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岳父家团年后,我对岳父说:“我母亲讲到姐姐家去团年,不知去了没有,我想去看看。”
“你今天该把你母亲接到我们这里来过年,她一个人在家还是蛮过的。你没安置她过年该去探望。”岳父说完又叫妻子带伢和我一起去。
“外面在下雨,小琴和伢就不去了,你一个人快去快回。”岳母说完顺手递我一把伞,我接过伞快步朝街上走去。
走到老家门囗,正要敲门,对门桃英对我说:“你姐接你妈到她家团年去了,估计今晚不会回来睡觉了。你正赶上我们团年,接你到我家团个年。”
“谢谢!我在岳父家团过年了。”说完我赶紧向姐姐家走去。
我到姐姐家后,他们陪母亲吃完年饭。母亲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见我就问:“你在他们家过年还顺心吧?”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小声说:“我初三的回厂上班,赶紧过来给您老拜个年。”
“看来你在她家过年不顺心,不然怎么会初三就要回厂上班?如果你父亲在世,我们怎么会让你像上门女婿一样的受窝囊气。”母亲说完叹了囗气。
姐姐从厨房走出来接过母亲的话说:“你为么事要初三的回厂?你探亲假不是有一个月的时间吗?”
“今年是我办小琴调动的关键一年,我早点回厂去疏通关系。你看我这次回家给老的小的都没带什么节礼。”我惭愧地对姐姐说。
“我知你办这事不容易,你为难也不给姐姐吱个声,叫我怎么帮你。”姐姐话没说完,母亲接着说:“我就怕你花钱费力地把这事办成了,她不跟你去武汉你该怎么办?”
“母妈为你的担心,真能成为现实。小琴学校的杨老师告诉我,你岳母在她们学校做点小生意,每月的收入顶几个老师的工资。要是小琴调走了,你岳母在校内的生意就做不成了。小琴为他父母着想,她是不会跟你去武汉的。”姐姐也忧虑地对我说。
听了母亲和姐姐的话后,我心里不是个滋味。我们分居五年,孩子都快三岁了,妻子却要依靠娘家生活,我这丈夫、父亲也当得太不合格了。想到这里,我囗气坚定地对母亲和姐姐说:“只要调令来了,我总能说服她跟我到武汉去。”
姐姐听我这话后笑着对我说:“你不要把话说得太满了,她真不愿意跟你去,我看你想办法调回来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看这主意好。你们弟兄三人,该有人接你父亲的代,把这打豆腐的手艺传下去。现在兴单干,做这手艺赚钱都是活钱,比你在厂里拿死工资强多了。”母亲也高兴地劝我调回来。
“你们的建议我会认真考虑。不过话说回来,往武汉市调是蛮难,可我往回调就像坐滑梯样的一溜就下来了。我还是想把她娘俩弄到武汉去,不管怎么说,武汉市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这里强。”我说完就邀母亲和我一起回家。
姐姐忙拦住我说:“你有事先走,母亲这几天就住我这里。等这几天年过完了我再送她回去。”
母亲起身对姐姐说:“我还是跟老二回去,我都这大年纪了,什么鬼我都不怕了。”我忙问姐姐母亲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姐姐解释说:“隔壁的桂林哥是今年五月份死的,今年这个年是他的新年。进腊月后,母亲常看见桂林哥的魂在她面前晃悠。我请母亲过完年回去,就是为了避这个邪。”
“桂林哥死了?得的么病?”我感到很惊奇,因为桂林哥与我是同行,他是从我现在的车间精简回到这里。
“肺癌!去年十二月底查出来的。大过年的,不说这些了。”姐姐说完转身回厨房。我忙对母亲说:“桂林哥要是不回来,不会得这病。他们小厂的工作条件没法和我们厂的工作条件比。”
“你认为武汉比这里好,你就不用往回调。只是你小琴不愿跟你去,你该怎么办?”母亲问我。
“等我把调令办下来了,我定有办法叫小琴跟我走。”说完,我告辞母亲回兴桥中学。
回到学校宿舍,妻子问我:“你到姐姐那里这么长时间,都讲了些么事?”我叹了囗气说:“我们这样长期分居总不是个事。我母亲和姐姐建议我调回来,我不知怎么办才好。想请你给我拿个主意。”
“她们凭么事建议你调回来?肯定是你讲我不愿跟你去。你调不调回来我不管,把我调去当工人,我肯定是不会跟你去的。”
听妻子这话,她给我留有余地。我忙接过她的话说:“如果能把你调入武汉市,我向你保证,你教师身份绝对不会变。”
“你拿什么给我保证?把我骗过去了,我进不了学校,上不了讲台,到那时侯我找你拼命也解决不了问题。”
“你这么说,我决定初三返厂后,找主管教育的厂长摸下底,再找学校的校长活动一下,确保你调去后不改变工作。”妻子听我这话,笑笑说:“即使这样,我也不一定跟你去。”
“为什么不跟我去?”我有些着急地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