁的亚裔老者站在他们旁边,读者古迹上的内容。看众人望过来,他笑眯眯的说道:“钦察汗国是金帐汗国的另一个叫法,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有对这些老东西感兴趣的啦。不错,不错。”说罢扭头就要走。
“等等老先生,您认识这上面的字?”洛雨追了两步上前搭讪道。
聊天中众人得知,老者名叫岳洪,也是中国人,是一个研究突厥和回鹘文化的专家。因为学术需要,经常会在西伯利亚和中亚之间往来。听说这里有金帐汗国的文物展,特地从莫斯科赶了过来。
洛雨想请他多翻译几段古籍中的内容,岳洪欣然同意,可其它内容再也没有与长生天祭坛相关的。大概是那次的事件被当成了一段奇闻或者怪异的天象,这才被记入了官方的日志里,但通共也只有那么几行字。
失望之余,洛雨还不死心又问道:“那岳教授,您知道这本县志大概是出自于什么地方的吗?”
“里面提到的几个地名,大概是在中亚,土库曼斯坦和伊朗附近的里海沿岸。”岳洪教授答道。
“竟然是在那边。”洛雨喃喃说道,心中不禁暗想,他们发现的祭坛是在北极圈,眼下古籍中提到的这个却是在中亚,这到底是一场多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呀?!
周伟和老人攀谈了起来,发现原来他们住的是一家酒店,他会再呆一天,后天就返回莫斯科。大家相谈甚欢,一起把展览看一了遍,再没有其它发现之后,便一同返回了酒店。一直等到天黑,洛雨迫不及待的拿出了玉衡再次测量。虽然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当结果摆在眼前时,她还是震惊了。指针依然指向西北,这次连她都开始怀疑这玉衡是不是坏掉了,再往西翻过乌拉尔山,就正式进入欧洲大陆的板块了。
经过一番商量之后,众人决定,按照原计划直飞莫斯科!在餐桌上,当岳洪教授听说众人的下一站是莫斯科时,欣然邀请他们后天与自己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