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把它修在离阳明洞不远的这里,一来是为了纪念王阳明,更重要的是为了陪养王学门人。刚才石碑上的内容是张居正手书的,上面记录了前因后果。在徐阶还没成为首辅之前,屡受严嵩的打压,他就有了这个念头,培养一批坚定的王学门人入朝做官。说白了,一来能扩充自己的势力,二来对国家也有好处。成为首辅之后,他便开始着手准备,请东厂探子在阳明洞附近秘密选址,历时七年,终于在阳明洞百里这外找到了这个最符合要求的洞穴。地址之所以挑选的这么严格,是因为他希望学子们能如王阳明在阳明洞内一样,能够一朝悟道!”乐雨说道。

“这悟道是悟出来的!还能造出来不成?”周伟问。

“这个碑文上并没有写明。”乐雨继续说道:“因为地处偏远,行动又要保密,以至于这里的修造进度非常之慢,直到徐阶下台都没休好一半。再后来张居正上台,继承了恩师的愿望,暗中继续维持光明洞的修造。当时皇帝年幼,他与太后、总管太监三方结成联盟,张居正的权势之大,甚至超过了严嵩父子。光明洞建成之时,他着人亲手写的序竖碑立在了这里,当时是万历九年。才57岁的他大概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死在万历十年。再有一些是我的推断,这个光明洞并没有得到启用就被废弃了,因为张居正死后整个朝廷的风向发生了巨大变化。”

“张居正并没能如他的老师一般找到一个合适的传人,同时自己又功高震主,而且在推行改革的末期,他终于把手伸向了控制着这个国家的官僚地主阶层。他活着的时候权势滔天,那些人就算恨透了他也没办法。他死后就不一样了,人亡政息,那些人开始反击,才见起色的明王朝再次停滞。他的追随者贬官的贬官发配的发配,然后张家被抄家,抄出白银十万两,张居正长子自尽,家属饿死的饿死,流放的流放,一代能相之家至此败落。之后的万历皇帝在废除新法大肆搜刮民财,囤积金银,兼并土地,上下成风,加剧了通货膨胀!使得普通民众生活更加困苦,最终导致崇祯年间的财政全面崩溃。”

“换句话说,张居正一死,他的整个布局和势力就顷刻间土崩瓦解了。所以你才说这个洞建成之后还没来得急使用就废弃了?”陆林复问。

“就是这个意思。”乐雨点头。

“才抄出十万两,啧啧,那可是首辅呀,看来还真是个清官。”刚才项昊全当在听故事,而且听得还很入迷。

“人都是有多面性的,下面这些尸骸,大概就是修造这光明洞的数千工匠。应该是在建成之日就被东厂灭了口,抛尸在这里。”乐雨指着石棱下的深渊说。

“没错!”罗瑞认同乐雨的说法,他还打算更进一步,又说道:“都说严嵩是贪官是奸臣,但他事败被抄家,抄出来的家产总数,还不到徐阶家产的四分之一。财不如徐阶,权不如居正,但他为什么就成了千古大奸臣呢?恶略的政绩是一方面,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在位期间就倒台了,于是被政敌们批倒批臭了!到他们这个级别的官,只要能安全退休,基本就没事。就比如和珅,如果不是被嘉庆抄了家,他未必就不能混上个为国操劳一生的名声。要我说,历史上的这种大官里,奸臣多了去了,但被揪出来的,基本都是在位期间就倒台的。哪怕干了一辈子祸国殃民的事,只要能安全退休,把位子腾出来了,基本也就安全了,还能在后世留下一个好名声。”

“唉,你又来了。”乐雨表示无奈,一路的接触,她也渐渐的熟悉罗瑞愤世嫉俗的性格。“还是说这个洞吧。我猜测后来的事是这样的。东厂用它镇压灾星是崇祯初年的事,此时已经是张居正死后的很多年了。虽然这光明洞还没使用就废弃了,张居正一脉的知情人也都失了势。但东厂参与了这里建造的整个过程,也许是了解这里有什么特殊之处,所以才选择把那个‘灾星’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这里。”

