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陈教授惊讶地“哦?”了一声,不敢相信地说道:“难道是赝品?苏富比怎么会辨不出来?”

秦麦苦笑摇头,声音低得近在咫尺的陈教授和身后的少女都几乎无法听清:“不是赝品,也不是明清时的物件......这是件元青花!”

“元!”陈教授脱口惊叫,慌忙伸手掩住了自己的嘴巴,把后面的两个字及时挡在了喉咙里。

陈教授终于明白了秦麦初见这件青花时会现出一副失魂落魄的震惊,明青花的确珍贵异常,可元青花,尤其是绘有人物故事的元青花整个世界现存的数量十指可数!

8

“你确定?”陈教授的声音压得比秦麦更低。

没等秦麦回答,身后的少女奇怪地问道:“就算是件元青花,你们也不至于搞得这么神秘吧?”言下之意对两人的小心谨慎不以为然,可看到两人如此小翼,却也把声音压低的如耳语一般。

秦麦最初看到自己宣布这件青花瓷罐是元青花而非明青花时,少女的反应比自己的老师还要沉着,对这少女的镇定大为佩服,听到她这句话才明白原来她根本就不懂明青花与元青花有什么区别,不由生出了哭笑不得的感觉。

陈教授小声催促秦麦:“快说说你这结论是从何得出的?”

少女的脑袋也凑在两人中间,一点也不把自己当外人,用眼神表达着对秦麦的催促,少女垂肩长发不经意间扫过秦麦的面颊和脖子,让他有些发痒,鼻子里闻到从少女身上传来的如芬似馥的香气心头没来由微觉紧张,两人之间的距离是如此之近,以至于秦麦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少女呼出的芬芳气息扑打在自己的脸上。

远远看去秦麦与这少女就像低声呢喃的恋人,只是一旁多出了个陈教授让这场面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

秦麦微微侧身让自己和少女之间稍稍拉开了一些距离,努力平复了一下有些悸动的心情才低声道:“这件青花应该叫鬼谷子下山图罐,出产于元末浮梁......”说到这里微微瞟了一眼少女。

少女会意,撇嘴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宋景德元年在浮梁设置景德镇,后来成了鼎鼎大名的瓷都,我知道浮梁。”

秦麦眉头扬了起来,陈教授也惊讶的合不拢嘴,二人都没想到这女子竟然能引经据典地指出了浮梁的所在和来历,可真是不简单啊。

“姑娘的学问很好,想必出身于书香门第。”笑容从陈教授的脸上一闪而过,随即压低声音对秦麦说道:“你可认清楚了?”他对秦麦文物鉴定的水平本极有信心,只是事关重大让他不得不格外谨慎。

秦麦很认真地点头,他知道因为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的横空出现已经让老师对此行既定的方案产生了犹豫,而这也正是秦麦想要和老师商量的。

陈教授沉吟了片刻,望向秦麦:“你看这东西能估出多少?”

秦麦苦笑道:“估出多少不重要,问题是能拍到多少,最主要的问题是这件东西并非以金钱的形式进行拍卖。”

陈教授默然无语,他自然明白秦麦的意思,拍卖这种场合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天价,这就是争的结果,不过话说回来,为艺术品定上一个价格本就是件可笑的事。

“我想这对我们更有利。”陈教授扶了扶镜架说道,若是藏主真想以物易物,无疑给了他们一个机会。

少女突然插口道:“我看这件青花似乎从未面世,你会不会认错了?”

秦麦看陈教授也有几分疑虑,便说道:“这件东西并非从无记载,也不是首度出世。”

陈教授和少女侧耳倾听,等待着秦麦的讲解,秦麦扫了一眼少女,两人之间的距离几乎可以用亲密无间来形容,他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少女面颊上那层细细的绒毛,虽然是初次见面,他却觉得这少女给他种可以信任的感觉,想了想,接着说道:“这话说来可长了。”

少女抬眼看了看乱哄哄的会场笑道:“我看一时半会这场拍卖也不能进行了,你讲一讲让我也长长见识吧。”

秦麦稍稍向一旁撤了下肩膀,让自己与少女之间又拉开了些距离,两个人贴得太近,鼻息间缠绕的来自少女身上幽兰似的香气让他有些心慌意乱,“元末朱元璋起兵反元,对贤士谋臣求之若渴,对刘基刘伯温更是早已闻名,朱的部下几次请刘出山却被拒绝,后来朱元璋驻守浮梁与陈友谅对战,力量相差悬殊,被陈友谅的部队追击,朱元璋躲在了红塔中才逃过一劫,再次想起了刘伯温,便差人烧制了这件青花给刘伯温送了去,鬼谷子下山图讲述的是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那孙膑本是鬼谷子的弟子,朱元璋将这瓷罐送给刘伯温寓意有二,一是表明他求贤若渴的诚意,二是暗示将待刘伯温以师礼。”

