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一头约有一米长的蛞蝓般的软体生物,正沿着粗壮的树干慢慢往上爬,啪一声,由于自身太过沉重而掉在树底。一只约有五十公斤重的大蜘蛛型动物一见有机可乘,大力扑跳上去,按住软体生物就是两口,如同现代蜘蛛一样,先用颚下毒腺麻痹对手,然后注入消化液,从内部加以消化,接下来,就等着享用美餐了。

但它运气不好,另一只大型生物也看中了这条软体生物。这是一只约有一人高的大螳螂,同样从高处跳下,将那大蜘蛛一刀砍作两段,但还没反应过来,软体生物已腾空而起,巨型螳螂只能瞪着三角头两侧的眼睛,眼睁睁看着猎物被一只身长一米有余的蜻蜓带着飞走。

巨型蜻蜓刚刚飞不远,另一只约有一米的巨蝗扑空而至,一口气把蜻蜓按在地上,跟着是第二只,第三只。巨型蜻蜓挣扎了两下,很快就不动了。眨眼时间就有二十余只巨蝗叠在一起,争抢美食。便在此时,地面的草皮泥土一齐松动,

一张大网腾空而起,将那些贪吃的蝗虫一网打尽。一人从树梢倒挂着,双脚绞绳,从天而降,正是张立。他哈哈一笑,对树上的人道:“一只没壳蜗牛就引来这么大一群蝗虫,这下不愁吃了。”

岳阳在树梢道:“肖恩大哥说过了,是蛞蝓,不是蜗牛。”

张立道:“还不都一样。把我放下去点,把网收高些。”

深入森林已经十五天了,他们正在以吕竞男教会的独特的生存方式,逐渐熟悉,瞭望这片真正的原始森林。

森林里长满了高达百米的蕨类植物,只有一根主干,没有分枝,到了顶端,陡然伸展开叶片,像伞一样撑开一片。这些植物的叶子也与常见的树叶不同,主干部辐射出去的其实是一条条茎,无数卵型薄片好似鱼鳞般附着其上,便是叶子,每片叶子的卵型中心,又有一个梗。其实,那些叶子也就是这些蕨类植物的种子,飘落在地,便会长成一棵巨大的蕨类。

除此这外,密林深处,还生长着一类更古老的原始植物,没有根,没有枝叶,只有茎,远远看上去,和巨型蚯蚓一般,弯曲盘绕在巨型蕨类植物上,绕了一匝又匝。起初大家还以为是一种动物,吓得不敢从上荡过去,几番试探下来,才发现是种植物。巴桑也说,不是他见过的缠人植物,那种植物的根茎不会如此粗壮。

至于密林中的动物,大多是体大无脑的原生动物,按各自的本能行事,一旦摸清楚了生活习性,对这群探险者便构不成威胁。

在这十五天内,几乎所见过的动物,都成了他们的盘中餐,而且按照肉质高低,还被分为三六九等。

诸如那条巨型蛞蝓,肉的质感虽然不错,却有一股难闻的味道,大大降低了品级,但它却是密林中其余生物的最爱,特别是那些巨蝗。巨蝗在密林的沼泽边缘群居活动,什么都吃,长相狰狞,但肉质非常可口,特别是一双后腿壳里的肉,感觉和螃蟹肉有些相似。只是这些巨蝗难以捕捉,常常是一群群的活动,范围非常大,能进行低空飞行,搏斗时,甚至可以依靠强有力的后腿直立,差不多有一人高,而那带着尖刺的前腿和硬鳄一般的嘴,也能给别的生物造成极大的的伤害。

卓木强巴等人第一次遭遇这些巨蝗的时候,经历了一场艰苦的搏斗,巴桑还负了伤,不过后来就搞清楚了,这些飞虫的最高飞行距离不过十米,几乎和那种叫晴耵的巨型古蜻蜓一样,于是开始在高处设陷阱,加以捕捉。

同时,也发现,越往密林深处走,里面的生物便进化得越高级,器官更复杂,更完善,动作也更灵敏,无论抓捕还是躲避,难度都提高了很多,这15天来,估摸着约从史前4.5亿年走到了史前3.5亿年左右。当然,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肖恩称他的感觉如此。

巨蝗头壳坚硬,四肢带刺有力,但腹部极其柔软,困在网里不久,就不再挣扎了。吃过蝗虫,将蝗虫腿部的肉剔出来打包装好,一行人继续向右前进。

在香巴拉,其实没有方向可言,所有的辨认仪器都失灵,通过天空,通过植物,各种野外辨认方向的办法也无法使用,唯有靠最原始也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才不至于在森林中迷路–做标记。

张立在出发的地方放了一个小功率的电波发射器,定时检测与发射源的距离和方位,就知道他们有没有在原始森林中绕圈子。只是那些未知的原始生物和丛林沼泽阻挡去路,所以每天的前进距离最多只有20公里。

从多拉雪山一直到蒙达雪峰,直线距离有接近两百公里,也就是说,香巴拉的上空裂隙开口约有两百公里,而这个锥形散射的下段距离,远远大于裂口距离,或许两倍,或许不止。按照目前的方向前进,大家都认为是正确的,即便错误,十五天的时间,也该走到裂隙边缘了。

在树冠层用飞梭飘荡飞行了一段距离,负责侦查的岳阳停了下来,对赶上来的大部队道:“前面好奇怪,有一层灰蒙蒙的雾气,不知道有没有危险。”

肖恩接过望远镜一看,忍不住骇然,说道:“那是什么?又是我从来都没见过的东西!电脑呢?”

