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一百六十一节打醮

且说峨嵋祭祖大典一完,便会开坛打醮。在峨嵋,历来有三大醮礼,分别是普天大醮、周天大醮与罗天大醮。三种大醮,都是祭祀三清、四御、五星列宿的盛典;普天大典乃是峨嵋最大的盛典,供奉诸天神道三千六百位,其斋仪盛隆非凡。周天大醮,供奉两千四百醮位;而罗天大醮,虽则仅供奉一千两百醮位;然其排场,却也甚是丰隆。

周天、普天大醮,都有定时;开坛举办周天大醮,便在峨嵋,也是千年一遇;无论是三十六洞天,还是七十二福地的道门,峨嵋都会送帖。其醮科罗列了福醮、祈安醮、王醮、水醮、火醮、九皇礼斗醮以及三元醮等等;其规模之盛大,礼仪之庄严,已不只是峨嵋的一场打醮,不啻是天下道门的一场盛会。而普天大醮,则是峨嵋与昆仑两派的盛事;届时登坛告盟,启誓玄圣,或三日、七日、九日、十五日,均是昼夜六时行道,转经礼忏,仪格也甚是宏大庄重。

而罗天大醮,却是峨嵋常年的祭醮。在尘世凡俗,罗天大醮主要的科仪有焚香、开坛、请水、扬幡、宣榜、荡秽、请圣、摄召、顺星、上表、落幡、送圣等等,一场打醮,足足要用七七四十九天。而峨嵋这罗天大醮,却有些不同;峨嵋牧德殿上,并不会开坛;而是一干有些资历的二代弟子,各自持斋;其斋戒之礼仪,却各不相同;这一干斋礼,总汇起来,便称作罗天大醮。

昆仑与峨嵋,都是道派中的古山名宗;昆仑弟子持斋,只得两种:一是拯道,二是济度。在昆仑山的祖师龟制之上,铭文昭告了其持斋的门道:‘拯道者,谓发心学道,从初至终,念念持斋,心心不退。复有二门:一谓志心,二谓灭心。志心者,始终运意,行坐动形,寂若死灰,同于枯木,灭诸想念,唯一而已。灭心者,随念随忘,神行不系,归心于寂,直至道场。济度者,谓回心至道,翘想玄真,愿福降无穷,灾消未兆。又云:虔心者,唯罄一心,丹诚十极,唯求于道;以凡器归心启告,委命至真,内泯六尘,外齐万境,冥心静虑,归神于道。克成道果,永契无为,救济存亡,拔度灾苦,随其分力,福降不羌,功德轻重,各在时矣。’

而峨嵋却不然,其斋之礼,分有六种;分别是上清斋、灵宝斋、洞神斋、太一斋、指教斋、涂炭斋;而上清斋又分作两种;分别是独斋与心斋。独斋,要求绝群独宴,静气遗形,清坛肃侣,依太真仪格,也不过是一人为之;心斋,却甚是简易,不过疏瀹其心,澡雪精神罢了。这上清斋,乃是峨嵋掌教之礼,为紫薇一人之祭醮。而洞神斋,以精简为上,绝尘期灵;太一斋,以恭肃为首;指教斋,以清素为贵;这三种斋,乃是峨嵋长辈所持之斋,为御魁灵虚等所行。而一干小道士,行的全是涂炭斋,以勤苦为功而已。

而那些有些资历的二代弟子,其所行之斋,便是灵宝斋。这灵宝斋也有六种,分别是金箓、黄箓、明真、三元、八节、自然六斋。金箓斋,乃是为凡尘的帝王祈福,专一救度国王;其目的与人间帝王自然不同;帝王求的不过是江山稳固,峨嵋道人行斋,却是希望帝王仁德,可教天下人得福;自然斋,则是为百姓祈福,与金箓斋异曲同工。黄箓斋,祈福先辈,救世祖宗;明真斋,悲天悯人,忏悔九幽;三元斋,宽弘治世,解天下人的罪孽;而八节斋,却是忏洗自己的罪过。

二代弟子行斋,都得向掌教请水请箓;是以祭祖大典一过,各二代弟子纷纷在各自宝塔开坛,静养斋戒;而令其弟子,前往玉阙宫请水请箓。却说这朱利贞在自己塔上开坛,行三元斋,想着范镇岳被洞玄勒令闭关,许久不曾离塔,想来必定委屈,当下便特地令他前去请箓请水;范镇岳自听雨小筑出来,摇摇飞升,到玉阙宫前,不想那鹤童却道:“师兄来得不巧;世尊和几位师叔祖正在璇玑楼为左护法祛毒;师兄不如去玉衡殿瞧瞧。世尊赐符箓开真水都在那里。或者世尊预先知道师兄要来,吩咐别的师兄等在那里也未可知。”范镇岳无奈,只得缓步自宫门绕路,前往玉衡殿;一路之上,瞧见许多鹤童穿了玄色衣衫,在各处游走,神色颇为不舍;这才想起,今年有许多鹤童成人,想来是要回乡了。

