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闻听,抱拳作揖,说:
“是是是,多谢前辈成全,提携后进。”
哪知寒山冷哼一声,话锋一转道:
“永乐十四年,明成祖朱棣在天柱峰顶修造武当金殿,金殿瞧着不大,却是华夏现存的最大铜殿,通体在北京铸就,沿大运河溯扬子江至武当山榫卯拼装。铜殿建成,每有雷暴来临,金殿周遭会出现许多脸盆大小火球,来回滚动,遇物则炸,天崩地裂,时而雷电破空,武当金顶金光万道,直射苍穹,百十里外肉眼可见,世人皆称此奇观为‘雷火炼殿’,无巧不巧,金殿每遇雷电历炼,会从内而外,焕然一新…”
九九听得心驰神往,心想:
那不比才将壮观得多。
寒山续道:
“老夫独守金顶几十年,日夜揣摩,以掌中陨铁球,效法自然,创下这招‘雷火炼’,却苦无对手,无人试招,哪知今日初试,却叫小子破掉…”
九九暗想:后山又不是没高人,你怎不去试手…
寒山似瞧破他心思,说:
“我领法旨镇守金殿,后山禁地,曾听人传乃仙家啸聚所在,三十年来未敢擅入。”
九九惊问:
“道长,那您家守金顶这些年,入后山的人多么?”
寒山道:
“据我所知,能凭掌教令进去的,不超过十人。唯有小子你最为年轻,是以勾得老夫胜负心动,有心要试后山神仙手段,唉,贫道一生习武,今日才晓得哪有凡人比神仙。小子,只不知后山仙人授你的这是什么功夫。”
九九思绪乱转,心中似听人言:
“此法简单,谁都能讲,谁都能学…非要叫就叫它‘颠三倒四步’吧…”
不由脱口说:
“这个叫‘颠三倒四步’,拢共四步。”
寒山惊道:
“四步?!”
九九点头说:
“嗯。”
两脚交错,自然而然踏出四步,稀奇古怪!
不待寒山问,接道:
“其它步伐,皆由四步衍生。”
寒山双目闪烁,瞧九九接连旋转踏步,似有所悟,忽又说:
“只是以贫道观少侠内力,应该无法施展…”
九九止步抱拳道:
“前辈说得是,才将后山那先生教我半天我学不像,他生气踢我四脚,我就会了,只是每次施展,便觉双脚不受控制,也不晓得原因。”
寒山不理他,自顾自说:
“还有这等法子,果然是神仙手段,寒山不如,不如啊!”
当下盘腿坐倒,右手虚招,土坑里铁球直飞入手,缓缓旋转,越旋越慢,人如老僧入定,再不理九九。
九九躬身作揖,遥拜几拜,转身往山下去。
行不一刻,遥看太和宫在望,忽见一道人影疾驰近前,正是道士曼成。
曼成瞧着九九,作揖道:
“师兄,返来了。适才太和宫听得山顶轰响,掌教命我前来探查,不知?”
九九回礼,将与寒山遭遇略叙。
曼成啧啧称奇:
“师兄好本事,我听闻寒山师伯掌中铁球乃流星陨铁石历经六代武当镇殿大士纯用双手磨炼而成,即便掌教师尊,也未敢一试。我入山这些年,也从未见过寒山师伯掌中铁丸出手,想不到居然被你避过了!”
九九道:
“侥幸侥幸。”
曼成说:
“师兄何必过谦,不知还记得你我之约么?”
九九忙道:
“记得记得,玩武的遇到高手,哪有不技痒的。道兄在上,小弟瞧您家内功底子远胜于我,一会还望拐子手下留情。”
曼成笑笑:
“师兄,连师伯都奈何不了你,我又何足道哉,客气客气!随我来。”
遂引九九到无人林间空地,再不废话,凝神守气,摆个虚招…
九九亦无多言,拱拱手,使‘如封似闭’,取个守势。
二人对峙半天,曼成道:
“得罪了。”
话音未落,人如飘絮,糅身而上,左掌拍出,一掌变五掌,掌影如山!正是镇山绝学‘武当太乙逍遥掌’。
九九有心不使‘颠三倒四步’,只想用天荣一门武功试自家修为,强扎马步,见掌拆掌。
‘武当太乙逍遥掌’飘逸轻灵,以快见常,九九连接曼成一式五掌,哪知其后又变一掌,正拍在九九肩头,只打得人半边发麻。
曼成未料他中招,瞧他身形迟滞,喝:
“第二招来了!”
九九吐口浊气,连退三步,眼前一花,曼成后手掌迅雷拍到,九九以天荣所授擒拿手连解连缠,破掉前五掌,化招炮锤去兑曼成后掌,哪知曼成后手一闪再闪,竟变三掌,前两掌虚晃过九九拳锋,第三掌化虚为实,直拍九九胸膛!
九九强控心神,双脚不动,仅以上身使‘沾衣十八跌’,卸去曼成八成掌力,犹被拍得气血翻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