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呀,说来也是奇怪,从唐朝到明朝,每一代都有来武当祈雨灵验的说法。有的连求了数次,次次都灵验。武当山玄武神最具神性的法力就是祈雨求晴,历史上有过很多次的详实记载。”乐雨回答,又接着说道:“五龙宫背靠五龙顶,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早的建筑单元。修练之士到这里隐居最早亦可追朔到汉代,是武当道教的发祥圣地,历史上被誉为灵应之地。道家认为这块地域是群仙神龙居住的地方,过去这儿曾立有一块碑,上面刻着‘洞天在近,过往低声’。以此告诫人们,这儿一面接着天庭,一面连着神府,在此过往要静肃低声,以免惊扰神灵。”
“实际上五龙宫自唐修建以来,这里却经历了一次次的战火。说来有趣,一遇乱世,这求雨分外灵验的五龙宫必然会被火烧。乱世烧,盛世再盖,盖了烧,烧了盖。历经唐宋元明一代代的扩建,到明嘉靖年间已经有了房屋850多间。最后一次被烧是在民国1931年,当时一个叫王世和的土匪还是流散军阀什么的,被红军包围在这五龙宫。传说他在殿内连着求了三只上上签,以后能咸鱼翻生,结果一露头就被红军打得很惨。他狠这里的神仙不灵,便一把火烧了五龙宫。不过具本如何,我就不知道了。850间房,烧得干干净净呀!现在只剩下地面上的台阶和几堵残墙,其余都成了长满了蒿草的空地。不过前阵子听说,有人提出又要重建五龙宫了。”
“我记得1928年少林寺也是被军阀一把火烧掉过。这个是在山腰上,那个也是在山腰上。哈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陆林接过话头,笑眯眯的看了看众人,又说道:“庙要盖得高一点才安全!”
“无聊!”乐雨对他的幽默感一点都不待见。
金顶到五龙宫的这一段路并不近,一行人一直走到午后。几番辛苦,终于到了五龙顶。向下俯视整个五龙宫,情形并没有乐雨说得那么凄凉。除了台梯,还是有一些保存还算完好的建筑的,多是些低矮的小屋,其中一些已经变成了民房有人居住,还有专门守在这里的道人。
远远望去,还有一些高大建筑的残骸,能显出这里曾经的辉煌。乐雨说那座龟驮碑高达十米,是重一百多吨的整体,不知道当年没有现代机械的条件上,古人是怎么把它放到这崎岖的山腰上的。那朱红色的山墙,算上坡下的石基,高度也在5米以上,长度超过十米,当初是入口门内的照壁。还有一条从山下通到入口曲折的很有规律的路,那是过去五龙宫前长度达400米的九曲黄河墙!可惜现在只剩下一条路。断墙上,还有皇家专门为这里烧制的琉璃件,色泽油润表面光滑,精雕细琢中有无以复加的华美,可镶嵌在那破烂不堪千疮百孔的断墙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反差。辉煌到极致后的落寞,回想这里建成的那个年代和它被烧毁的那个年代,曾经世界之巅的王者,变成了任人欺凌的乞丐,说不出的悲哀和凄美。
“看到最高处的正中间的那间小屋了吧?还有两边孤零零立着的那两面高墙。”乐雨手指给大家看。
众人顺着她的手看去,台阶的最高处是两间农家院落似的小平房,两边相距十多米各立着一面高墙,中间的小屋还没有那墙的三分之一高,换算一下那两面墙差不多要有三层楼高了,形式甚是奇怪。
就听乐雨又说道:“那个地方曾经是五龙宫的元君主殿,有武当山最大的铜铸鎏金玄武造像。这一尊玄武造像,高1.95米,重量超过十吨,现在就在中间的那小屋里。民国那场大火之后,元君主殿除了两面十米高的山墙,其余全部烧毁,唯有玄武造像岿然不动,据说是因为里面掺了黄金。信众们无法凭一己之力恢复主殿格局,只好搭盖两间小庙,为玄武大帝暂时遮风挡雨。那铜像就蜗居在两间小屋里,这一蜗,就是半个世纪。我倒希望这五龙宫能早点重现辉煌,世道衰败时,连神仙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呀……”
