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20 15:50:00
那茅山道士说道,此河直对孤山,好比江神的一条胳膊,而马洲江神和冥界关系匪浅,还担待着守护冥界关口的职责。一般如山的缺口,岔路口,河上桥这些特别的交叉之处,在阴间地狱都被称为关口,乃是接引活人入阴间的通道所在,每一关口,都必须由少则一名小鬼把守。你这座桥正在风煞口上,好比强开一道冥界关口,所以单单建个镇邪亭是没有用的,你既开了关口,冥府就要指派一个生龙活虎的小鬼兵卒,马洲江神没多少随从,也派不出更多人来,所以他要毁你的桥。
吴员外问,那该怎么办?
道士冷笑一声,办法不是没有,就看员外有没有这个狠心。
吴员外说,便再出一千两银子也在所甘愿。
道士说,银子没有用,必须要用活人祭桥!活人祭桥,化身为鬼,终属此桥,即为该冥界关口的守卒。马洲江神不用自损人手,自不会再阻止你建桥。
道士说完便飘身离开,也没有回望江寺,不知道去了哪里,有传说,说这个道士正是马洲江神化身,特意来指点吴员外的。
吴员外是个慈善人,这一下可犯愁了,他实在下不了那个狠心。
2012-7-20 16:09:00
地方官听说了这个事情,把吴员外喊了去,说活祭便活祭,买个奴仆来祭了便是,也花不了几个银子,不知员外因何如此烦恼忧心。
吴员外说,纵是奴仆,也是乡里乡亲,如何下得了这个毒手。
一旁供养鞑子跳出来哈哈大笑,说道那又有何难,本乡本土下不得手,找个外地人便是。想我族人,每次战有不利,也会哄骗个外乡商人来部落交易,得便儿就宰了祭旗,说不出的爽利。俺给员外出个主意,员外你只消出个告示,聘个外乡塾师,哄来活祭,两下得便,岂不是好。
地方官连连拍手称善。吴员外纵有千般不忍,也不敢得罪这两个人,只得应承下来。
那丹柱鞑子杀心大起,就跟着吴员外回了家,过不几日,果然找来一名落拓书生,丹柱亲自下手,将那可怜书生拎到河边桥基之上,明晃晃的牛角尖刀,一刀便剜出书生的血淋淋突突跳的心脏,祭了桥,又将那书生的身子镇在桥墩之下。这座桥便顺顺利利地造了起来。
我父亲他们三个人当年听到这个故事,虽然震惊,倒也没有出去乱说。
后来拆桥造新桥的时候,拆老桥的任务是承包给村里窑场的,当时窑场的负责人是长脚,也不知如何将这事遮掩下来,村里其他人也没有听说过老桥拆出尸骨的事情。
2012-7-20 16:33:00
第二十七章,庙里一个洞
用活人来祭祀的民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我后来查了些古书,很多先人的笔记之类的散文里都有提及这方面的内容,尤其是桥,塔,亭之类的建筑。各地的民间也一直流传有观点认为压一个活人在建筑物底下能镇住地势,一百年不倒。
形成这种观点的原因莫衷一是,用科学自然是无法解释的。比如古代造比较大的船只,都会找个由头杀个船工祭船,古人以为,新船见过血,就算给海神交过买路钱了,这样在以后的航海过程中,才不会翻船。
再比如用活祭来防止自然灾害,祈求风调雨顺的。比如我们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西门豹》,里面就有用年轻姑娘祭奠河神的陋俗。
总之,活祭,在古代,是一件既披着神圣外衣,又让人非常害怕的活动。
说起活祭,让银子又岔开了话题。咱们还是把故事拉回正常轨迹,回到莫家堡发生的那件事情中去。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自私的。
莫家堡要举行活祭,那就必须有一个活生生的祭品,谁也不愿意自家的子弟被交出去当成祭物啊。俗话说得好,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只要不选中自家子弟,那就万事大吉,管它活祭死祭。
莫家堡祠堂里的嘈杂声很快就安静下来,人人都不敢将目光迎向莫老太爷,都把头低了下去。
莫老太爷道:“祭奠的事情咱们先放一边,大伙儿也都看到了,咱们今儿把莫三家的娃子绑在这里,这魔娃子做出的忤逆之事可能还有人不太清楚,我这个族长做得要公道,不能被别人戳脊梁骨,莫春生,你把小康子的事情和大家说说,堡子里的事情也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的,大家都议议。”
2012-7-21 13:34:00
莫春生就将莫康砸山神像的事情添油加醋地说了一番。
莫春生话刚落音,下面人群里就有人阴阳怪气地说:“天爷爷,这还了得,这娃子铁定定是恶鬼邪魔上了身啊,要不咋有这胆子!”
