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往郊区的路上,陈幺柱问我:“你为么事非要找个乡下教书的老师?要是在厂里找个女职工,像我二哥一样的双职工家庭该多好。”
他这个话反复问了我几遍,我只好回答他:“我和那位张老师一见如故,我俩有缘呗!”
“我不相信你说的那个缘份,你要是把那个张老师退了,和眼前的阮姑娘好了,组成双职工家庭,那不比你往后两地分居强多了。”他说这个话我不想反驳他,我只是问他:“你常在我面前提阮姑娘,是不是你喜欢她?”
“她年轻漂亮,只要是个男人见了都会喜欢的。难道你就不喜欢她?”
“比她漂亮的我见多了,她也只能算一般吧。你喜欢她,你就去追她呗。”
“牛哥,你笑话我了。我什么都没有。乡下的女伢都看不上我,像阮姑娘这样城里的女伢更看不上我。”
“你到是有自知之明。以后请你不要在我我面前提阮姑娘的事。她讨好我,那是为了她弟弟能考上大学。”
我和他东拉西扯地很快就来到了水塘边,我全神贯注地寻找水下黑鱼游过的踪迹。大约半个小时,我就叉到了一条两斤左右的黑鱼。陈幺柱见了要我把鱼叉借给他,他也想叉条黑鱼送给他二哥。可惜他的眼神不佳,水下的水草中的黑鱼他根本分辨不出来。
我问陈幺柱分不清水下的鱼和草是怎么回事,他告诉我说:“我十八岁那年想当兵,体检时医生查出我是色盲。”
我知道是这么回事后,想想自己和二柱的关系还不错,又仔细地寻找了个把小时,找到了条小点的黑鱼,叉起来后对幺柱说:“这条鱼你拿去给你二哥,就说是你捉的。”
“这怎么行呢?我从没捉过鱼,我二哥不会相信的。”幺柱老实地对我说。
“你告诉他是跟着我一起捉的,他不就相信了么?”
陈幺柱这才从我手中接过黑鱼高兴地对我说:“我代表二哥全家谢谢你啦。”
“客气话少说,我们现在可以回去了。”
回厂后,幺柱去了他二哥家,我去了师傅家。
师傅开门见我送鱼忙对我说:“明天端午节你来吃粽子,我叫徐师傅做几个菜,他弟弟天要来,他能陪你喝酒。”
“明天我可能来不了,听说明天书店做活动,有英语书卖,我想去看看。”
“你尽量地赶回来吧,我们会等你的。”师傅语气诚恳地对我说。
次日清晨,我将写好的两封回信丢进邮筒后,徒步走到红钢城书店。书店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队,我跟在后面站了不到十分钟,回头看时,后面跟着又站了不少人。
等我买到书赶回上班时,迟到了个把小时。组长胡师傅问我:“是不是昨晚睡晚了,今早起起不来?”
“不是。我起了个大早,赶到红钢城去买英语书,没想到站队的人太多了。等我买到书赶回来,这不就迟到了?”我话音刚落,副组长罗强走到我身边问我:“你买的书呢?拿出来给我看看。”
我忙将揣在怀里的【英语九百句】拿出来给他看。他看后问我:“你那早去站队怎么不多买几本呢?”
“我倒是想多买,可书店规定站队的人只能买一本。站在我后面的还有好多人空手而回呢。”
我见罗强对这书爱不释手,我忙从他手中拿过书,他无奈地笑笑说:“我对这书不稀罕,我跑遍了整个武汉市各大书店,也没找到一本【简明英汉词典】。想学英语的人,这样的工具书是必不可少妁。”
听他这话,我受到了启发,我想写封信给在福建当兵的哥帮忙买这本工具书,我想他应该有办法买到。
一星期后,我收到了姐姐和小张的回信,姐姐在信中告诉我,小张到师范学校进修后,中学有位姓邓的老师还在追求她。那位姓邓的老师还放出狠话说:“我就不相信我一个中学的教导主任,还不如一个工人有魅力,我要用实际行动获得张小琴的芳心。”他这话传到母亲耳朵里,母亲很生气,埋怨姐姐不该给我介绍一个招蜂惹蝶的女伢。姐姐在信中还告诉我,自从小张进修后,很少再到她爸爸这里来。所以,姐姐在信中反复强调,她根本就不知道小张现在在想些么事,叫我早作打算,不要被别人甩了,到时候转不过弯来。
小张在信中告诉我,她学习压力大,连她父亲那里也很少回了。她急需英语的学习资料,请我给她买一套【许国璋英语】的书,共四册。最后她在信中强调了一句,对我的感情绝对专一,决不受外来的干扰。
我仔细看过这两封信后,知道该怎样回信了。这时陈二柱走近我,悄悄地对我说:“我老乡告诉我一个信息,子弟小学急需老师,你赶紧想办法把你女朋友调来。”
“你老乡做么事的?怎么会知道这信息?”我有点好奇地问。
“我老乡是小学的一校长,是他亲口对我说的。”陈二柱见我有疑问,讲话不免声音大了许多。站在一旁的罗强听后,毫不在意地走了。
“我是觉得欠你人情,才来告诉你。”陈二柱说完转身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