这十五天,方新教授的电脑可谓帮了大忙,凡见了不认识的生物,都在电脑里找寻答案。一些国外的科学家利用化石标本对一些古生物进行了3d复原,基本形态结构还是正确的,尽管种类不是很多,毕竟让他们对古生物有了大概的了解。

藏地密码之7香巴拉之夜31

张立在一株蕨类植物顶端分叉处将电脑取出,利用电子望远镜将其中的信号输入,一幅清晰的画面立刻出现。卓木强等人仔细看了,灰蒙蒙的雾气被电子望远镜放大了十六倍之后,变成淡青色的颗粒状物,前面的树冠层整个都被那些颗粒状物覆盖着。电子望远镜继续放大,发现颗粒状物呈毛茸茸的球形,每个球又由许多细绒毛组成,有些像蒲公英,全都漂浮在空中。

“这是什么?”张立一面问,一面点击电脑软体进行截图对比,没有弄清楚那东西到底是什么之前,任何人都不会前进。

大约半小时后,电脑查完了所有库存图片,只找到几类蒲公英和雪花的图片,相似率约不足50%,显然又是一种全新的物种。

那片绒毛球状漂浮物距离大约两公里处,远远看去如浮云,随风涌动,经过岳阳辨认,中心部位像是有无数地泉在喷涌,他自告奋勇道:“我想靠近看看。”

卓木强到:“记住,不要靠的太近。恐怕对身体有损害。”

岳阳一笑:“知道啦!”

他只去了不一会儿就返回,对众人说道:“在下面,那种东西,是下面的,一种喷射上来的。”

张立道:“下面的一种什么?”

岳阳道:“我也说不清楚,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还有,我发现,那在雾气正下方的沼泽中,有很多死去的动物,这种东西估计对生物体有害。”

卓木强道:“好!下去靠近看看,如果不行就绕过去。”

离开树冠层,森林中的阳光很少,冰冷,潮湿,阴暗,这就是原始森林所带来的全部感受。犹如那些绒毛状物是浮在空中的,他们没在树干间荡飞索,而是下到地面,踏着半湿滑的泥土,缓慢靠近。没走几步,就能看到岳阳说的那奇怪的东西,应该说那是一种树,但是…..

靠近树顶的地方,有五六个并排悬挂的肉囊状物,直径大约有七八米,占了树身的一半以上,形如椰子,尖头朝上,肉囊一刻不停的收缩,好似跳动的心脏。每收缩一次,就将无数的毛绒漂浮物喷射到上百米的高空,形成岳阳所说的,地下泉水一般的喷涌。而且,那种矮树仅有不足二十米高,实在难以想象是如何在这样丛里里存活下来的,前面一整片丛林都是那些奇异植物,无数肉囊喷射出大量的絮状物,好似蘑菇云将整个天空遮蔽。若要绕行,只能从密林下方通过。

“天啦!那是什么?”唐敏惊呼道

胡杨队长也道:“那是寄生在植物上的生物,还是植物本身?植物可以这样动吗?”在他的认知里,就算是食肉植物,也无法做出这种好似肌肉一般的运动来,可是看那肉囊,根本就是长在植物上的,喷射出的那些毛绒物,很显然也是具有植物特性的东西。

张立道:“用电脑,用电脑。”

肖恩道:“不用了,查不到的。如果真的发现这种生物化石,古生物学界早就蠢蠢欲动了,我一定会知道的。或许,这就是一些古生物学家提出的,动植物的分水岭,像植物一样生长,却拥有部分动物才能做出的运动能力。”

岳阳讶异道:“动植物分水岭?像植物一样生长,像动物一样行动?天啦,太离奇了!”

卓木强也道:“我从未听过这种说法.”

肖恩哼哼一笑,道:“这不是人人都知道的。早在进化论提出的时候,这种争论就存在了。有的生物学家认为,在早期菌藻等原生物存在的时候,动植物就已经出现了明显割分,各自向着各自的领域发展,可另有些生物学家认为,在单细胞生物形态时,动植物是没有明确界定的,而后进化到更复杂的生物体时,动植物也不是完全分离,各走各路,发展趋势应该是像电波一样,分开,然后合拢,交叉,然后再分开,如果没弄错的话,这或许就是单细胞生物结束后,原始动物和植物的第一次交叉点。就算是现在,仍有这种形态的生物存在。

张立道:“不可能!”

肖恩淡淡道:“知道维安酸复合菌团吗?用你们中国的古话来说,叫太岁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肉,但确切的说应该是大型菌团,能长时间生长,生命达上万年,但很难说清那是一个生命团体,还是无数的生命聚集体。某些特殊的太岁,当人用手轻轻挠时,会像肌肉一般收缩,就好像人被挠痒一般,传闻中甚至还能发出笑声,人们管那种太岁叫”孩儿痒”。那东西,可以说是复合菌类,也可以称动植物结合体。

亚拉法师和吕竞男对望一眼,心中均想:“这个肖恩,不简单。”

藏地密码》小说在线阅读_第41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藏地何马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藏地密码第41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