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也好,等下了山,你们就回去吧,还有乐雨、瑞子你们也都回去吧,水静你也回山上。我和项昊和周总去就行。”陆林说道,“其实之前的这些罪不应该是你们受的,往后的事不需要你们冒险了,我会向有关部门报告的,还有老郭和欣欣的事。我们昊子是安保,这次出这么多事,我们有很大的责任。我们会追下去。”

“我也要去!”三个声音同时说出了一句话。乐雨、罗瑞和水静谁也不肯离开。

“日本人要找的东西非比寻常,又涉及古时的秘闻,我要去!而且路上你们还需要我。”

“咱们是铁三角嘛,我怎么能不去。再说,上校还得我来照顾。”

“我也要去救欣欣!”

三个人三个理由一起出了口。

“走!先回五龙宫!路上再说!”陆林撑着爬了起来。对于准备继续追赶日本人的他们来说,时间并不充裕。

衣衫褴褛的众人找到公路,拦了辆旅游大巴,很快就回到了五龙宫。一路上陆林还是无法劝动那三位非要去的人,最后只好答应乐雨罗瑞和水静一起去。在五龙宫,众人拿回了装备,罗瑞也领回了包子,听道人们说,石井真几个人并没有回来过。想来是几个人怕暴露,也怕郭凡成的尸体被发现,这个摄制组失踪的人太多被别人查觉,一脱困就上了路。陆林拿出一个微型的GPS信号发射器,栓到了已经飞回来的上校的脚上。这是他们来时就带的装备,可惜下地宫时放到了这里。罗瑞拿着相机里有几个日本人和他们车的照片对着上校一通比划,然后指出了乐雨给的方向,示意它沿着公路飞。罗瑞抚了抚上校毛茸茸的小脑袋,掏出几块肉干喂给它吃了,之后便把它放了出去。他倒并不担心上校会丢,做为装备上了GPS的引导者,只要他们沿着上校飞行的同一条公路下去,就算他们看不到上校,上校也能找到他们。

众人拿了装备,就结伴下了山,水静留了书托五龙宫的道人交给师傅。在山脚下,李杰和齐艳与众人作别,这夫妇二人历经磨难,感情比来时好了很多。两个人都累坏了,说要先找个酒店好好的睡上一觉,然后再走。陆林几个等不了他们,趁着日本人走得不远,跟据乐雨猜测的他们可能的行走路线,遁着上校的指示直接开着车上了路,一路向西追了过去。

两辆车行驶在下山的公路上,大家都累坏了,先由陆林和项昊开车,约好一会换班,其余几个人一上车就睡着了。

“我替你开,你去睡会儿吧!”颠簸了一个小时,乐雨醒了过来,想换陆林的班。

“没事,我不困。事情成了这样,我睡不着。你再睡会吧。”陆林回答。

“那说会话吧,我也睡不着了。”乐雨伸懒了个腰,理了理披散开的秀发。

“我说,你怎么知道他们会往这个方向走?”陆林问道。

“这个,是它告诉我的。”乐雨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密封袋,里面装的是那份锦衣卫的秘奏。

“是它?!你是说西北试验?我说你这理由,也太苍白了吧!”陆林反问道。

“不,不是锦衣卫给出的内容,而是背面徐霞客的留书,这位伟大的探险家已经告诉了我们很多事情。”乐雨笑着回答。

“有么?”陆林开始回想徐霞客遗书的内容,似乎除了感叹要死在这,找人帮家里稍东西,根本就没提到过别的,而且他又怎么会知道这些呢?“我说,乐大教授,你要想到什么了就直说,别故弄玄虚了。”

“你这是请教人的态度吗?”乐雨此时似乎心情很好,竟然跟陆林逗起了嘴。

“那行那行,我不耻下问,您就快点说吧!”陆林说道。

“谁下呀!还是这么贫嘴,在部队就是这个样子,你这几年算是白活了。哼!”乐雨嘴上说说却没生气,面色一整又说道:“徐霞客给我们的线索,不是在他的遗书里,而是在遗书外。是他用行动告诉我们,这就要从徐霞客的生平说起了……”

“徐霞客从二十二岁起放弃科举,在母亲的鼓励下走出山村踏上旅途之后,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旅行。除了遇到一些特别的事情,比如娶妻生子、母亲去世、儿子成婚、长孙出世这类人生大事,他会留在家里。他的遗书中写道,因为家里有至亲病重,于是来太和山求果。这可能间接的解释了《徐霞客游记》里他游太和山的原因。因为当时,他也有一位至亲病重了。1622年,徐霞客的母亲病危,他没有出游。但在1623年春天,他突然游了嵩山、华山、武当山三座佛道名山。之后徐母身体渐好,1624年徐霞客还陪着母亲游了荆溪和勾曲。我想到一种可能,也许在1622年底,徐母就已经病入膏肓,1623年初徐霞客才会踏上一条祷告求药之路,于武当山采到榔梅果之后,他便立刻回了家。可能榔梅并不如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本来已经病危的徐母靠着它续寿了两年。”

“榔梅还有这个做用?!”罗瑞听到两个人聊天也醒了。

“我说了我只是猜测!”乐雨纠正道,“我觉得正是因为榔梅有用,他才会在又有亲人病重的时候,第二次来这武当山求果。但他这次却发生了意外,掉到了溶洞里,因为牵涉到大明的机密,所以他并没有把这次历经记入游记。也可能记入过,但却别人抹去了。”

“但这些跟你说的他指出方向的问题没关系呀!”陆林说道。

“急什么,一路上慢慢说嘛。徐霞客的性格中有一大特点,那就是充满好奇心,不惧险阻!他留下那封遗书的时间是崇祯二年,也就是1629年。遗书中写道:洞内有厂卫遗尸,或涉本朝大秘,勿携其物,恐引祸端。其言妖异,徐某欲穷其秘,奈何生不久矣。但他并没有死在这里,他出去了,你说,他会欲穷其秘吗?这个找不到证据,但之后他的种种行为,却让我感觉他真的欲穷其秘了。从武当山离开后他继续北上,去了北京。他去北京都干了什么我们无从得知,这些游记全都缺失了。要知道,在当时他就已经是非常有名的大奇人了,完全有能力进京后从官府里打探到一些消息。当然,其中不会有机密,最多只是一些东厂的简单动向、光明洞在哪里什么的。真要是有大消息的话,他应该轻易就能找到藏那灾星的地方,而不是像后来那样大费周章。”

“大费周章?!他费什么周章了?他后来不就还是继续旅游吗?”罗瑞听得也精神了,在副驾上问道。

“那是因为你们只知道他还在旅游,却不知道他线路上的改变。1629年从这里出去之后,从1630年开始,直到他1641年去世,这之间的十年里,他旅游的路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629年之前他行走的路线一直在中国东部,但那之后,他的大半时间都用在了探索广西和云贵高原,这些中国的西南地区。他的足迹几乎遍及云贵全境,而且除了中国旅游第一人之外他还有另一个称号,他是世界上最早的岩溶学家和洞穴学家!知道他在云南和贵州探索了什么吗?探洞!!在1630年以后他在广西、贵州、云南3个省,亲自探查过的洞穴超过270个。”

“那你的意思是说,那个什么洞,就在西南?!几个鬼子也是去了西南?”陆林问道。

寻藏录——考古,探险,且歌,且行,寻访不载于史书的诡秘历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8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熊猫大书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寻藏录——考古,探险,且歌,且行,寻访不载于史书的诡秘历史第8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