少女轻笑道:“这听起来倒更像是个传奇故事,该不是杜撰出来的吧?我就听说过后人杜撰出来的西湖望云和陈说天命的故事呢。”

9

秦麦这时候对少女博学多识的表现已经不是太惊讶了,不置可否地点头:“这个故事是否出于杜撰我不敢确定,但是这个罐子确实是民国时在南京郊区一座明陵之中被起出的,后来被一位荷兰军官半买半抢地弄了去,这么多年一直未曾公开露过面,看标示这青花图罐高27.5厘米,直径33厘米,到与传说中高七寸九分、阔九寸九分相同。”

少女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闪动着好奇和质疑,撇嘴问道:“这些事你又是怎么知道的?道听途说?”

她的话说的很不客气,秦麦却不以为忤,淡淡笑道:“你要是不信就当故事听吧,反正信与不信也没什么关系。”

少女哼了一声,似乎对秦麦随意的态度很不满意,大眼睛转了转,露出一抹狡黠,“你把这事告诉我就不怕我和你们争它?”

秦麦嘿嘿一笑:“你不和我们争难道就没有别人认出来?类似的元青花人物图罐存世且现世的加上台上这个不过八件,本就不应该出现在这种拍卖会上的,普通人就算得到它只怕也很难安然拥有。”

陈教授接道:“不错,怀璧其罪啊,虽然我不知道其余几件都在什么人的手里,可国内应该没有的。”

秦麦叹了口气,嗯了一声说道:“据我所知像鬼谷子下山图罐这样绘有人物故事的元青花罐,所知传世者仅有八件,在东京出光美术馆藏有一件昭君出塞罐,裴格瑟斯基金会藏三顾茅庐罐、周亚夫屯细柳营罐于安宅美术馆、美国波士顿馆前几年收藏了一件尉迟恭救主罐、万野美术馆藏百花亭罐,还有一件锦香亭罐和一件西厢记焚香罐据说都收藏于私人之手,再一件就是这件鬼谷子下山图罐了。”

少女点了点头对秦麦说道:“听你这么说这个大肚罐似乎真的很珍贵呢,不过你就这么确定它不是赝品?我听说在中国就有很厉害的高手仿造出来的古董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秦麦好笑地看了眼少女,没想到这女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还挺强烈的,反正此时会场上乱成了一锅粥,那拍卖师也不知道又躲到了哪里去了,便指点着大屏幕上缓缓转动的青花图罐影像道:“鉴别瓷器的真伪需要品定诸多方面,简单来说,主要有这么几点,一看胎质:景德镇产元代青花瓷器的胎质与宋代青白瓷的胎质相似,只是氧化铝含量比后者稍高,其中含有微量铁元素,看上去白中泛灰;二来,景德镇制陶修坯用的刀具有两类,一类叫条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内壁的;一类叫板刀,是用来修整器物外壁和足圈的,条刀是在清代康熙年间才有的,换句话说,就是康熙之前的瓷器只修外壁,不修内壁,康熙中期以后的瓷器才开始修整内壁。”

少女认真地观察着大屏幕,下意识地点头应道:“看来这个大罐子的内壁的确不怎么平滑,这一点的确符合你的说法。”

陈教授这时候也想开了些,知道自己着急也是没有办法,索性静观其变,接过秦麦的话题指教着少女:“关于瓷器的辨别有一句话叫做衣对骨必对,所说的衣指的是瓷器的釉,骨是胎,那个时期因为胎质的问题,烧制时铁元素会在高温的作用下向釉内扩散,加之窑炉内的还原气氛,致使成品的釉面呈现出亮丽地青白色......”说到这里,陈教授不禁连连点头,自言自语道:“的确是真品,珍品啊!”

也不知道秦麦和少女是否听得出他话中两个真品并非同一个词。

10

少女似懂非懂地眨着眼睛,看到陈教授与秦麦都不说话,忍不住问道:“就这些?”

秦麦失笑道:“难不成你把这里当成了课堂?拜师可是要交学费的!”

少女微嗔含怒地白了他一眼,咬牙哼道:“小气鬼,说一说又能怎地?”

秦麦本来是和她开个玩笑,可少女这么撒娇似的发脾气,他反倒不好意思再说下去,可真不说却又成了少女口中的小气鬼,一时间陷入了两难境地,唯有尴尬地苦笑着连连摇头。

藏地传奇--三幅唐卡残卷引发的西藏探险寻宝》小说在线阅读_第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一笑颜一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藏地传奇--三幅唐卡残卷引发的西藏探险寻宝第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