“这些老爷真是有病,用了几十年几千人,在这么个荒郊野外修这么个东西,结果最后还没用上。”项昊对于这种劳民伤财的做法很是不忿,直接就骂了出来。

乐雨纠正道:“别这么说,建国后现代人接收的都是完全西化的教育,根本不能明白儒家在古时特别是明清时有什么样的地位。八股取仕的明朝,读书人一辈子都沉浸在子曰诗云里,朝廷议事也会动不动就提及往圣先贤。无论是出于环境还是自身的原因,他们把这些精神、理论的上的东西都看得极重。说白了,提倡的是精神文明建设是高于物质文明,重社会科学而轻自然科学。真的有一大批的读书人会把这些当成他们一辈子的信仰和为人处世的准则。阳明心学是‘致良知’的修心之学,在当时,它就是有些人生命中的一切。”

“但在今天它一文不值,应该属于被封杀的对象吧?行啦行啦,现在不是争论这个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就是一路向出口走,找到日本人,救出欣欣。”说着五个人已经到了刻着明心堂三个字的圆形门洞前,透过前方的火光看到,门洞另一边的景像非常的诡异。

进入所谓的明心堂,两边的洞壁上依然点着一排灯盏,一直延伸出去数百米。但在火光的尽头,却是一大片浓重的黑暗,看不出再往深处是什么情景。最引人注意的是原来路两边的深坑已经不见了,代之的是平整的地面,但地面上却密密麻麻的插满了一根根的铜管。铜管细长,大概鸭蛋粗细,一头扎根在地下,一头伸进了数米高的洞顶,每根铜管身上都开着很多的指头粗细小洞,但开洞的位置每根都不一样。铜管间的距离差不多都相等,刚好能容一个人通过,在宽大的洞室内不规则的排列着,众人如置身于一片竹林中。洞顶每隔一段距离就镶着一面铜镜,已经有些锈迹的表面在火光中泛着青光。另一处引起几个人注意的是,四周的洞壁上都绘满了彩绘,但不知是不是因为年头太久,一些地方的色彩被冲淡了、冲没了,留下的部分看上去非常的不协调,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

“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吗?”陆林摸着一根铜管问乐雨道。

“不知道。从来没见过。别总问我,你们也动动脑子,别总想着不劳而获。”乐雨的语气似乎有些不耐烦。

几个男人面面相觑,一路上从没见她这样过。

“得得,我们自己想办法,好像离了你我们就出不去了似的。”项昊说着拿手指敲了一下身边的一根铜管。

“铛”的一声轻响,铜管被他敲的微微颤动了起来。接着就听到不远处一根铜管也跟着发出嗡嗡的声音,然后接二连三的有铜管开始自行的颤动,由近及远,嗡嗡声在寂静的洞穴内不断传导着,跳跃着传到了灯火的尽头,似是要逃进黑暗里,听不出有多少根铜管在作响。几个人大惊失色,没想到这一敲之下竞然能弄出这么大动静,连忙去扶住项昊敲的那根铜管。

又过了两分钟,这令人燥动不安的成片的“嗡嗡”声终于平静了下来,手还在扶着铜管的罗瑞长长的出了口气,擦了擦脑门上的冷汗对项昊说道:“我说项大爷!您能消停会吗?”

“还他妈明心堂呢!什么玩意!迷魂堂还差不多。”项昊也被刚才突然的一幕弄得有点不自然,不敢再碰这些铜管了。

“不用大惊小怪的!可能是共振效应,或者刚才响的那些铜管上面本来就是连接着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大家别停,往前走。”陆林说道。他嘴上安慰着众人,心里却不是这么想的,总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这地方怕是没有那么简单。

寻藏录——考古,探险,且歌,且行,寻访不载于史书的诡秘历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9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熊猫大书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寻藏录——考古,探险,且歌,且行,寻访不载于史书的诡秘历史第9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