原来峨嵋的鹤童,乃是海外的仙山方丈山的灵鹤;传说至高无上的道德天尊曾在方丈仙山上的方壶山上,种有仙草;为了守护仙草,天尊以人的头发、鹤的羽毛在九转丹炉中炼化出了灵鹤;这传说年代久远,真假自然无从可辨;然这灵鹤,却确乎是半人半鹤的种族。灵鹤乃是卵生;初生之际,形如雏鹤,可怜其羽翼未丰,踯躅难行;长得数十年,才会蜕去鹤形,重生为童子。灵鹤寿延不长,自童子长大成人,再到耄耋老者,不过三百来年。中土一些道家将灵鹤看作活参血芝,迷信吞食灵鹤鲜血,有洗髓易经的神效,是故灵鹤一族,常遭血腥屠戮。

灵鹤护身的技法十分了得,然年长者虽恃强技可无虞,这雏鹤却无力自保;是以方壶山的灵鹤,日渐凋零。为保一族血脉,方壶山的灵鹤向天下闻名的峨嵋求助;当年的峨嵋祖师慨然允诺,峨嵋弟子,将世代守护灵鹤。是故这方壶山的灵鹤,几乎都是生在玉阙宫,直到长大成人,才会回到方壶山。有感于峨嵋的隆恩大德,虽则灵鹤体格有异,并不能修习峨嵋的法术,然灵鹤都自认是峨嵋弟子,情愿为玉阙宫执事操劳。

范镇岳瞧着这些鹤童,也由不得有几分感叹;这玉阙宫虽说并非灵鹤的故居;然从出生到成人,都在此地;一旦远游,不知何时才能回来,自然有些惘然。他一路瞧着,自太常殿出来,玉衡殿在玉阙宫偏西北角,在璇玑楼之后。那些鹤童因有亲眷或是好友要回乡,都忙着叙旧别离,范镇岳出了太常殿的宫苑,竟没瞧见一个鹤童;偌大一个璇玑楼,竟空空如也。这璇玑楼几乎是玉阙宫最大的建筑,其格局乃是蜕脱于方圆棋盘;方圆相传由尧帝所创,被时人称为“弈”,当时只有横竖各九线,只得八十一个交叉点;后来丹朱将九路改成了十一路,共有一百二十一个交叉点;再晚些到舜帝时候,时人将十一路改成了十三路,有了一百六十九个交叉点,棋局因此变得更加丰富;而到春秋时期,时人将棋盘改到了十七路,交叉点有了二百八十九个,对弈布局,技法变得层出不穷,变化莫测;而到了后来的隋唐,则渐渐演变作了十九路,其交叉点才有了三百六十一个,棋局的变化,真真变得是神鬼莫测,幻化无方。

虚陵洞天这玉阙宫的璇玑楼,建筑之时,棋盘只得九线;交叉点只得八十一个;这璇玑楼的外围,格局蜕脱自这九线棋盘,然地上倒并没有生生划出这线来;只在地面之上,立有八十一个巍峨的古铜色女仙玉像。这玉像每一尊都高有五六丈。这玉像乃是以向阳的白玉雕琢;因为洞天之内不见日月;这向阳的白玉便渐渐失却了真灵,不复当年的神态,原本洁白无暇的玉石渐渐有了杂色,这杂色青黄夹杂,十分深沉,晃眼一瞧,倒像是铜像;且因为年代久远,许多玉像之上,都已经微微起了裂纹;整个玉像,只余得一对眼睛,尚有栩栩若生之感,不论你站在这玉像面前哪个角度,都似乎觉得那玉像的一对眼睛灼灼将你逼视,似有千言万语,要与你倾谈。

而璇玑楼,便立在这八十一个玉像之间;璇玑楼高有六层,每一层的高度都各不相同,然最矮的顶层,都有十丈之高;而楼下的基座,更有数十丈见方,基座四周,环有白玉台阶八十一阶。而璇玑楼的四方,每一个角上,都立有一面高有数丈的青铜镜,每一面镜子之中,都折射有人世间的幻象;人世风云际会,都在那镜中仿佛如走马灯一般的旋转。范镇岳经过这璇玑楼的宫苑;整个宫苑之中空空荡荡,瞧不见一个人影,虽是神仙宫室,竟然都有了一股清冷幽禁之感。范镇岳莫名的有几分伤感;他走过玉像,矗立在那四面巨大的青铜镜其中一面之前,俯视苍茫人世,只望一眼,便顿生天地杳杳,冷峻无情之感。这四面铜镜唤作乾坤玄象宝鉴;乃是峨嵋山的重宝之一,但凡命定的峨嵋弟子转世,或是和仙剑有缘的灵童新生,其灵光便会在镜中闪现,峨嵋便自会差人寻觅,带其归山。只是天地机构,人世勾陈,世事又岂能尽在毂中,总归会有例外。当初的赵墨等人,这镜子便全然没有发现他们的灵光。

万世神兵》小说在线阅读_第25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陈静男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万世神兵第25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