看着一片荒凉的残垣断壁,众人的心中分外凄凉。另然能看出一些痕迹,但怎么也不能把它跟有860间房屋的庞大建筑群联系在一起。从大唐贞观年间便伫立在这里的五龙宫,就象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经历无数的坎坷和灾难,命运多劫,几毁几建。它老态龙钟苍凉悲壮,一如这个饱经风雨的民族。
“那里便是榔梅台,过去有榔梅树长在这里。后面是榔梅真人墓,前面提到过的进献榔梅的李素希真人便葬在这里。据说他活到93岁,旧志载:翌日焚化,骨齿皆青,人皆惊讶,知其为仙矣。”
“骨齿皆青?!是吃榔梅吃的吗?”周欣问,从听到榔梅这种植物开始,她就很感兴趣。
“有个说法,李真人是清修了一生的道士,道教讲大小周天的运转,是一生的修炼才使他的骨节、身体机能和一般人不同,所以焚化以后他的骨头是一种特殊的颜色。榔梅嘛……恐怕要让欣欣你失望了。虽然榔梅在明末就灭绝了,但为了让榔梅果重现世间,现代专家有考证过,其实榔梅就是均县的黄蛋树。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
周欣听得一阵失望。
“之前不是说李素希很有心计吗?怎么又清修一生了?”齐艳问。
“无量天尊,李师祖那是洞彻世情之后的大智慧,知时、顺势,然后用那么一颗小小的果子,便一举把武当和我道门推上了巅峰。”提到先人,水静自然要插嘴。
看了大概的全貌,众人开始下坡,向五龙宫的中央广场走。非常奇怪的是,从上面向下看,这五龙宫地势四面高中间低,地处低洼,如建在一块盆地里。按照常理昨晚一场大雨过后,这里应该积水非常严重。众人下山一路走来,在山间已经看到了无数的积水。可这里除了地面上凹凸不平的小水坑以外,却只湿了一层地面。不过大家现在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众人的意见非常统一,下去后的第一件事---吃饭!
水静找了留守在这里的道人,准备在他们的厨房给大家弄点热乎的吃,李杰主动请缨帮忙,这个饭店老板最早就是从厨师过来的。令众人大跌眼镜的是,水静竟然管一个年纪看上去要比她师父还老的老道人叫师兄!而那老道竟也欣然应了。水静的解释还是那句话:“我辈份大。”
“刚才那老爷爷怎么也六七十了,应该是被你们这帮小道士叫‘师爷’的主儿吧?!天啊静静,你师父到底多老呀!”周欣小声感叹着,她并不知道已经有人见过那传说中的师父了。
等饭的功夫,石井真下到了五龙宫广场的中间。此时他不好拿出笔记本电脑对比地图,不过图像昨晚就已经传到了手机上。他找到正北方,转身让地图的方向和这里的方向一致,把图放大的数倍,与周围的环境详细的对比了起来。
图上的中心应该是山顶,四面延伸的下山道路如蛛网般向四方伸展。那线路比现在的地图上多了很多条,还有一些中途就断了,之前这一直是石井真想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五龙宫的位置,没有规则的线路上出现了一个斜着的类似九宫格的图形,非常的规则。其中有一条路线,就像迷宫中的线路图,经过多个转折,刻痕比其它地方深了一倍不只。如果不是拍照的时候还绘制了深度图,这一点是很难发现的。
站在五龙宫广场上,石井真发愁了,虽然整个五龙宫出自皇家建制,又有道家的中正风格,格局非常之方正,横平竖直。可是他实在从这里找不到能和地图上的九宫线路相对照的地方。
这时,加藤在高处的台阶上喊他开饭了。“看来还是要靠乐雨和水静呀,吃完饭问问她们。”石井真想着走上了台阶。
简单的吃过了农家饭,众人这才走出屋子,开始在残垣断壁间徘徊起来。听乐雨说这些残破建筑在古时有多么多么高的规制,听水静讲这里面一个一个的小典故。水静说这里与水有缘,所以她常常来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