李氏认得这是堡子里的二流子莫瘸子,和莫春生兄弟关系最是要好,吃喝嫖赌样样不落。李氏正要出声抗议,人群却又炸了窝。
许多人第一次从莫康嘴里听到他砸了山神,振动还没这么大,都以为了小孩子不敬神明,恐怕是顽童心思,超山神扔了泥巴什么的。这下听莫春生这么一讲,才知道莫康竟然把山神的翅膀都给砸了下来,那就是直接蓄意毁坏神仙了,这还了得!大家简直是目瞪口呆,如丧考妣。
众人纷纷附和“着了魔了”“真的着了魔了”……
看祠堂的老头朝莫太爷看了一眼,莫太爷点点头,那老头大声说道:“既是着魔毁神像,罪过百死莫赎,应当以此子祭神,一来全了祖宗的法则,而来好重修山神像,祈保我一方安宁,此则两全其美。不知众相邻以为如何?”
活祭这个事情刚刚被提出来的时候,简直是人人自危,这下一听祭品有了着落,哪里还有不同意的人,所有人都点头称是。就连那些平日里和莫三要好的乡民,此刻也都故意不和莫三夫妻对视,只将眼珠转向别处。
莫老太爷戳戳拐棍,候祠堂里噪声渐小,这才开口道:“旁人的意见倒也罢了,我只想问问莫三大兄弟,事情这么处理,莫三大兄弟有没有什么说法,有没有什么委屈。”
莫三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老太爷,求你放了小康子吧,小康子他一时糊涂……”
莫老太爷嘿嘿一声冷笑:“就只是一时糊涂?”
莫三连连磕头:“小康子一时鬼迷心窍,你让我做什么都行,可千万别……”
莫老太爷说:“就是鬼迷心窍,才要帮着他驱一驱啊,可别让他身上的鬼,祸害了全堡子的人。”
莫三不住磕头,拉着一旁李氏的手,说:“他妈,快跪下,给老太爷求个情。”
2012-7-21 15:55:00
李氏盯着莫老太爷的脸,目眦欲裂:“求他有甚用?他是铁了心要害了我们康子,他是铁了心要绝你家的后,他是铁了心要我们的田产!!”
莫老太爷气得浑身发抖:“快,快把这疯婆娘给我轰出去。春生秋生,准备一应器械,庄户里的男丁留下,打起火把,等天一擦黑,咱们就去山神庙祭神!”
众人这一忙起来,谁还去管莫三夫妻的痛哭哀求。
这中间来了个形容吓人,却又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巫婆,那便是历年主持山神大祭的蔡家娘子了。
蔡家娘子在莫家堡是很有信服力的公众人物,会跳大神,谁家有个病病痛痛,十有八九是喊了她来,驱鬼驱邪,末了给道符纸烧灰,混着水喝下去,发一发汗,那病便好了八分。至于这到底是符纸的功效,还是那碗热水的功效,那个时代的人也都不去深究了。
总之,在莫家堡,大家都信服蔡家娘子。
莫三求老太爷未果,便又去求这蔡家娘子。蔡家娘子把那眼珠一转,说道:“三兄弟,刚刚我去看了康子,的的确确是恶鬼上身,半分不虚,这鬼你当是谁派出来的?”
莫三听得一愣,止住眼泪摇摇头。
蔡家娘子说:“还有别人吗,便是那山神老爷啊,我跟你说,这也是你家康子的福分,山神老爷想收你家康子做个侍从,所以才派个鬼来附身,让康子砸了那山神像。你道为什么山神老爷要砸自己的塑像?”
莫三又是一愣,他被这蔡家娘子三言两语便唬住了,说:“那,那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